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服务热线:

便携式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测试的跌落冲击模拟

三方检测单位 2019-02-20

振动与冲击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但日常使用中跌落冲击是导致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屏幕碎裂、电池松动、电路板损坏等问题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增加厂商售后成本。跌落冲击模拟测试作为可靠性测试的核心环节,通过实验室环境还原实际跌落场景,精准评估设备抗冲击能力,帮助研发团队在设计阶段发现薄弱点,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手段。

跌落冲击对便携式设备的实际影响

便携式设备的跌落过程通常持续几十毫秒,但瞬间的冲击力可达到设备重量的数百倍。以手机为例,当设备从1.2米高度跌落至瓷砖地面时,接触瞬间的加速度可高达1500G(重力加速度),这种应力会沿着设备结构传递到各个部件。

结构层面,设备的外壳和中框是第一受力点,若采用塑料材质,可能出现裂纹或变形;若为金属材质,虽刚性好,但应力易集中在边角处,导致弯折。屏幕作为设备最脆弱的部件,面跌落时可能因直接撞击导致内屏漏液,角跌落则更危险——边角的点接触会将冲击力集中在屏幕局部,瞬间突破玻璃的抗弯强度,造成碎裂。

元件层面,电池是易受影响的核心部件。跌落时的冲击力可能导致电池与主板的连接端子松动,甚至电池内部的电芯变形,引发短路风险;电路板上的贴片元件(如电容、电阻)因焊点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可能出现脱焊或断裂,导致设备无法开机或功能异常。

用户体验层面,即使设备外观无明显损坏,内部的隐性损伤也可能影响寿命。比如,摄像头模组的光学防抖组件因跌落出现位移,会导致拍照模糊;扬声器的振膜因冲击变形,会出现破音。这些问题虽不立即显现,但会逐渐降低设备的使用价值。

跌落冲击模拟测试的核心需求

实际跌落测试虽直接,但存在诸多局限性:一是不可重复性,实际跌落的角度、力度难以精准控制,无法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差异;二是成本高,大量实际跌落会消耗设备样机,增加研发成本;三是安全性,某些高能量跌落可能导致电池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模拟测试的核心价值在于“可控性”——通过标准化的设备和参数,还原真实跌落场景的关键要素。比如,厂商可针对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设定不同的跌落高度(如针对儿童使用的平板,可模拟0.8米的跌落;针对商务人士的手机,模拟1.5米的跌落)、不同的地面材质(如北方家庭常见的瓷砖,南方常见的木地板),以及不同的跌落角度(面、角、边),全面评估设备在各种场景下的抗冲击能力。

此外,模拟测试能实现“提前干预”。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模拟测试发现的薄弱点,可通过结构优化解决——比如在屏幕边缘增加缓冲泡棉,分散角跌落的应力;在电池周围设计限位结构,防止松动;采用柔性电路板(FPC)替代刚性电路板,提高抗冲击能力。这些优化无需等到量产阶段,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跌落冲击模拟的关键参数设计

跌落高度是模拟测试的基础参数,通常参考行业标准或用户实际使用场景。比如,ISO 12445标准规定手机的跌落高度为1.2米,对应成年人手持设备的平均高度;IEC 60068-2-32标准针对便携式电脑,跌落高度为760毫米(闭合状态)和300毫米(开启状态)。若厂商目标市场为户外用户,可将跌落高度提高至1.5米,模拟户外使用时的跌落场景。

跌落角度直接影响应力分布,是模拟测试的重点。常见的角度包括三种:面跌落(设备某一面完全接触地面)、边跌落(设备的一条边接触地面)、角跌落(设备的一个角接触地面)。其中,角跌落的破坏力最大,因为接触面积最小,应力集中最明显,因此多数厂商会将角跌落作为必测项目。比如,手机测试中,通常会选择屏幕与中框的结合角(如左上角、右下角)进行跌落,这些位置是实际使用中最易撞击的部位。

地面材质的模拟需贴近实际场景。实验室中常用的地面材料包括:瓷砖(硬度高,模拟室内地面)、木板(硬度中等,模拟家居地板)、水泥(硬度极高,模拟户外地面)。不同材质的缓冲系数不同,比如瓷砖的缓冲系数约为0.1(即吸收10%的冲击力),木板约为0.3,因此相同跌落高度下,瓷砖地面的冲击力更大。测试时需根据设备的目标使用场景选择对应材质,比如主打户外的智能手表,需重点测试水泥地面的跌落。

跌落次数也是重要参数。通常,同一参数下需进行多次跌落(如6次面跌落、8次角跌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若某一设备在3次角跌落中出现屏幕碎裂,则说明该设计的抗冲击能力不足,需优化。

跌落冲击模拟的核心设备与工具

跌落试验机是模拟测试的核心设备,按结构分为单臂式和双臂式。单臂式试验机适合小尺寸设备(如手机、智能手表),其结构简单,跌落高度调节方便(通常0.5-2米),但稳定性稍差,易出现跌落角度偏差;双臂式试验机适合大尺寸设备(如平板、笔记本电脑),通过两根机械臂固定设备,确保跌落时的角度精度,跌落高度可达到3米,满足大型设备的测试需求。

传感器是采集冲击数据的关键。加速度传感器(如压电式加速度计)通常安装在设备内部的关键位置(如电路板、电池),用于测量跌落时的加速度峰值(G值);应变片粘贴在外壳或中框上,用于测量结构的应变分布,帮助定位应力集中点。此外,高速摄像机(拍摄帧率≥1000fps)可记录跌落过程的慢动作,直观观察设备与地面的接触瞬间,分析变形情况。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是解读测试结果的工具。比如,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G值曲线,可判断设备的最大冲击力是否超过设计阈值(如手机的设计阈值通常为1000G);通过应变片的数据,可分析外壳的薄弱区域(如应变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则该区域易变形)。常见的分析软件包括LabVIEW、Matlab,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应力云图,帮助研发团队快速定位问题。

跌落冲击模拟的标准测试流程

预处理是测试前的关键步骤。首先,需将设备调整至“工作状态”——比如手机需开机、插入SIM卡、充满电,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其次,需固定设备的位置,比如用夹具固定手机的中框,确保跌落时的角度偏差不超过±2°(根据IEC 60068标准);最后,需检查设备外观,确保无初始损伤,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参数设置需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首先设定跌落高度,通过试验机的高度调节装置(如电动升降台)调整至目标高度(如1.2米);其次选择跌落角度,通过试验机的夹具调整设备的姿态(如角跌落时,需将设备的角对准地面的标记点);最后选择地面材质,将对应材质的测试板安装在试验机的底座上。

测试执行需规范操作。操作人员需按下试验机的“释放”按钮,让设备自由下落(确保无初速度);跌落完成后,需立即检查设备的外观(如屏幕是否碎裂、外壳是否变形),并测试功能(如开机、通话、拍照);若设备出现失效,需记录失效模式(如“1.2米角跌落,屏幕左上角碎裂”)。

数据采集与记录需完整。测试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片的数据需实时传输至电脑,保存为CSV或TDMS格式;高速摄像机的视频需保存为MP4格式,标注测试时间和参数;所有数据需与测试报告关联,包括设备型号、测试日期、操作人员、测试参数、失效情况等,以便后续追溯。

模拟测试中的常见失效模式及分析

屏幕碎裂是最常见的失效模式,通常发生在角跌落或边跌落中。分析时,需结合高速视频和应变数据:若视频显示设备角部先接触地面,且应变片数据显示屏幕边缘的应变超过800微应变(玻璃的屈服应变约为500-700微应变),则说明屏幕的抗冲击能力不足,需优化——比如采用更厚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如Victus 2,抗跌落高度可达2米),或在屏幕边缘增加TPU缓冲层,分散应力。

电池松动通常发生在跌落测试后的功能测试中,表现为设备频繁重启或无法充电。分析时,需拆卸设备检查电池与主板的连接端子:若端子出现氧化或松动,则说明连接结构的设计不合理,需增加固定结构(如电池仓的卡扣或粘胶);若电池内部电芯变形,则说明电池的抗冲击能力不足,需选择更厚的电芯外壳(如铝塑膜厚度从0.1mm增加至0.15mm)。

电路板脱焊是隐性失效的常见原因,表现为设备在测试后功能正常,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分析时,需用X射线探伤仪检查电路板的焊点:若发现焊点出现裂纹(如BGA封装的芯片焊点),则说明焊点的设计不符合抗冲击要求,需优化焊盘尺寸(如增大焊盘面积)或采用无铅焊锡(如SnAgCu焊锡,抗冲击能力比SnPb焊锡高30%)。

模拟测试与实际跌落的差异及校准

实验室模拟测试与实际跌落存在一定差异:一是环境差异,实验室环境温度恒定(通常25℃),而实际跌落可能在高温(如夏天户外)或低温(如冬天)环境下,材料的力学性能会随温度变化(如塑料在低温下会变脆,抗冲击能力下降);二是用户使用习惯差异,实际跌落中,用户可能会手持设备,手部的缓冲会降低冲击力,而实验室测试中设备是自由跌落,无缓冲;三是地面状况差异,实际地面可能有灰尘或杂物,增加缓冲,而实验室地面是清洁的,冲击力更大。

为减小差异,需进行校准。首先,收集实际跌落数据:厂商可通过售后系统收集用户的跌落案例(如跌落高度、地面材质、失效模式),统计出最常见的实际场景;然后,调整模拟测试参数:比如,若实际中70%的跌落发生在1.0米高度(而非标准的1.2米),则需将测试高度调整至1.0米;若实际中用户手持设备跌落的比例较高,则需在模拟测试中增加手部缓冲的模拟(如用橡胶手套包裹设备,模拟手部的缓冲)。

此外,可通过对比测试验证校准效果:比如,选择10台设备进行实际跌落测试,记录失效模式和数据;同时用相同参数进行模拟测试,对比两者的结果——若模拟测试的失效模式(如屏幕碎裂比例)与实际跌落的差异小于10%,则说明校准有效。

不同便携式设备的针对性模拟策略

手机的模拟测试重点在屏幕和电池:由于手机的使用频率最高,跌落场景最丰富,需重点测试角跌落和边跌落,同时需模拟不同的握持方式(如单手握持、双手握持),因为握持方式会影响跌落时的角度。比如,单手握持手机时,设备易从掌心滑落,跌落角度多为角跌落;双手握持时,设备更稳定,跌落角度多为面跌落。

平板的模拟测试重点在结构强度:平板的尺寸较大(如10英寸),跌落时的力矩更大,易出现中框弯折或屏幕碎裂。测试时需增加开启状态的跌落(如模拟用户使用时跌落),重点检查屏幕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如是否采用防水胶密封,增强结构强度);此外,平板的重量较大(如500克),跌落时的冲击力更大,需优化外壳的材质(如采用镁铝合金中框,比塑料中框的抗冲击能力高50%)。

智能手表的模拟测试重点在表带和表壳:手表通常佩戴在手腕上,跌落时表带的缓冲作用明显,因此需模拟表带的影响(如用真皮表带或硅胶表带固定手表);此外,手表的表壳较小,跌落时的应力更集中,需重点测试表镜(如蓝宝石玻璃)的抗冲击能力,以及表冠的防水结构(跌落时表冠易受冲击,导致防水失效)。比如,智能手表的表冠通常采用螺纹固定,测试时需检查螺纹是否松动,防水胶圈是否变形。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