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

服务热线:

半导体材料化学表征检测的纯度及杂质含量测定

三方检测单位 2018-09-21

化学表征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半导体材料的纯度是芯片、集成电路等器件性能的“基石”——即使百万分之一(ppm级)甚至十亿分之一(ppb级)的杂质,都可能导致载流子迁移率下降、器件漏电或失效。化学表征检测中,纯度及杂质含量测定是评估材料品质的核心环节,通过精准分析主成分(如硅、砷化镓)的纯度与痕量杂质(金属、非金属、掺杂剂)的含量,为半导体制造的原料筛选、工艺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半导体材料纯度的定义与核心指标

半导体材料的纯度通常指主成分的质量分数,常用“N”表示(如99.999%为5N),越高纯度的材料对杂质控制越严格。核心指标包括主成分纯度(如硅需≥99.999999999%,即11N)、金属杂质总量(如硅片表面金属杂质≤1×10^10 atoms/cm²)、间隙杂质含量(如硅中的氧、碳)。不同器件对纯度要求差异大:逻辑芯片用硅需11N以上,而光伏级硅仅需6N~7N。

以硅材料为例,氧(O)和碳(C)是最常见的间隙杂质——氧会形成热施主,导致器件阈值电压漂移;碳会与氧结合形成沉淀,影响载流子寿命。因此,氧含量(≤1×10^17 atoms/cm³)和碳含量(≤5×10^16 atoms/cm³)是硅材料的关键质控指标。

纯度测定的常用化学分析技术

重量法是传统的纯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主成分的质量分数(如硅样品经消解、沉淀后,称量SiO₂的质量计算硅纯度),优点是准确,但仅适用于高纯度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分光光度法针对特定元素(如砷化镓中的镓),通过显色反应(如镓与罗丹明B结合成红色络合物)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痕量金属杂质分析的“黄金标准”:样品溶液雾化后进入等离子体电离,质谱仪检测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强度,灵敏度可达ppb~ppt级(十亿分之一到万亿分之一),能同时测定数十种金属杂质(如Fe、Cu、Na)。辉光放电质谱(GD-MS)则适用于固体样品的体相分析——通过辉光放电溅射样品表面原子,电离后质谱检测,无需消解,可测固体硅中的痕量杂质(如B、P),灵敏度同样达ppb级。

杂质含量测定的分类:体相vs表面杂质

杂质按存在位置分为体相(材料内部)与表面(吸附或污染)两类。体相杂质影响材料的本征性能(如载流子浓度),常用ICP-MS、GD-MS分析;表面杂质(如硅片表面的Al、Fe)多来自工艺残留或空气暴露,会导致栅氧化层缺陷,需用表面分析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通过X射线激发表面原子的光电子,测定元素种类与化学态(如氧化层中的Fe³⁺);二次离子质谱(SIMS)则能实现纳米级深度剖面分析(如硅片表面10nm内的杂质分布)。

某芯片厂曾发现一批硅片的漏电流异常,经SIMS检测发现:硅片表面1nm处的Na含量达5×10^12 atoms/cm²——源于清洗工艺中使用的自来水含钠,未完全冲洗干净。

样品前处理:测定准确性的前提

样品前处理是避免检测误差的关键步骤,核心是保证样品代表性与避免污染。首先,样品需具有代表性:如硅棒需截取头部、中部、尾部的样品,混合后分析;硅片需取不同位置的碎片(如中心与边缘)。其次,消解方法需匹配材料特性:硅用氢氟酸(HF)+硝酸(HNO₃)消解(Si + 4HF + HNO₃ = H₂SiF₆ + NO↑ + 2H₂O),砷化镓用王水(HCl:HNO₃=3:1)消解,氮化镓(GaN)需用热磷酸(180℃)消解4小时。

表面杂质测定需去除自然氧化层:如硅片用1% HF浸泡1分钟,去除表面SiO₂层(SiO₂ + 4HF = SiF₄↑ + 2H₂O),避免氧化层中的杂质干扰。前处理需在超净室(Class 100)中进行,使用高纯试剂(如电子级HF,纯度≥99.999%),容器需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石英材质,防止引入污染。

检测中的校准与质量控制要点

校准曲线是定量分析的基础:需用标准物质(如NIST SRM 574a,硅中的金属杂质标准样品)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²≥0.999)。空白试验需同步进行:用超纯水替代样品,测定试剂与环境的背景值,扣除后得到样品真实值。

平行样测定(取2~3份同一样品同时分析)可验证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需≤5%。回收率试验用于验证方法准确性:往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杂质(如往硅溶液中加1ppb的Fe),测定回收率在90%~110%之间,说明方法可靠。某实验室曾因未做空白试验,导致测得的Na含量比实际高2倍——源于去离子水含痕量Na。

硅基半导体的纯度及杂质检测实例

硅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其纯度检测需结合多种技术:主成分纯度用重量法或ICP-MS(测定杂质总量,纯度=100% - 杂质总量);氧、碳含量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硅中的氧原子吸收1107 cm⁻¹波长的红外光,碳吸收1260 cm⁻¹,通过吸光度计算浓度(公式:C(O) = A×3.14×10^17 / d,A为吸光度,d为样品厚度)。

某12N硅片的检测结果:主成分纯度≥99.999999999%,氧含量8×10^16 atoms/cm³,碳含量3×10^16 atoms/cm³,金属杂质总量(Fe+Cu+Na)≤5×10^9 atoms/cm²,完全满足逻辑芯片的要求。

化合物半导体的杂质分析难点与应对

化合物半导体(如GaAs、GaN)的杂质分析更具挑战性:GaAs易氧化,样品需在惰性气体(如N₂)中保存,消解时用王水(避免氧化为As₂O₃);GaN化学稳定性高,需用热磷酸(180℃)消解4小时才能完全溶解。

杂质干扰是另一难点:GaAs中的Ga会干扰As的测定(Ga的质荷比71与As的75接近),需用基体匹配法——配制含相同浓度Ga的标准溶液,消除基体效应。某GaAs样品的As含量测定中,未用基体匹配时结果偏差达20%,调整后偏差降至5%以内。

氮化镓(GaN)的金属杂质检测需注意:GaN中的Mg(掺杂剂)浓度需精准控制(如2×10^18 atoms/cm³),用ICP-MS测定时需选择Mg的同位素(m/z 24),避免与Ga的同位素(m/z 69、71)干扰。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