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

电子电气

服务热线:

安规认证中安全标志的耐久性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

三方检测单位 2017-06-23

安规认证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安全标志是安规认证中传递产品风险信息的核心载体,其耐久性直接决定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警示功能的有效性——若标志在使用中出现褪色、模糊或脱落,可能导致用户误判风险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安规认证中针对安全标志的耐久性测试,是验证其能否在预期环境下长期保持信息清晰、附着牢固的关键环节,涵盖物理摩擦、化学侵蚀、环境老化等多维度考验,需通过明确的测试方法与判定标准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安全标志耐久性的核心定义与测试必要性

安规中的“耐久性”并非简单指标志“不易损坏”,而是要求其在产品预期使用场景下,持续保持信息可读性与附着稳定性的能力。比如家电产品的标志可能接触水、洗涤剂与日常摩擦,工业设备的标志可能暴露在高温、油污或紫外线中,户外产品的标志需抵御风吹日晒——这些场景都会加速标志老化,若耐久性不达标,即使初始标志合规,后续失效仍会违反安规要求。

测试的必要性在于,安全标志是用户获取风险信息的“最后一道防线”。比如某款电热水器的“高温警告”标志,若使用半年后因潮湿脱落,用户可能误触热水管导致烫伤;某台工业机床的“禁止开机”标志,若因摩擦模糊,维修人员可能误操作引发机械伤害。所以,耐久性测试是从源头上避免此类隐患的关键。

此外,安规认证中的耐久性要求需与产品的“预期使用期限”匹配——比如设计寿命10年的空调,其标志的耐久性测试需模拟10年的环境应力;而设计寿命2年的便携式充电宝,测试周期可相应缩短。这种“生命周期匹配”的思路,确保了测试的针对性。

物理摩擦测试:模拟日常接触的磨损验证

物理摩擦是安全标志最常见的老化因素之一,测试目的是模拟用户日常接触(如插拔插头、擦拭设备)对标志的磨损。通常采用摩擦试验机,配合标准摩擦介质:模拟皮肤接触用棉布,模拟硬物摩擦用毛刷,模拟粗糙表面摩擦用碳化硅磨料。

测试参数需严格规范:压力通常设定为10N±1N(相当于成人手指的按压力度),摩擦行程为100mm±5mm,往复次数根据产品场景调整——家电标志摩擦50次,工业设备标志摩擦100次。操作时,摩擦方向需与标志表面平行,每次摩擦后需清洁摩擦介质,避免残留的磨损颗粒影响后续测试。

测试后的检查重点是标志的清晰度: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字迹笔画是否完整(比如“小心触电”的“电”字不能缺失竖画),涂层是否脱落(比如印刷层是否被磨穿露出基底)。若摩擦后标志的信息无法辨认,或涂层脱落面积超过标志总面积的10%,则判定为不达标。

比如某款电饭煲的“开盖警告”标志,经50次棉布摩擦后,“警告”二字的笔画磨损超过1/3,导致无法识别,就不符合耐久性要求。

化学侵蚀测试:应对常见液体的耐腐性验证

化学侵蚀测试针对产品使用中可能接触的液体,如家电的洗涤剂、工业设备的机油、户外产品的雨水。试剂选择需基于产品场景:厨房电器用中性洗涤剂溶液(浓度0.5%),汽车零部件用发动机油(API SN级),医疗设备用75%酒精。

测试流程分两种:浸泡法和擦拭法。浸泡法是将标志完全浸入试剂中,在室温(23℃±2℃)下保持24小时或48小时;擦拭法是用棉签蘸试剂,以5N的压力往复擦拭10次。测试时需注意,试剂不能污染标志的非测试区域,避免影响结果判断。

测试后的检查包括:标志是否褪色(比如红色警告标志变为粉色)、字迹是否晕染(比如墨水扩散导致笔画模糊)、涂层是否起泡(比如印刷层因化学反应与基底分离)。比如某款厨房油烟机的“清理提示”标志,经洗涤剂浸泡24小时后,字迹因晕染变得模糊,无法辨认,就判定为不达标。

要注意的是,化学侵蚀测试的试剂浓度和时间需严格遵循安规标准(如IEC 60417或GB 4706),不能随意调整——比如用高浓度酸液测试普通家电标志,会导致过度测试,不符合实际使用场景。

温度循环测试:模拟高低温交替的环境应力

温度循环测试模拟产品在运输、存储或使用中遇到的高低温变化,比如冬季户外的低温(-20℃)与室内的高温(60℃)交替。测试设备为高低温交变试验箱,温度范围根据产品场景设定:家用产品通常为-20℃~60℃,汽车产品为-40℃~85℃。

循环程序一般为:低温保持2小时→升温至高温(转换时间≤15分钟)→高温保持2小时→降温至低温,重复5~10次。测试过程中,需定期检查标志状态——比如在每次循环的高低温阶段结束后,取出样品恢复室温,观察是否有开裂、翘边或字迹脱落。

比如某款户外取暖器的“高温表面”标志,经-20℃~60℃循环5次后,标志边缘因热胀冷缩出现翘边,用手轻轻一撕就脱落,就不符合要求。温度循环测试的关键是模拟“热应力”对标志的影响——不同材质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若标志与基底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过大,容易导致脱落。

此外,高温阶段的温度需避免超过标志材质的耐温极限——比如塑料印刷标志的耐温上限是80℃,若测试温度设定为100℃,会导致标志融化,这种“过度测试”是不允许的。

湿度老化测试:高湿度环境下的附着稳定性

湿度老化测试针对长期处于高湿度环境的产品,如浴室电器、泳池设备。测试条件通常为恒定湿热:温度23℃±2℃,湿度85%RH±5%,或交变湿热:温度40℃±2℃,湿度90%RH±5%,周期为7天或14天。

测试过程中,需每天检查标志状态:是否有起泡(比如印刷层与基底之间因水汽渗入形成气泡)、脱落(比如边缘因潮湿变软脱离基底)、字迹晕染(比如水性油墨因潮湿扩散)。比如某款浴室吹风机的“防水等级”标志,经85%RH湿度测试7天后,标志表面出现多个气泡,用指甲一刮就掉,就不符合要求。

湿度老化测试的核心是验证标志的“耐水性”和“附着强度”。对于不干胶材质的标志,湿度会降低胶粘剂的粘性,导致脱落;对于印刷材质的标志,湿度会导致油墨溶解,字迹模糊。所以测试前需确认标志的胶粘剂类型——比如丙烯酸胶粘剂的耐湿性优于橡胶胶粘剂,适合高湿度环境。

要注意的是,湿度测试的环境需保持稳定,不能出现冷凝水——若冷凝水滴在标志表面,会导致局部过度潮湿,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试验箱需具备除湿功能,确保湿度均匀。

紫外线辐射测试:户外使用的抗老化验证

紫外线辐射是户外产品标志的主要老化因素,会导致颜料褪色、塑料变脆。测试采用氙弧灯或荧光紫外线灯,模拟太阳光的紫外线光谱(300~400nm)。辐射强度通常设定为0.5W/m²(340nm波长),相当于夏季正午的紫外线强度。

测试时间根据产品预期户外使用时长换算:100小时的氙弧灯测试相当于户外1年的紫外线暴露量,200小时相当于2年。测试时,样品需与光源保持300mm的距离,每2小时旋转一次,确保均匀照射。

测试后的检查包括:颜色变化(用色差仪测量ΔE值,通常要求ΔE≤5,即肉眼难以察觉的变化)、字迹清晰度(比如“户外使用”的字样是否因褪色变得模糊)、材质变化(比如塑料标志是否变脆开裂)。比如某款户外路灯的“高压危险”标志,经100小时紫外线测试后,红色警告色变为淡粉色,ΔE=6.2,超过标准要求,就判定为不达标。

需要说明的是,荧光紫外线灯的光谱与太阳光有差异,因此对于要求严格的户外产品,需采用氙弧灯测试,其光谱更接近自然光。此外,测试过程中需定期更换灯管,确保辐射强度稳定——若灯管使用超过500小时,辐射强度会下降,影响测试准确性。

耐久性判定的核心标准:量化指标与失效情形

安规认证中,耐久性的判定需基于明确的量化指标,而非主观判断。常见的量化标准包括:

1、清晰度:根据GB/T 28488《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总则》,标志的可辨认等级需≥3级(1级为完全不可辨认,5级为完全清晰);

2、颜色变化:用色差仪测量ΔE值,要求ΔE≤5(ISO 105-A02标准);

3、附着强度:根据GB/T 9286《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用胶带剥离后,脱落面积≤5%;

4、物理完整性:标志不能出现开裂、起泡、翘边或完全脱落。

失效情形包括:

- 信息无法辨认:比如“禁止触摸”的“摸”字缺失偏旁,导致含义改变;

- 附着失效:标志脱落面积超过5%,或用手轻轻一撕就脱落;

- 颜色褪色:ΔE>5,导致标志与背景色对比度降低(比如红色变为粉色,无法引起注意);

- 物理损坏:标志出现开裂、起泡,影响信息读取。

比如某款电熨斗的“高温警告”标志,经摩擦测试后,“高”字的点缺失,导致“温警告”无法理解,即判定为信息无法辨认;某款洗衣机的“排水提示”标志,经湿度测试后,用胶带剥离时脱落面积达15%,也判定为附着失效。

需要强调的是,判定标准需与安规认证的具体标准对应——比如IEC 60335(家电安全)要求标志的耐久性符合Clause 7.12,IEC 60204(工业设备安全)要求符合Clause 10.2,测试时需引用对应的标准条款,确保结果的合规性。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