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

能源电力

服务热线:

储能系统安全认证正弦振动测试的频率范围要求

三方检测单位 2021-12-14

储能系统安全认证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储能系统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蓄水池”,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稳定性与终端用户安全。安全认证是储能产品入市的必经环节,其中正弦振动测试是评估系统机械可靠性的核心项目——它模拟产品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遭受的周期性振动,而频率范围的设定则直接决定测试能否有效暴露机械结构缺陷(如电池模组松动、电气连接疲劳)。本文聚焦储能系统安全认证中正弦振动测试的频率范围要求,结合标准规定与实际场景,拆解其背后的逻辑与执行要点。

正弦振动测试为何是储能安全认证的“机械体检”核心

储能系统由电池包、BMS(电池管理系统)、冷却回路、电气接口等多部件组成,这些部件在振动环境中会受到周期性机械应力:电池单体间的连接片可能因反复拉伸出现疲劳断裂,BMS的电路板焊点可能因高频振动脱落,冷却管道的接头可能因低频大位移振动泄漏。正弦振动测试通过施加可控的周期性振动(即按正弦函数变化的位移或加速度),模拟产品从工厂到现场的全生命周期振动场景——比如运输时货车颠簸的低频振动(1-20Hz)、车载储能随车辆行驶的中高频振动(20-200Hz)、户用储能安装在屋顶时的风致低频振动(1-10Hz)。

与随机振动测试相比,正弦振动测试更聚焦“共振点”的暴露:当振动频率与部件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引发共振,此时应力放大倍数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这正是机械故障的高发场景。例如,某三元锂电池包的固有频率约12-15Hz,若测试频率范围未覆盖这一区间,就无法发现其在共振下的模组固定件松动问题;而某BMS模块的固有频率约200-300Hz,若测试高频端仅到150Hz,也会遗漏其焊点疲劳的风险。

储能系统不同部件对频率范围的“精准需求”

电池包是储能系统的“重量核心”,由数十个电池单体串并联而成,结构刚度较低,固有频率通常在10-50Hz之间。例如,某100kWh磷酸铁锂电池包的模组固定架固有频率为18Hz,若测试频率范围未包含18Hz,就无法模拟其在运输颠簸(10-20Hz)中因共振导致的模组移位——这种移位会挤压电池单体,引发内部短路风险。

BMS作为“大脑”,由电路板、芯片、电容等电子元件组成,质量小、结构紧凑,固有频率多集中在100-500Hz。比如,某BMS的电压采集芯片焊点固有频率为350Hz,若测试高频端仅到300Hz,就无法覆盖其在车载储能高频振动(200-400Hz)下的焊点脱落风险——这类故障会直接导致电池状态监测失效,引发过充过放。

冷却系统的频率需求介于两者之间:液冷管道的固有频率约20-100Hz,风冷风机的安装支架固有频率约50-150Hz。例如,某液冷储能系统的管道接头固有频率为45Hz,若测试频率范围未覆盖,可能遗漏其在长期振动下的密封胶老化问题——冷却液泄漏会引发电池短路或热失控。

国标与国际标准的频率范围“底线要求”

国内储能安全认证的核心标准是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与GB/T 40260《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要求》,国际认证则参考IEC 62619《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工业应用》、UL 9540《储能系统和设备》。这些标准的频率范围要求均基于“覆盖全场景”逻辑。

以GB/T 36276为例,其规定电池包正弦振动测试的频率范围为1-500Hz,扫频速率1oct/min:1-10Hz采用位移控制(0.35mm幅值),10-500Hz采用加速度控制(5m/s²幅值)。这一范围覆盖了运输(1-20Hz)、车载(20-200Hz)、户用/电站(1-10Hz)等场景,同时涵盖电池包(10-50Hz)、BMS(100-500Hz)的固有频率。

IEC 62619的要求与国标一致,但针对特殊场景细分:如轨道交通储能系统,频率范围扩展至1-1000Hz——因为轮轨振动频率可达500-800Hz;海底储能系统则缩小至1-100Hz——海底振动以海浪低频(1-5Hz)为主。UL 9540允许制造商根据场景调整范围,但需提供“场景振动频谱报告”:如户用储能若仅装地面,高频端可降至300Hz,但需证明环境振动不超过250Hz。

频率范围需“贴紧”实际应用场景

标准是“通用模板”,实际认证需结合产品场景调整频率范围,否则可能“测试合格但实际故障”。

车载储能系统的场景包括:城市道路(10-50Hz)、高速(50-150Hz)、减速带(20-30Hz)、越野(150-300Hz)。因此测试频率需覆盖1-500Hz,且在20Hz、50Hz、150Hz等关键频率做10分钟驻留——这些频率对应实际高频次振动,易引发疲劳失效。

电站级储能系统安装在户外机柜,主要受风致振动(1-10Hz)与地基沉降(0.5-5Hz)影响。因此测试频率需扩展至0.5-200Hz,且1-8Hz频段加大位移幅值(0.5mm)——模拟台风下的大位移振动。

户用储能若装屋顶,需考虑台风振动(1-8Hz);若装阳台,需考虑装修冲击(10-50Hz)。测试频率需覆盖0.5-300Hz,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振动源。

频率范围执行的“细节避坑”

扫频速率过快会导致共振点驻留不足:标准要求1oct/min,若用2oct/min,经过15Hz共振点的时间仅30秒,无法暴露松动问题;1oct/min则驻留1分钟,模拟长期累积效应。

边界验证不足易失效:低频1Hz需确认位移传感器精度(0.01mm),否则实际位移可能仅0.2mm,降低测试强度;高频500Hz需确认振动台高频响应——若500Hz时加速度衰减至3m/s²,无法覆盖BMS风险。

方向覆盖要全面:储能系统受X(前后)、Y(左右)、Z(上下)三向振动,每个方向的频率范围需一致。如车载X向振动(加速/减速)20-100Hz,Y向(变道)10-50Hz,Z向(过坎)5-30Hz,三向均需覆盖1-500Hz,才能全面评估可靠性。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储能系统安全认证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