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农副

食品农副

服务热线:

疫苗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检测的关键点控制要求

三方检测单位 2020-01-01

微生物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核心生物制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直接依赖生产过程的严格管控,而微生物检测是贯穿全流程的“安全屏障”。从原料入厂到成品放行,任何环节的微生物污染都可能导致疫苗失效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明确微生物检测的关键点控制要求,是保障疫苗质量的核心环节。本文围绕疫苗生产各阶段的微生物检测要点,详细解析关键环节的控制逻辑与实施标准。

原料与辅料的微生物控制要求

疫苗生产的原料与辅料涵盖培养基成分、动物源性材料、化学试剂等,每类原料的微生物风险不同,需针对性检测。动物源性原料(如牛血清)是病原体污染高风险项,需检测支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采用PCR或培养法确认;植物来源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需关注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原料的微生物限量需遵循《中国药典》或企业内控标准,例如酵母提取物总需氧菌数≤1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数≤10CFU/g;化学试剂(如无菌缓冲液)需达到无菌级(无微生物生长)。原料入厂逐批检测,不合格直接拒收,避免流入生产环节。

批量较大的原料(如培养基干粉)需做稳定性考察,储存期间(25℃、60%湿度下6个月)定期复测微生物指标。例如培养基干粉储存3个月后,需重新检测总菌数,若超过100CFU/g则停止使用。

原料预处理也需控菌:动物血清使用前经56℃灭活30分钟,降低微生物负荷;植物原料经高压蒸汽灭菌(121℃、15分钟)后使用,确保本身无菌。

细胞/毒株培养过程的微生物监测

细胞库与毒株库是“种子”,工作细胞库(WCB)和工作毒株库(WIV)需每代次无菌检查——将细胞悬液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30-35℃培养14天,无微生物生长方可使用。

细胞培养过程需在线监测:发酵罐尾气通过微生物过滤器,监测浮游菌数≤1CFU/m³;培养液浊度(OD600值)实时监控,若浊度突然上升,可能是细菌污染,需立即取样检测。

贴壁细胞培养(如Vero细胞)需观察形态,若细胞圆缩、脱落且培养液pH下降(从7.2降至6.5),提示细菌污染,需终止培养并镜检确认污染菌类型,排查污染源(培养基、血清或操作)。

毒株收获液需控微生物负荷,例如流感病毒鸡胚收获液总需氧菌数≤10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数≤100CFU/mL。若超标,需优化鸡胚消毒流程(碘伏消毒3次+乙醇脱碘)或更换供应商。

无菌灌装环节的环境与设备监测

无菌灌装在A级洁净区进行,环境监测覆盖空气、表面和人员:空气浮游菌用筛孔撞击式采样器,每15分钟采样100L,要求≤1CFU/m³;沉降菌用90mm培养皿,每平方米放1个、暴露30分钟,≤1CFU/皿。

操作人员每小时涂抹双手和手套,用无菌棉签蘸氯化钠溶液涂抹50cm²表面,接种后菌落数≤1CFU/手,超标需换手套并重新消毒。

灌装设备表面(灌针、软管、灌装头)每30分钟涂抹检测,结果需无菌;料液管道使用前用75%乙醇循环冲洗3次(每次5分钟),确保无残留。

容器(西林瓶、预灌封注射器)需经隧道烘箱灭菌(350℃、5分钟),每批取100支注入无菌培养基培养14天,确认无菌后方可使用。

中间产品的微生物负荷控制

中间产品(收获液、纯化抗原、佐剂混合液)需控微生物:收获液总需氧菌数≤1000CFU/mL,超标的话用离心(5000rpm、10分钟)或微滤(0.45μm滤芯)降低负荷;纯化抗原总需氧菌数≤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数≤10CFU/mL。

纯化后的抗原液需经0.22μm滤芯除菌,过滤后立即用薄膜过滤法检测无菌性——100mL滤液通过滤膜,培养后无微生物生长方为合格。

中间产品储存条件严格:纯化抗原2-8℃冷藏不超过7天,每2天复测;佐剂混合液现配现用,若需储存则4℃保存不超过24小时,避免微生物繁殖。

冻存中间产品(如病毒浓缩液)前需测微生物(≤100CFU/mL),冻存温度-70℃以下,复苏时再次检测,确认无增长后方可使用。

除菌过滤系统的验证与监测

除菌滤芯(0.22μm或0.1μm)需做完整性测试:气泡点试验测滤芯破裂压力(≥0.3MPa),扩散流试验测气体扩散流量(≤10mL/min),每批使用前、后都要测,确保滤芯完整。

过滤过程控压力(≤0.3MPa)和流速(≤10L/min),避免压力过高导致滤芯破裂或流速过快影响截留效果。例如过滤乙肝抗原时流速从8L/min升至12L/min,需立即停滤检查。

除菌滤芯使用寿命有限制:不超过10批或24小时连续使用,避免积累微生物或杂质影响效果。即使完整性测试合格,用满8批也需更换新滤芯。

成品无菌检查的实施标准

成品无菌检查需遵循《中国药典》,每批取不少于20支(瓶),全量检测:含防腐剂的疫苗用薄膜过滤法(去除防腐剂后培养),无防腐剂的用直接接种法。

培养条件覆盖需氧、厌氧和真菌: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30-35℃(需氧)和20-25℃(真菌)培养14天,每天观察是否浑浊、有无菌膜。若某样品浑浊,镜检确认微生物后,取双倍样品重测,仍阳性则判不合格。

同步做阴性对照(无菌氯化钠溶液)和阳性对照(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确认培养基和操作无误差——阳性对照无生长则需重新检测。

清洁消毒效果的验证与维护

设备清洁流程需验证:灌装机先用2%氢氧化钠冲30分钟(去蛋白),再用1%盐酸冲20分钟(去无机盐),最后用注射用水冲至pH7.0±0.5。

消毒试剂选择需兼容:A级区用75%乙醇(手、设备)和过氧乙酸(环境喷雾),B级区用季铵盐;试剂浓度每周测,75%乙醇低于70%需更换。

清洁效果用涂抹法验证:设备表面每100cm²涂抹,菌落数≤10CFU为合格;A级区每天消毒3次(开工前、中途、收工后),B级区每天2次,C/D级区每天1次。

人员与物料的带入风险管控

人员进入洁净区需经三次更衣:一更换鞋脱外衣,二更穿无菌内衣戴口罩帽子,三更穿无菌连体服、手套和鞋套,最后经空气吹淋室进入,过程中避免触碰非无菌物品。

人员每年做健康检查,患传染病(肺结核、乙肝)或带菌者(金黄色葡萄球菌)需调离;感冒、发烧、腹泻者暂停进入,避免带病原体。

物料传递通过无菌传递窗:西林瓶经隧道烘箱灭菌后进入;无菌辅料用双层无菌袋,传递时喷75%乙醇消毒外袋;无菌物料存A级区无菌柜(2-8℃、湿度≤60%),定期查包装完整性。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