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

电子电气

服务热线:

安规认证中防电击保护分类的划分标准及应用场景

三方检测单位 2017-07-04

安规认证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防电击保护分类是电气产品安规认证的核心框架之一,其本质是通过“风险分级+措施匹配”的逻辑,将不同使用场景、不同结构的设备区分为不同类别,对应差异化的防护要求。这一体系不仅帮助企业明确合规路径,更让消费者能根据场景选择安全产品——从家用冰箱到医用设备,从手持工具到儿童玩具,每一类设备的防电击设计都与分类标准严格绑定,直接关系到使用中的触电风险。

防电击保护分类的底层逻辑:以触电风险为核心

防电击保护的分类并非技术堆砌,而是基于“触电风险的来源与传递路径”设计的。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形成回路,因此分类的核心是“阻断电流进入人体的路径”——不同设备的使用环境(潮湿/干燥、固定/移动)、接触方式(频繁触摸/偶尔接触)、使用者群体(儿童/专业人员)都会影响风险等级,分类就是为了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应对这些风险。

比如,家用环境中老人和儿童可能误触设备外壳,工业环境里设备可能被油污污染导致绝缘下降,医疗场景中设备可能接触人体内部组织——这些不同的风险点,决定了需要用“基本绝缘”“接地”“双重绝缘”“低电压”等不同防护手段,分类就是这些手段的“标签化”,让企业和用户一目了然。

0类设备:依赖基本绝缘的基础防护

0类设备是最早期的防电击分类,其划分标准仅有“基本绝缘”——即设备内部带电部分与可触及部分之间只有一层绝缘(如电线的塑料外皮),没有任何附加的防护措施,完全依赖“环境接地”(如电源插座的接地极)来保障安全。但问题在于,很多使用场景的环境接地并不可靠(比如老式住宅的两孔插座),一旦基本绝缘失效,可触及的金属部分会直接带电。

0类设备的应用场景曾集中在“小功率、低风险”的早期家电,比如老式台式台灯、简易电风扇,但随着安规标准的升级(如IEC 60335-1),0类设备已被多数国家限制或禁止——因为其安全完全依赖不可控的环境条件,无法应对现代复杂的使用场景。

I类设备:基本绝缘+接地的双重防护

I类设备是目前家用和工业领域最常见的分类,其划分标准包含两个关键:一是具备“基本绝缘”,二是设有“保护接地装置”——要么是设备上的接地端子(需连接到电源接地极),要么是带有接地导线的三脚插头。当基本绝缘失效时,可触及的金属部分会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通,电流会沿着接地导线流入大地,而非通过人体。

比如家用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内部压缩机的电线有基本绝缘,但如果绝缘老化破损,压缩机的带电部分会接触外壳,这时三脚插头的接地导线会把外壳的电流导走,使用者触摸外壳时不会触电。这种“基本绝缘+接地”的组合,是I类设备的核心优势。

I类设备的应用场景集中在“有固定电源、且电源具备接地条件”的设备:家用的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空调,工业用的电动机、水泵、电焊机,以及办公楼里的饮水机、碎纸机。这些设备的共同特点是“有金属外壳、功率较大、使用环境固定”,接地装置能有效降低绝缘失效后的触电风险。

II类设备:双重绝缘/加强绝缘的独立防护

II类设备的核心是“不依赖环境接地”,其划分标准是“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双重绝缘是指两层独立的绝缘(比如电线的塑料外皮+设备外壳的绝缘层),加强绝缘则是一层厚度和电气强度达到双重绝缘要求的绝缘(比如一体化的塑料外壳)。无论哪种方式,II类设备都不需要接地,自身的绝缘系统就能提供足够防护。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区别在于结构:双重绝缘是“两层分开的绝缘”,即使其中一层失效,另一层仍能起作用;加强绝缘是“一层更厚、更坚固的绝缘”,比如手持电钻的塑料外壳,既是设备的结构件,也是绝缘层。这种设计让II类设备摆脱了对环境接地的依赖,更适合移动场景。

II类设备的应用场景多为“移动使用、或环境接地不可靠”的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电钻、角磨机、电锯)是典型代表,因为这些工具经常被带到不同场景,电源可能没有接地;医用设备(如心电图机、血压计)也是II类,因为医院环境潮湿,接地可能引入干扰,且患者接触设备的频率高;还有便携式家电(电熨斗、吹风机、电动牙刷),这些设备经常被拿在手里,接地导线容易断裂,双重绝缘更安全。

III类设备:安全特低电压的终极防护

III类设备是防电击保护的“终极形态”,其划分标准是“使用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SELV的电压限值是交流≤50V、直流≤120V,且电源必须是“隔离变压器”(输入和输出完全隔离)。即使使用者直接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这么低的电压也不会在人体内形成足以导致伤害的电流。

“隔离变压器”是III类设备的关键:比如儿童电动玩具的电源适配器,输入是220V交流电,输出是12V直流电,适配器内部的变压器将输入和输出完全隔离,即使玩具的电线破损,输出的12V电压也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这种“从电源源头降低电压”的方式,彻底消除了触电风险。

III类设备的应用场景集中在“触电风险极高、或使用者为弱势群体”的场景:儿童玩具(电动玩具车、遥控飞机)是最常见的,因为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咬电线或触摸带电部分;水下设备(潜水灯、水下摄像机)也是III类,因为水是良导体,低电压能避免触电;医疗领域的“侵入式设备”(如输液泵、心脏起搏器的体外控制器)同样需要III类,因为这些设备可能接触人体内部组织,哪怕微小的电流也会造成致命伤害;此外,加油站、煤矿等易燃易爆场景的照明设备,也会用III类,因为低电压不会产生电火花,避免引发爆炸。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