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

电子电气

服务热线:

安规认证测试过程中样品损坏的常见情况及预防措施

三方检测单位 2017-07-06

安规认证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安规认证测试是产品投放市场前的“安全体检”,但其过程中样品损坏的问题却困扰着不少企业——不仅增加测试成本、延长认证周期,还可能掩盖产品设计缺陷。本文结合家电、电子、电工产品的实际测试场景,梳理10类常见的样品损坏情况,分析背后原因,并给出可落地的预防措施,帮助企业在确保测试有效性的同时,降低样品损耗率。

耐压测试中的绝缘击穿损坏

耐压测试是验证产品绝缘性能的核心项目,通过施加高于工作电压的电压,检查绝缘层是否能隔离带电部件与可触及部分。但若测试电压超过绝缘材料的耐受极限,或绝缘层本身存在缺陷(如注塑气泡、划痕),就会发生击穿。

比如某款电动工具的定子绕组绝缘漆厚度未达标,在IEC 60745标准的3000V耐压测试中,绝缘层被击穿,导致绕组短路,电机线圈烧毁。这种损坏的直接原因是绝缘层的薄弱点无法承受测试电压,持续放电会进一步扩大损坏范围。

预防措施需从“排查隐患”和“过程控制”入手:测试前用兆欧表测绝缘电阻(Class I类设备≥2MΩ),确认绝缘无缺陷;测试设备设置过流保护(阈值≤10mA),电流异常时自动断电;升压过程缓慢,从低电压逐步升至目标值,观察样品是否有发热、异响,异常则停止。

过流测试中的元件烧毁问题

过流测试验证保护装置(保险丝、断路器)的有效性,但若保护装置选型错误或测试电流过高,未被保护的元件会烧毁。

某电源适配器的保险丝额定电流为2A,测试时误设为5A,导致保险丝未熔断,整流桥堆因过流高温烧毁。这类损坏的根源是保护装置与测试电流不匹配,或测试参数设置错误。

预防需做好两点:一是核对保护装置参数(如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分断能力),确保与产品设计一致;二是严格按标准设测试电流(如IEC 60950要求过流为额定电流的1.5-2倍),不可随意提高;测试中用热电偶监测元件温度,超过最高工作温度(如电解电容85℃)立即停止。

跌落测试的外壳开裂与零件移位

跌落测试模拟产品掉落的冲击,常见损坏是外壳开裂、卡扣断裂或内部零件移位。原因多为工装或参数不符合标准。

某儿童玩具用硬木板做跌落台面(标准要求10mm硬橡胶垫),从1.2米跌落时ABS外壳开裂;还有企业擅自将跌落高度从1米提至1.5米,导致电池仓变形、电池接触不良。

预防需校准工装:跌落台面材质、缓冲层厚度按标准(如ISO 22489的混凝土加橡胶垫);用激光测距仪校准跌落高度、角度(面/角/棱跌落);先做模拟件预测试,调整参数后再正式测试;固定样品可动部件(如电池盖),避免松动加剧冲击。

抗压测试的结构变形与功能失效

抗压测试验证产品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若测试力超过结构设计极限,会导致外壳变形、内部结构损坏。

某款行李箱在进行QB/T 2155标准的抗压测试时,测试机的压力头未对准行李箱的承重部位,导致箱体侧面凹陷,拉杆导轨变形。这种损坏是因为工装定位错误,压力集中在非承重区域。

预防措施:校准测试工装的压力头位置,确保压力作用在产品的承重结构(如行李箱的框架);按标准设定压力值(如QB/T 2155要求的200N静态压力),不可超压;测试前检查样品的结构强度(如用手按压框架,看是否有变形),薄弱部位提前加固。

高温测试的材料软化与粘连

高温测试模拟产品在炎热环境下的使用情况,若温度过高或升温速率过快,会导致塑料软化、橡胶粘连。

某款手机壳用PC塑料材质,在进行IEC 60529标准的85℃高温测试时,升温速率设为10℃/min(标准要求≤5℃/min),导致外壳因热胀不均而开裂;还有的橡胶密封件在高温下粘连在金属部件上,强行分离时密封件撕裂。

预防需控制温度变化:升温速率按标准(≤5℃/min),让材料逐步适应温度;测试前做材料耐温测试(如用热变形维卡仪测PC塑料的热变形温度,确保≥85℃);测试中用热像仪监控样品表面温度,避免局部过热。

低温测试的塑料脆化与元件脱落

低温测试验证产品在寒冷环境下的可靠性,若温度过低或降温过快,塑料会脆化,元件(如电容、电阻)可能脱落。

某款遥控器在-20℃低温测试时,ABS塑料外壳因脆化,按动按键时外壳开裂;内部的贴片电阻因焊锡低温脆性,从电路板上脱落。这种损坏是因为材料的低温韧性不足,或焊锡的低温性能差。

预防措施:选择低温韧性好的材料(如用PP塑料替代ABS,PP的脆化温度≤-20℃);焊锡选用低温性能好的合金(如Sn-3.0Ag-0.5Cu,低温焊接时韧性更好);降温速率按标准(≤5℃/min),避免材料因收缩不均而开裂。

湿度测试的金属腐蚀与电路短路

湿度测试模拟高湿环境,若湿度太高或时间过长,金属部件会腐蚀,电路可能短路。

某款电动牙刷在进行IEC 60529标准的95%RH湿度测试时,电池仓的金属触点因腐蚀产生锈斑,导致电路接触不良;还有的PCB板因湿度太高,表面凝露形成水膜,引发短路。

预防需控制湿度和时间:湿度按标准(如95%RH,持续48小时),不可超时间;测试前对金属部件做防腐蚀处理(如镀镍、涂防锈油);PCB板做三防漆涂层(防潮、防腐蚀、防盐雾);测试中用湿度传感器监控样品内部湿度,避免凝露。

接线错误引发的电路损坏

操作失误中最常见的是接线错误,如接地测试时误将火线接在地线上,导致电路过流损坏。

某款电饭煲在进行GB 4706标准的接地电阻测试时,操作人员误将火线接到接地端子,电流直接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导致内部电源板的压敏电阻烧毁。这种损坏的原因是人员不熟悉接线要求,或疏忽大意。

预防措施:操作人员需培训(熟悉IEC 60335、GB 4706等标准的接线要求);测试前核对接线图(如接地测试的接线应为:测试设备的一端接样品的接地端子,另一端接可触及金属部分);重要测试环节实行双人复核(一人接线,另一人检查)。

测试流程颠倒的功能失效

安规测试有严格的流程顺序,若颠倒顺序,可能导致样品损坏。比如先做耐压测试再做接地测试,会因耐压测试后的绝缘损坏,导致接地测试时电流过大。

某款电热水壶在测试时,先做了耐压测试(3000V),再做接地电阻测试,因耐压测试时绝缘层已轻微击穿,接地测试的电流超过标准要求(≤100mA),导致电源板烧毁。这种损坏是因为流程颠倒,放大了前期测试的损伤。

预防需严格遵循流程:按标准要求的顺序测试(如先做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再做耐压测试);制作测试流程卡,每完成一个项目打勾确认;测试前核对流程,避免颠倒。

橡塑材料接触的老化开裂

塑料与橡胶接触时,若材料相容性差,橡胶中的增塑剂会迁移到塑料中,导致塑料老化开裂。

某款密封圈用NBR橡胶,与PC塑料外壳接触,在高温测试中,橡胶中的DOP增塑剂迁移到PC塑料中,导致外壳变脆,按动时开裂。这种损坏的原因是材料相容性测试未做,选料时未考虑测试环境。

预防措施:设计阶段做材料相容性测试(将橡塑材料按1:1接触,在测试环境下放置72小时,观察是否有变形、变色);选择相容性好的材料(如NBR橡胶与PP塑料相容性好,避免与PC塑料接触);橡胶密封圈选用无增塑剂的配方(如氢化丁腈橡胶)。

金属接触的腐蚀失效

不同金属接触时,若存在电解质(如湿度中的水分),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接触不良。

某款电池仓用铝合金与不锈钢接触,在高湿度测试中,铝合金因电化学腐蚀产生白色锈斑,导致电池接触不良。这种损坏是因为两种金属的电极电位差大(铝的电极电位-1.66V,不锈钢的电极电位+0.1V),容易发生腐蚀。

预防措施:选择电极电位相近的金属(如铝与铝合金,不锈钢与不锈钢);在金属接触部位涂绝缘涂层(如环氧树脂漆),隔离电解质;用非金属材料(如塑料垫片)分隔不同金属部件,避免直接接触。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