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

服务热线:

包装材料检测中的耐候性测试中的紫外线老化测试标准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6-06

包装材料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包装材料在运输、储存或户外展示中,常受紫外线、温度及湿度影响发生老化——塑料脆化、纸质泛黄、涂层剥离等问题,直接削弱其保护商品的功能。紫外线老化测试作为耐候性检测的核心环节,通过模拟自然紫外光辐射评估材料耐用性;而统一的测试标准是保证结果准确可比的基础,既帮企业规避材料失效风险,也为行业质量管控提供依据。

紫外线老化测试对包装材料的核心价值

包装材料的老化本质是紫外光引发的分子链断裂:比如PE薄膜的C-C键被紫外线打断,会失去柔韧性;纸箱覆膜层因紫外线照射,胶黏剂失效导致薄膜脱落,影响防水性。这些变化可能在运输中突然爆发——某出口水果纸箱经海上运输(甲板紫外线强),到达时覆膜脱落无法防潮,导致水果腐烂。

对企业而言,测试是“提前预警”:模拟2-5年户外环境(1000小时对应约1年),可发现材料弱点。比如某饮料企业用普通PET瓶包装果汁,未做测试导致货架展示3个月后瓶身褪色,投诉率激增。后续测试发现,PET需加UV稳定剂才能满足6个月货架期。

更关键的是指导材料选型:UVA 340nm对PP老化影响大,UVB 313nm对PVC破坏更明显。企业可根据应用场景(如是否户外展示)选对应波长标准,避免过度或不足测试。

国际主流紫外线老化测试标准的具体要求

国际常用标准有ISO 4892-3(荧光紫外灯)和ASTM G154(荧光紫外暴露),均模拟紫外光与冷凝循环,但细节有差异。

ISO 4892-3规定:辐照阶段用UVA/UVB灯,UVA 340nm辐照强度0.68W/m²,黑板温度60℃±3℃;冷凝阶段温度50℃±3℃,湿度≥95%,循环多为4小时辐照+4小时冷凝。适用于塑料、纸质等多数包装材料。

ASTM G154允许用UVA-340、UVB-313、UVA-351灯(UVA-351模拟室内玻璃过滤的紫外线),更贴合北美场景。比如出口到北美的包装,客户常要求用此标准,因北美超市货架多为室内玻璃展示。

标准并非“一刀切”:对高湿度敏感的纸质材料,ISO 4892-3可延长冷凝至6小时;对高温敏感的生物降解塑料,可降低黑板温度至50℃。

国内包装材料紫外线老化的标准体系

国内标准多参考国际转化,核心是GB/T 16422.3(等效ISO 4892-3)和GB/T 14522(适用于金属涂层、橡胶)。

GB/T 16422.3覆盖PE、PET、纸质等包装,明确辐照条件:UVA灯黑板温度60℃,UVB灯50℃,冷凝湿度≥95%。某塑料包装企业用其测试PE薄膜,1000小时后拉伸强度保留率从95%降至75%,及时调整配方加抗紫外线剂。

GB/T 14522侧重“多因素协同”,比如金属罐涂层测试要求“4小时辐照(65℃)+4小时湿热(40℃、90%湿度)”,因湿度会加速涂层下金属腐蚀。某奶粉企业用此标准发现,某批次涂料500小时后涂层剥离0.5mm,及时更换供应商避免事故。

测试关键参数:避免结果偏差

测试准确性取决于波长、辐照强度、温度、循环周期的控制,任何偏离都会导致结果失效。

波长选择要贴合场景:UVA 340nm模拟户外晴天,适用于多数材料;UVB 313nm模拟高原极端紫外线,若产品不暴露在此环境,用UVB测试会得出“材料不耐用”的假结论。

辐照强度需严格按标准:0.68W/m²@340nm是夏季正午强度,若调至1.0W/m²,老化速度加快20%,结果无法反映实际。某企业因设备老化导致强度失控,曾误判材料不合格,更换设备后结果合格。

温度与湿度协同:辐照阶段超60℃+3℃会叠加热老化,冷凝阶段低于50℃则无法模拟夜间高湿度,导致老化减慢。循环周期要贴合实际:户外材料用“4+4”循环,室内储存用“8小时弱辐照+16小时黑暗”。

不同包装材料的标准应用差异

材质不同,老化机制不同,标准选择和条件需调整。

塑料包装:PE、PP等关注拉伸强度保留率(GB/T 1040),ISO 4892-3要求PE保留率≥80%(1000小时)。某企业用回收PE做快递袋,测试后伸长率从300%降至50%,无法承受分拣拉力,最终召回。

纸质包装:覆膜纸箱、牛皮纸关注泛黄与剥离,GB/T 16422.3会延长冷凝至6小时(纸质易吸水)。某水果企业纸箱600小时后覆膜剥离,添加抗水胶成分后解决问题。

金属包装:马口铁、铝罐关注涂层剥离,ASTM G154要求划格试验(GB/T 9286)附着力≥0级。某罐头企业铁罐300小时后剥离1级,调整涂层固化温度至140℃后合格。

复合材料:铝塑膜关注层间剥离,测试用剥离强度(GB/T 2790),标准要求≥1.5N/15mm。某药品企业铝塑膜500小时后剥离强度从2.0N降至1.2N,更换胶黏剂后达标。

测试结果的评价指标

结果评价需结合外观、物理性能、功能性能,且需对应标准要求。

外观:褪色用灰度等级(ISO 105-A02),开裂用目视/显微镜,剥离用胶带测试(GB/T 9286)。比如某化妆品盒涂层,测试后褪色等级从5级(无变化)降至3级(明显褪色),需调整涂料配方。

物理性能:拉伸强度(GB/T 1040)、断裂伸长率。某PE薄膜1000小时后拉伸强度从20MPa降至15MPa,保留率75%,不符合≥80%要求,需改进。

功能性能:透氧率(GB/T 1038)、透湿性(GB/T 1037)。食品包装要求透氧率变化不超初始20%,某PE食品袋测试后透氧率从50cm³/(m²·24h)升至70cm³,超过20%,需加阻隔层。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