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地板材料防火等级测试的EN45545标准
防火等级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EN45545的内部材料防火分类逻辑
EN45545-2(Part 2)将车辆内部材料划分为HL1至HL5五个风险等级(hazard level),等级越高要求越严格。地板属于“内部装饰与结构材料”,归为HL类(内部材料),具体等级需结合车辆用途确定:地铁客室因封闭隧道、高乘客密度,通常要求HL3或HL4;干线铁路客室多采用HL3;设备间等非乘客接触区域可用HL2。
需注意,hazard level不是“可选项”,而是车辆制造商根据欧盟“防火安全技术规范”(TSI)确定的——比如TSI要求地铁客室材料必须满足HL3及以上,地板测试需严格对应这一要求,不能自行降低标准。
地板材料的四大核心测试项目
EN45545-4(Part 4)规定了内部材料的具体测试方法,地板需通过四项核心测试:热释放速率、烟雾密度、火焰蔓延距离与毒性评估。这四个项目覆盖火灾后“火势扩大”“烟雾遮挡”“疏散阻断”“气体中毒”四大风险,缺一不可。
每个项目对应国际标准:热释放用ISO 5660-1(锥形量热仪法)、烟雾密度用ISO 5659-2(烟箱法)、火焰蔓延用ISO 5658-2(水平燃烧法)、毒性用EN ISO 19702(火灾毒性测试)。测试机构需具备CNAS等资质,否则报告无效。
热释放速率的测试细节与限值
热释放速率是地板防火的“第一道关卡”,测试时用50kW/m²辐射通量(模拟火灾热辐射)照射样品30分钟,核心指标是“总热释放量(THR600s)”和“峰值热释放速率(HRRpeak)”——HL3要求THR600s≤7.5MJ/m²、HRRpeak≤150kW/m²。
操作中最易出错的是“样品厚度”:若实际安装12mm却用8mm样品测试,可能出现“测试达标但实际超标”的情况。比如某地铁项目中,供应商用8mm样品通过HL3,但12mm实际样品复检时THR600s达9.1MJ/m²,最终被要求更换材料,延误项目进度。
烟雾密度与毒性的双重评估
烟雾密度测试用ISO 5659-2:样品放在烟箱中用25kW/m²辐射通量照射,通过透光率计算“最大烟雾密度(Dm)”和“300秒时烟雾密度(Ds)”——HL3要求Dm≤200、Ds≤150。这里的“密度”是烟雾对光线的遮挡程度,Dm=200意味着透光率仅10%,超过则乘客无法看清逃生标识。
毒性评估用EN ISO 19702:收集燃烧气体分析一氧化碳、氰化氢等8种有害气体浓度,计算“火灾毒性指数(FED)”——HL3要求FED≤1(FED=1代表气体浓度达到“人员无法耐受10分钟”的临界值)。需注意,烟雾密度与毒性是“并行要求”,不能只达标其一。
火焰蔓延距离的测定要点
火焰蔓延测试用ISO 5658-2(水平燃烧法):样品固定在水平支架上,用150mm高的火焰点燃一端,测量火焰蔓延的最大距离和时间——HL3要求距离≤150mm、时间≤60秒。这里的“距离”是火焰前沿从点火点到最远燃烧点的直线距离,不是样品总长度。
测试中常见问题是“样品固定不牢”:若样品边缘翘起,火焰会沿翘起部分蔓延超标的。比如某厂家的地板因边缘有毛刺,测试时火焰蔓延200mm未通过HL3,后来处理平整后重新测试,距离缩短至120mm才达标。
不同车厢区域的等级要求
地板等级需按“区域功能”调整:客室(直接接触乘客)用HL3或HL4;司机室(最后疏散者)用HL2或HL3;设备间(非乘客接触)用HL2;车门与通道(疏散路径)用HL3。区域划分需由车辆制造商提供书面说明,测试机构根据说明确定hazard level,不能随意更改。
样品制备与状态调节要点
样品是测试的“基础”,EN45545-4要求:尺寸≥1000mm×100mm,厚度与实际安装一致;每个项目需3个样品;测试前需在23℃、50%RH环境中放置48小时(状态调节)。
状态调节是易忽略的环节:若样品从潮湿仓库取出直接测试,水分蒸发会稀释烟雾导致Dm虚低;若样品太干燥,燃烧速度加快会延长火焰蔓延距离。比如某厂家未做状态调节,测试Dm=180达标,但实际安装后干燥环境中Dm达220,最终需重新测试。
常见合规误区与规避方法
实际项目中,厂家常因对标准理解不深陷入误区:
误区1:混淆hazard level——将地铁客室地板用HL2(TSI要求HL3)。规避:提前与制造商确认等级,不自行选择。
误区2:样品厚度不符——测试用5mm实际用10mm。规避:严格按实际厚度制备,厚度变化需重新测试。
误区3:忽略状态调节——样品未在标准环境放置。规避:建立状态调节室,记录温度、湿度与时间。
误区4:遗漏测试项目——只测热释放没测烟雾毒性。规避:按EN45545-4要求完成所有核心项目。
误区5:用无资质报告——找无CNAS认可的机构测试。规避:选择有“轨道交通防火测试资质”的机构(如SGS、TUV莱茵)。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