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

能源电力

服务热线:

风电设备检测中齿轮箱轴承游隙的检测步骤与合格范围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4-29

风电设备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风电齿轮箱是风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传动部件,而轴承作为齿轮箱的“关节”,其游隙状态直接影响传动效率、运行稳定性及设备寿命。游隙过大易导致轴承内外圈相对位移、振动加剧,甚至引发齿轮啮合不良;游隙过小则会因摩擦热累积导致部件烧蚀,缩短轴承使用寿命。因此,准确检测齿轮箱轴承游隙是风电设备运维中的关键环节,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步骤,并明确合格范围以保障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风电齿轮箱多位于高空机舱,检测前需优先做好安全防护:确认机组已停机并断开主电源,挂“禁止合闸”标识防止误启动;作业人员需系好安全带,佩戴防油手套与护目镜,避免油脂污染皮肤或部件滑落伤人。此外,需清理机舱内的工具摆放区域,确保通道畅通,防止绊倒。

工具清单需根据轴承类型与检测要求提前准备:套筒扳手用于拆卸齿轮箱端盖,需匹配端盖螺栓的规格(如M16、M20);液压拉马或机械拉马用于取出轴承,液压拉马适用于配合较紧的轴承,机械拉马则更便携;无水乙醇或专用轴承清洁剂用于去除表面油污,需确保清洁剂无腐蚀性;测量工具方面,校准后的塞尺、千分表或专用游隙测量仪是核心——塞尺适合间隙较大的径向游隙测量,千分表用于高精度测量,专用仪则针对特定轴承设计。

技术资料查阅是避免误差的关键:需从齿轮箱制造商处获取维护手册,明确目标轴承的型号(如调心滚子轴承22320、圆柱滚子轴承NU2315)、原始游隙组别(如C2、C3)及安装扭矩要求;同时需调取该轴承的历史维护记录,了解此前的游隙测量值与更换时间,为本次检测提供参考。

环境检查也不可忽视:检测时机舱内温度需保持在15-30℃,避免高温导致轴承热膨胀影响读数;湿度需低于70%,防止水分进入轴承内部引发锈蚀;若机舱内风速较大,需关闭机舱门,避免灰尘吹入齿轮箱。

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

塞尺是最常用的基础测量工具,适用于径向游隙较大的调心滚子轴承。操作时,将塞尺插入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间隙,选取能顺利插入且略有阻力的最大厚度值作为径向游隙——需注意塞尺插入角度应与滚动体轴线垂直,若倾斜插入,会因接触面积减小导致读数偏大,误差可达0.02mm以上。

千分表结合磁性支架可实现高精度测量,适用于径向或轴向游隙。测量径向游隙时,将轴承内圈固定在轴上,外圈放置在V型块上,千分表测头垂直接触外圈上表面;向下施加力使外圈与V型块贴合,读取初始值,再向上抬起外圈至最大位置读取最大值,两次差值即为径向游隙。这种方法精度可达0.001mm,但需确保支架无松动,否则会导致读数波动。

专用游隙测量仪是效率与精度的结合,如轴承游隙检测仪。以圆柱滚子轴承为例,将轴承放入测量槽,调整压头至接触滚动体,转动手柄压缩滚动体,显示屏会直接显示游隙值,无需手动计算。这类仪器针对特定轴承类型设计,误差小于0.002mm,适合批量检测或高精度要求的场景,但需提前用标准轴承校准,确保与轴承型号匹配。

工具的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若仅需快速排查游隙是否过大,用塞尺即可;若需出具精确检测报告,需用千分表或专用仪;对于轴向游隙测量,千分表是首选——不同工具的组合使用,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拆卸前的初始状态记录

拆卸前记录轴承的运行状态,能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振动值测量:用便携式振动分析仪检测轴承座处的振动加速度与速度,按照ISO 10816-3标准,风电机组齿轮箱轴承的振动速度应≤4.5mm/s,若超过该值,需重点关注游隙是否异常。测量时需将传感器贴紧轴承座表面,避免空气间隙影响结果。

温度记录:用红外测温仪测量轴承外圈温度,正常运行时轴承温度应低于70℃,若温度超过80℃,可能是游隙过小或润滑不良。需记录测量时间与环境温度,便于分析温度升高的原因——例如,环境温度30℃时,轴承温度75℃属于正常;若环境温度25℃,轴承温度却达85℃,则需排查游隙或油脂问题。

油脂状态检查:用取样器取出少量齿轮箱内的润滑脂,观察颜色与质地——正常润滑脂为淡黄色或浅棕色,无异味;若变为黑色、有金属碎屑或明显异味,说明轴承已发生磨损,游隙可能已增大。此外,需检查润滑脂的粘度,若粘度明显降低,可能是油脂老化,需同步更换。

端盖密封与紧固件状态:记录端盖螺栓的扭矩值(用扭矩扳手测量),若螺栓松动,会导致端盖移位,影响轴承定位;检查端盖密封胶是否有渗油痕迹,若渗油严重,需在检测后重新涂抹密封胶,防止水分进入齿轮箱。

轴承拆卸与清洁

拆卸端盖时,需用套筒扳手对称均匀松开螺栓,避免端盖变形——例如,端盖有8颗螺栓,需按对角线顺序依次松开,每颗螺栓每次松1/4圈,直至端盖与壳体分离。若端盖与壳体之间有密封胶,需用美工刀沿接缝处轻轻切割,不可强行撬动,防止损坏密封面。

拉出轴承时,需选择合适的拉马:拉马的爪应均匀分布在轴承外圈上,确保拉力平衡;若轴承与轴配合过紧,需用轴承加热器将轴承外圈加热至80-100℃(温度不可超过120℃,防止轴承钢退火),利用热膨胀原理减小配合过盈量,再用拉马拉出。不可用锤子直接敲击轴承,以免损坏滚道或滚动体。

清洁轴承是测量准确的前提:将拆卸后的轴承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0-15分钟,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去除油污与金属颗粒。需注意,不可用钢丝刷或硬毛刷,以免划伤轴承表面;对于顽固油污,可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频率40kHz,时间5-10分钟),但需控制时间,避免轴承表面镀层受损。

清洁后的轴承需妥善存放:用压缩空气吹干表面水分,放置在干净的防水布上,避免接触灰尘或水分;若需暂时存放(超过24小时),需涂抹少量防锈油,并用塑料膜包裹——清洁后的轴承若沾染灰尘,会导致测量时游隙值偏大,影响结果。

径向游隙的测量操作

调心滚子轴承是风电齿轮箱中最常用的轴承类型,其径向游隙测量步骤如下:将轴承平放在平整的平台上,内圈固定(可用手按住),用手轻轻推动外圈,感受间隙大小;然后用塞尺插入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间隙,从最小厚度的塞尺开始尝试,选取能顺利插入且略有阻力的最大厚度值,记录为径向游隙。

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测量需更精确:将轴承内圈固定在轴上,外圈放置在V型块上,千分表磁性支架固定在平台上,测头垂直接触外圈上表面。向下施加力使外圈与V型块贴合,读取千分表初始值;再向上抬起外圈至最大位置,读取最大值,两次差值即为径向游隙。需在轴承圆周上选取3-4个均匀分布的点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减少误差。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若轴承带有保持架,需转动保持架,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避免因滚动体集中导致测量值偏差;不可用力过大推动外圈,以免损坏滚动体;测量前需确认轴承滚道与滚动体无划痕或凹陷,若有损伤,需先更换轴承再测量。

对于圆锥滚子轴承(较少用于风电齿轮箱),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相关联,需通过轴向游隙间接计算——测量轴向游隙后,根据轴承的锥角(通常为10°-15°),用三角函数计算径向游隙(径向游隙=轴向游隙×tan(锥角)),但这种方法误差较大,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轴向游隙的测量操作

轴向游隙是轴承沿轴线方向的间隙,对于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如推力球轴承)至关重要。测量推力球轴承的轴向游隙时,将轴承放在平整的平台上,内圈固定,千分表测头抵紧外圈端面;用手沿轴向推拉外圈,记录千分表的最大与最小读数,差值即为轴向游隙。需注意,推拉时需均匀用力,避免外圈倾斜。

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测量需模拟安装状态:将轴承内圈固定在轴上,用螺母轻轻拧紧内圈,确保内圈与轴贴合;千分表支架固定在轴上,测头抵紧外圈端面;然后沿轴向推拉外圈,记录千分表的读数差——这种方法能更真实反映轴承安装后的轴向游隙,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误差。

测量轴向游隙时,千分表的固定是关键:支架需固定在刚性强的部件上(如齿轮箱外壳或轴),不可固定在塑料或橡胶部件上,以免振动影响读数;测头需与轴承端面垂直,若倾斜,会导致读数偏大——例如,测头倾斜10°,测量值会比实际值大1.5%左右。

对于带预紧的轴承(如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需调整至预紧力要求,而非单纯测量——预紧力能提高轴承的刚性,但需根据齿轮箱载荷调整,预紧力过大易导致游隙过小,预紧力过小则游隙过大。风电齿轮箱中较少使用带预紧的轴承,但若使用,需按照制造商要求调整预紧力。

常用轴承的合格游隙范围

风电齿轮箱中常用的调心滚子轴承(如223系列),径向游隙范围需根据轴承尺寸确定:型号22318(内径90mm,外径190mm),C2组游隙为0.05-0.08mm,C3组为0.08-0.12mm,C4组为0.12-0.16mm;型号22324(内径120mm,外径260mm),C2组为0.07-0.11mm,C3组为0.11-0.16mm,C4组为0.16-0.22mm——尺寸越大,游隙范围越大。

圆柱滚子轴承(如NU系列)的径向游隙更小:型号NU2310(内径50mm,外径110mm),C2组为0.02-0.04mm,C3组为0.04-0.07mm,C4组为0.07-0.10mm;型号NU2320(内径100mm,外径215mm),C2组为0.03-0.06mm,C3组为0.06-0.10mm,C4组为0.10-0.14mm——这类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游隙过大会导致振动加剧,因此合格范围更严格。

推力球轴承的轴向游隙范围较小:型号51120(内径100mm,外径135mm),轴向游隙为0.01-0.05mm;型号51220(内径100mm,外径150mm),为0.01-0.06mm——轴向游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在承受轴向载荷时产生冲击,过小则会导致摩擦热增加,因此需严格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需注意,合格范围需参考轴承制造商的要求,不同制造商的游隙组别可能略有差异。例如,SKF的22320轴承C3组游隙为0.08-0.12mm,而FAG的同型号轴承C3组为0.09-0.13mm,检测时需以齿轮箱制造商指定的品牌与规格为准。

游隙异常的调整措施

若测量值显示游隙过大(超过合格范围上限),需先检查轴承是否磨损:若轴承滚道与滚动体无明显损伤,可更换游隙更小的组别(如从C3换为C2);若轴承已磨损(有划痕或凹陷),需更换新轴承,并检查轴颈与轴承座的配合公差——轴颈应采用过渡配合(H7/k6),轴承座应采用间隙配合(H7/G6),若配合过松,需在轴承座内圈加衬套,减小间隙。

游隙过小(低于合格范围下限)的调整需重点检查安装配合:若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盈量过大,需研磨轴颈至更小的公差(如从k6改为h7),使配合变为间隙配合;若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过紧,需研磨轴承座内圈至更大的公差(如从G6改为H7),增加间隙。此外,需检查润滑脂粘度,若粘度过高,需更换为低粘度润滑脂(如从220号改为150号)。

对于因温度导致的游隙异常,需调整游隙组别:若机组运行时温度较高(超过80℃),需选择更大的游隙组(如从C3换为C4),预留温度膨胀间隙;若温度较低(低于50℃),可选择更小的游隙组(如从C3换为C2),提高轴承刚性。

调整后的验证:更换轴承或调整配合后,需重新测量游隙,确保在合格范围内;然后进行空载试运行(机组未连接风轮),测量轴承的振动值与温度——振动速度应≤4.5mm/s,温度应≤70℃,若符合要求,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风电设备检测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