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服务热线:

厨房用防火板材防火等级测试中的耐温性能要求

三方检测单位 2021-05-31

防火等级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厨房是家庭及餐饮场所中高温、明火与油烟集中的核心区域,灶台烹饪的持续余热、烤箱烘焙的稳定高温、热锅放置的瞬时冲击等场景,均对防火板材的耐温性能提出严格要求。防火等级测试作为评估板材安全的关键环节,耐温性能不仅是“不燃烧”的延伸,更要在长期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不失效。本文从应用场景、测试框架、核心指标等维度,拆解厨房用防火板材防火等级测试中的耐温性能要求。

厨房高温场景对耐温性能的现实需求

厨房的高温环境具有“持续+瞬时”“局部+整体”的双重特性。家庭烹饪中,灶台台面的持续余热可达120-180℃,嵌入式烤箱周边柜体温度稳定在150-200℃;瞬时高温更常见:刚关火的炒锅底部温度约250-300℃,电陶炉加热时面板表面温度可达300℃以上,甚至掉落的蜡烛火焰也会产生局部高温。

这些场景远超普通室内板材的承受范围:普通墙面防火板只需应对60℃以下的环境温度,而厨房板材需同时抗“长期烘烤”与“瞬时冲击”。例如,橱柜面板若耐温不足,长期接触灶台余热会变黄、鼓包;热锅直接放置则可能软化,甚至释放有害气体。

此外,厨房还存在“冷热交替”的温度变化——冷食材放台面、热水冲洗台面的场景,会频繁触发“-20℃到150℃”的循环。若板材热稳定性不足,会逐渐失去强度,甚至断裂。因此,耐温性能是“抗高温+抗循环”的综合能力。

防火等级框架下的耐温性能定位

我国防火板材等级遵循GB 8624标准,分为A1(不燃无机)、A2(不燃复合)、B1(难燃)、B2(可燃)四级。耐温性能并非独立分级,而是融入“燃烧性能+使用稳定性”的评估体系:防火等级高的板材,未必耐温更好,但厨房用板材需在对应等级基础上,额外满足耐温要求。

例如,A1级纯岩棉板虽不燃烧,但吸湿性强,长期接触厨房湿气会受潮软化,无法保持耐温性;而B1级添加酚醛树脂的防火板,耐温可达200℃以上,更适合家庭厨房。因此,耐温性能需结合“防火等级+使用场景”判断。

耐温性能的四大核心测试指标

防火等级测试中,耐温性能的评估围绕四个关键指标展开,直接对应厨房场景需求:

连续耐温温度:指长期(24小时以上)高温下保持稳定的温度。厨房灶台周边板材需≥180℃——若不足,长期余热会导致层间分离、鼓包。测试方法是将样品放入恒温箱,24小时后检查外观(无开裂、变色)与强度(抗弯保留率≥80%)。

短期峰值耐温:应对瞬时高温(如热锅放置)的能力,要求≥250℃。测试用高温板接触样品5分钟,无软化、熔融或明火。例如,刚炒完菜的铁锅底部温度约250℃,若板材此处变形,说明峰值耐温不足。

热变形温度:一定负荷下(模拟放重物)开始变形的温度,需≥150℃。用负荷变形仪升温,记录变形0.2mm时的温度——若低于150℃,台面放热锅会凹陷。

热稳定性:对抗冷热循环的能力。测试“-20℃→150℃”循环5次,无开裂、分层。厨房“冷食材+热台面”的场景会频繁触发循环,若稳定性不足,板材会逐渐断裂。

耐温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

我国耐温测试主要依据GB/T 17657(人造板理化试验)与GB/T 2408(塑料燃烧):

连续耐温:恒温箱180℃保持24小时,检查外观与强度;短期峰值:高温板250℃接触5分钟,测烫痕深度(≤0.5mm);热变形:负荷变形仪5℃/min升温,记录变形温度;热稳定性:-20℃→150℃循环5次,无开裂。

不同防火等级的耐温阈值

A1级(无机):连续耐温≥800℃,适合商用厨房(如酒店后厨),但吸湿性强;A2级(复合):连续≥300℃,适合烤箱周边柜体;B1级(有机):家庭常用,连续≥180℃、峰值≥250℃;B2级(可燃):耐温仅60-80℃,禁止用于厨房。

避免耐温性能的认知陷阱

误区一:“防火等级越高越好”——需结合耐温与防潮性;误区二:“耐温越高越好”——家庭厨房无需300℃以上,徒增成本;误区三:“只看表面耐温”——需确认基材+饰面的整体性能,避免“表面耐高温、基材易变形”。

采购时的耐温验证技巧

1、索要报告:重点看“连续耐温”“热变形温度”“热稳定性”三项,无报告的板材不选;2、现场测试:用高温喷枪喷样品3秒,无明火、无熔融则达标;或用开水壶底部(100℃)放5分钟,无烫痕则满足日常需求;3、检查基材:确认基材是酚醛树脂板或水泥纤维板,而非普通密度板。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