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服务热线:

儿童服装面料防火等级测试中的燃烧性能安全指标

三方检测单位 2021-05-11

防火等级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日常易接触蜡烛、打火机等火源,而服装面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其安全——棉麻易续燃扩大烧伤面积,化纤熔融滴落会造成深度烫伤。因此,儿童服装面料防火等级测试中的燃烧性能指标,是评判安全底线的核心依据,既受法规强制要求(如GB 31701-2015),也为企业生产、家长选购提供科学参考。明确这些指标的定义、测试方法与要求,才能真正降低儿童燃烧风险。

儿童服装面料防火测试的必要性

儿童的行为特征放大了燃烧风险:3-6岁孩子爱触摸未知物品,易碰倒桌上蜡烛;婴幼儿可能拉扯衣物靠近炉灶,且皮肤娇嫩、自我保护能力弱。面料材质差异进一步加剧危险——棉麻燃烧时火焰蔓延快,聚酯纤维燃烧会滴落高温液滴,两者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各国法规均将燃烧性能纳入强制要求。我国GB 31701-2015规定,儿童服装需符合对应燃烧等级,未达标产品禁止销售。这并非“额外要求”,而是儿童服装进入市场的“安全通行证”。

更关键的是,燃烧性能指标直接关联伤害程度:符合要求的面料能延缓燃烧速度、缩小燃烧范围,为救援争取时间——比如续燃时间≤10秒,意味着火焰能快速熄灭,避免烧伤面积扩大。

续燃时间:火焰熄灭后的“余火”控制

续燃时间指移去火源后,面料继续燃烧的时间(单位:秒),是衡量面料“自我熄灭能力”的核心指标。时间越短,说明面料在无外部火源时越易停止燃烧。

测试采用垂直燃烧法(GB/T 5455-2014):将150mm×500mm的试样垂直固定,用20mm高的蓝色火焰点燃下端10秒,移去火源后计时至火焰完全熄灭。

GB 31701-2015对儿童服装的要求明确:婴幼儿纺织产品续燃时间≤10秒,儿童睡衣类需≤5秒。这是因为儿童无法快速远离火源,续燃时间过长会让火焰蔓延至躯干、头部,造成致命烧伤。

面料后整理对续燃时间影响显著——经阻燃涂层处理的棉面料,续燃时间可从30秒缩短至5秒内,大幅提升安全性。家长选购时,可关注标签上的“阻燃处理”标识。

阴燃时间:无火焰的“隐形燃烧风险”

阴燃时间是续燃停止后,面料在无火焰状态下继续冒烟、炭化的时间。与明火不同,阴燃不易察觉,却可能慢慢引燃内层衣物或被褥,尤其危险。

测试与续燃时间同步:续燃停止后立即计时,直到无烟雾或炭化终止。GB 31701要求,婴幼儿产品阴燃时间≤20秒,儿童服装≤30秒。

天然纤维(如棉、麻)的阴燃时间通常更长——它们的炭化过程缓慢,即使明火熄灭,仍可能持续冒烟半小时。通过添加磷系阻燃剂,可有效缩短阴燃时间至10秒内。

阴燃的风险常被忽视:比如儿童外套接触火源后明火熄灭,但阴燃可能持续引燃内层毛衣,最终导致烧伤。因此,阴燃时间是评估面料“彻底安全”的关键指标。

损毁长度:燃烧扩散的“直观尺度”

损毁长度是燃烧后面料被破坏的最大长度(从点燃处到损毁边缘的距离,单位:mm),直接反映火焰蔓延速度——长度越短,燃烧范围越小,儿童受伤面积越少。

测试时,试样上会标记“基准线”(距下端40mm),燃烧后测量基准线到损毁边缘的最长距离。GB 31701要求,婴幼儿产品损毁长度≤150mm,儿童睡衣≤120mm。

面料组织结构影响损毁长度:紧密的斜纹布比疏松的针织布更难燃烧,损毁长度可缩短30%。涂层面料(如防水涂层)因阻碍氧气,也能限制燃烧范围。

对儿童而言,损毁长度≤150mm意味着燃烧仅局限在衣物下摆或袖口,不会蔓延至胸部、脸部,降低了重度烧伤的风险。

熔融滴落:化纤面料的“特殊安全门槛”

熔融滴落是聚酯、尼龙等合成纤维的典型燃烧现象——高温下纤维熔化成液态,滴落的液滴温度可达200℃以上,粘在皮肤上会造成比明火更严重的烫伤(液体会渗入皮肤,恢复更慢)。

测试需观察两点:是否有熔融滴落,以及滴落物是否点燃下层棉花(模拟儿童内衣)。GB 31701明确要求,婴幼儿产品不得有熔融滴落,儿童服装的滴落物不得点燃棉花。

婴幼儿产品要求更严,是因为他们无法快速抖落滴落物——液体会持续烫伤皮肤,甚至穿透衣物造成深层组织损伤。家长选购化纤儿童装时,需关注标签上的“无熔融滴落”标识。

解决熔融滴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阻燃改性纤维”(纺丝时加入阻燃剂,使纤维炭化而非熔融);二是添加“防滴落剂”(如聚四氟乙烯微粉),让熔融物形成固体颗粒而非液滴。

不同标准的指标差异:出口需注意

儿童服装出口时,需符合目标市场的标准,不同体系的指标要求差异明显:

欧盟EN 14878(儿童睡衣)要求:续燃≤7秒,损毁长度≤100mm,无熔融滴落;美国ASTM F1891要求:续燃≤7秒,损毁长度≤100mm,滴落物不点燃棉花;我国GB 31701对儿童睡衣的要求是续燃≤5秒,损毁长度≤120mm,无熔融滴落。

这些差异源于各国的安全侧重点:欧盟更关注火焰扩散速度,美国强调滴落物风险,我国则平衡了续燃与滴落的要求。企业出口前需调整面料配方——比如出口欧盟的产品,需选更紧密的面料或更高剂量的阻燃剂;出口美国的产品,需重点控制熔融滴落。

家长若购买进口儿童装,可查看标签上的“符合EN 14878”或“ASTM F1891”标识,确保符合当地安全标准。

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确保准确性

燃烧性能测试的准确性依赖多个环节,任何疏漏都会导致结果偏差:

一是样品预处理。GB 31701要求测试“洗涤后”的样品——洗涤会破坏阻燃涂层(多次洗涤后,涂层可能脱落,续燃时间延长)。若企业仅测试未洗涤的样品,会低估实际使用风险。

二是环境条件。测试需在温度20±2℃、湿度65±5%的环境中进行——干燥环境(如冬季)会让面料含水量减少,燃烧速度加快;潮湿环境(如夏季)则会减慢燃烧速度,结果不准确。

三是操作规范性。火源高度、点燃时间、试样固定方式都会影响结果——比如火焰高度超过20mm,会导致续燃时间延长;试样固定不垂直,会使损毁长度测量误差增大。

因此,企业需选择具备CNAS或CMA资质的实验室,确保测试结果可靠。家长也可通过“检测报告”编号,在官网查询结果的真实性。

常见认知误区:避开安全陷阱

家长和企业常存在错误认知,可能影响儿童安全:

误区一:“天然面料比化纤安全”。其实棉面料续燃时间可达30秒以上,而阻燃化纤的续燃时间仅5秒,更安全。

误区二:“厚面料更防火”。厚聚酯面料燃烧时,熔融物更多,滴落风险更大;厚棉面料续燃时间更长,燃烧范围更广。正确选择是“合适厚度+阻燃处理”。

误区三:“颜色深的面料更防火”。颜色由染料决定,与燃烧性能无关——黑色棉和白色棉的续燃时间几乎相同,关键看成分和处理。

误区四:“阻燃面料不会燃烧”。阻燃面料是“延缓燃烧”,不是“不燃烧”——遇到大面积火源仍会燃烧,家长仍需加强监护,避免儿童接触火源。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