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农副

食品农副

服务热线:

保健品营养成分分析中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三方检测单位 2019-09-11

营养成分分析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多糖是保健品中核心功效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其含量直接关联产品功效与品质。准确检测多糖含量是保健品研发、生产及监管的关键,但多糖结构复杂,易与蛋白质、还原糖等成分干扰,传统方法存在特异性弱、精度不足等问题。因此,系统研究多糖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及适用场景,对提升保健品质量管控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苯酚-硫酸法:粗多糖的快速筛查工具

苯酚-硫酸法是多糖检测最经典的方法,原理是多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与苯酚反应形成橙色络合物,通过490nm波长比色定量。操作时,样品需先经热水(80-100℃)提取1-2小时获得粗多糖溶液,再用Sevag试剂(氯仿-正丁醇=4:1)反复萃取除蛋白,去除还原糖干扰后,取上清液加5%苯酚溶液(体积比1:1),快速注入浓硫酸(体积比5:1),摇匀静置10分钟冷却后比色。

该方法的优势是操作简单、成本极低,无需复杂仪器,适合批量样品快速筛查。比如普通灵芝孢子粉保健品的粗多糖检测,用苯酚-硫酸法2小时可完成10个样品测定,回收率85%-92%,精密度RSD<5%,能满足常规质量控制需求。但缺点也明显:特异性差,易受还原糖、多元醇干扰;不同多糖显色系数差异大,若标准品(如葡萄糖)与样品多糖结构不符,结果会偏差。因此,它更适合粗多糖的初步检测,而非高精度定量。

蒽酮-硫酸法:己糖为主多糖的灵敏检测

蒽酮-硫酸法原理与苯酚-硫酸法类似,但用蒽酮试剂替代苯酚,多糖水解生成的单糖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化合物,在620nm波长比色。蒽酮对己糖(如葡萄糖、果糖)反应更灵敏,显色更稳定,尤其适合以己糖为主要组成的多糖(如淀粉、菊糖类保健品)。操作时,蒽酮试剂需现配(易氧化失效),样品前处理同苯酚-硫酸法,显色时需将样品与蒽酮试剂混合后沸水浴10分钟,冷却后比色。

该方法灵敏度比苯酚-硫酸法高1-2倍,比如检测红薯提取物中的淀粉多糖,最低检出限可达10μg/mL(苯酚-硫酸法为20μg/mL)。但蒽酮对戊糖(如木糖)反应弱,若样品含大量戊糖结果会偏低;且试剂易氧化,需临用现配,增加操作复杂度。因此,它更适合己糖为主的多糖检测,如淀粉类保健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精度的多糖定量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多糖高精度检测的主流方法,原理是多糖完全水解为单糖(酸或酶水解),经PMP衍生化(提高紫外灵敏度)后,通过C18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254nm)检测。前处理需用6mol/L盐酸100℃水解4-6小时,中和后加PMP甲醇溶液(0.5mol/L)与NaOH溶液(0.3mol/L),70℃衍生30分钟,盐酸中和后萃取除多余衍生剂,过滤上样。

HPLC法的优势是特异性强、分辨率高,能同时测定单糖组成与含量。比如冬虫夏草多糖检测,可分离出葡萄糖、甘露糖等6种单糖,回收率90%-98%,精密度RSD<3%,是高端保健品质量控制的首选。但成本高(需液相仪、衍生试剂)、前处理耗时(约6小时),不适合快速筛查。比如某冬虫夏草含片用HPLC法测定多糖含量5.2%,并明确单糖组成,为功效宣称提供依据。

气相色谱法:多糖单糖组成的深度分析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多糖单糖组成的定量分析,原理是多糖水解为单糖后,衍生化为挥发性衍生物(如三甲基硅醚),通过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操作时,样品水解后需用硼氢化钠还原成糖醇,再乙酰化生成乙酰糖醇(提高挥发性),注入GC仪分离后,FID检测峰面积计算含量。

GC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能检测ng级单糖,适合多糖结构解析的研发场景。比如褐藻胶保健品研发中,用GC法可测定单糖组成(甘露糖醛酸45%、古洛糖醛酸55%),为功效机制研究提供数据。但衍生化步骤繁琐(还原+乙酰化),易引入误差;高温分离对热不稳定的单糖(如醛糖酸)不适用,因此更适合研发中的结构分析。

酶法:特异性多糖的精准测定

酶法利用多糖特异性酶(如淀粉酶、β-葡聚糖酶)将目标多糖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测定葡萄糖含量,间接计算多糖含量。酶的专一性确保仅目标多糖被水解,避免其他成分干扰。比如检测淀粉多糖时,用α-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再用糖化酶水解为葡萄糖,最后用GOD-POD法测定葡萄糖浓度,换算成淀粉含量。

酶法的最大优势是特异性强,比如燕麦保健品中的β-葡聚糖检测,用β-葡聚糖酶水解后,结果不受淀粉、蔗糖影响,回收率95%-99%,精密度RSD<2%。但酶成本高(β-葡聚糖酶约500元/克)、需低温保存、有效期短;不同多糖需对应不同酶,适用范围有限。因此,它主要用于特异性多糖的高精度检测,如标注某类多糖含量的保健品。

近红外光谱法:生产线的在线质量监控

近红外光谱法(NIR)是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原理是利用多糖对近红外光(780-2526nm)的特征吸收(O-H、C-H键振动),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模型,直接测定多糖含量。操作时无需前处理,将样品放入积分球扫描30秒,光谱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含量。

NIR法的优势是快速、无损,适合生产线在线监控。比如灵芝多糖口服液生产线,用NIR法可实时检测每批产品多糖含量(5-10秒/瓶),结果与HPLC法相关性达0.98以上,能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如提取时间、浓缩比例)。但需用大量标准样品建立模型,模型通用性差(换批次需重新建模),受样品基质(如防腐剂、甜味剂)影响大,需与传统方法配合使用。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