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

服务热线:

塑料玩具安全检测中抗冲击性能测试的高度要求是多少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7-24

玩具安全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塑料玩具是儿童成长中常见的陪伴品,但因材质特性(如低温易脆、受冲击易裂),其抗冲击性能直接关系到儿童安全。抗冲击性能测试作为玩具安全检测的核心项目之一,通过模拟儿童使用中的摔落、撞击场景,评估玩具在受冲击后的结构完整性——而测试中的高度要求,是决定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的关键参数。本文将结合国际国内标准,详细解析塑料玩具抗冲击性能测试的高度要求及背后的逻辑。

抗冲击性能测试的核心逻辑:模拟儿童真实使用场景

儿童使用玩具时,摔落、撞击是最常见的行为——比如婴儿可能会把玩具扔到地上,幼儿可能会用玩具砸向桌面。这些行为会让玩具承受不同方向、不同力度的冲击,若塑料玩具抗冲击性能不足,可能出现裂缝、碎片甚至小零件脱落,进而导致儿童误吞或划伤。抗冲击性能测试的目的,就是通过标准化的实验,模拟这些真实场景,评估玩具在受冲击后的安全性。

其中,“高度要求”是模拟冲击力度的关键:根据物理公式,物体自由下落的动能E=1/2mv²(m为质量,v为速度),而速度v=√(2gh)(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因此,高度h越大,玩具落地时的动能越大,对结构的考验越剧烈。测试中的高度要求,本质是模拟“儿童可能施加的最大冲击力度”。

国际标准中的高度要求:EN71与ASTM F963的一致规定

国际上最权威的玩具安全标准是欧盟EN71系列和美国ASTM F963系列,两者在抗冲击性能测试的高度要求上高度一致,核心依据是“儿童年龄分组”。

以EN71-1:2014《玩具安全第1部分:物理和机械性能》为例,其5.5条款“自由跌落测试”规定:供3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跌落高度为1000mm;供36个月及以上儿童使用的,跌落高度为760mm。而5.6条款“冲击测试”(用冲击锤撞击)则要求:36个月以下玩具的冲击高度为500mm,36个月及以上为300mm——这里的冲击锤是直径63mm、质量1000g的刚性球,模拟儿童用玩具撞击硬物的场景。

美国ASTM F963-17标准的4.21“自由跌落测试”与EN71完全一致:36个月以下玩具跌落高度1000mm(39英寸),36个月及以上760mm(30英寸);4.22“冲击测试”的高度要求也相同,仅冲击锤直径略大(64mm),但质量仍为1000g。

国内GB 6675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年龄分组要求

我国玩具安全标准GB 6675.2-2014《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直接采用了EN71的核心要求,抗冲击性能测试的高度规定与国际完全一致。

针对塑料玩具,GB 6675.2-2014将适用年龄分为“0~36个月”和“36个月及以上”两组:自由跌落测试中,0~36个月组跌落高度1000mm,36个月及以上组760mm;冲击测试中,0~36个月组冲击高度500mm,36个月及以上组300mm。

需要注意的是,GB 6675.2-2014对“测试条件”有严格规定:自由跌落的表面必须是“水平、刚性、光滑的硬质表面”(如厚度≥10mm的钢板),冲击测试的冲击锤需沿垂直方向自由下落,撞击玩具的“最易受损部位”(如突出的耳朵、鼻子)。

年龄分组的背后:低龄儿童的安全优先级更高

为什么低龄儿童的玩具需要更高的高度要求?核心原因是“儿童行为特征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差异”。

0~36个月的儿童处于爬行、学步阶段,玩具常被频繁摔落、扔掷——据儿童行为研究,18个月大的婴儿扔玩具的高度可达800~1000mm,且无法控制摔落方向。此外,低龄儿童有强烈的“口腔探索行为”(喜欢咬玩具),若玩具受冲击后产生碎片或小零件,极易被误吞导致窒息。因此,针对低龄儿童的玩具,需要更高的高度要求,确保即使在更剧烈的冲击下,也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而36个月以上的儿童,已能较好控制玩具,摔落频率降低,且能识别危险(如避免咬碎碎片),因此高度要求略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放松,而是更贴合儿童的实际使用场景。

不同玩具类型的高度要求:标准以年龄为核心,而非尺寸

很多企业会问:“大型玩偶和小积木的高度要求一样吗?”答案是“按年龄分组,而非玩具尺寸”。

比如一款供24个月儿童使用的大型塑料玩偶(高度500mm),和一款同年龄的小积木(边长50mm),在自由跌落测试中均需从1000mm高度落下——因为标准关注的是“儿童使用该玩具的场景”,而非玩具本身的大小。低龄儿童无论玩具大小,都可能摔落或撞击,因此高度要求一致。

不过,对于“组装类玩具”(如积木套装),测试时需模拟“部分组装”或“完全组装”的状态:积木块单独测试时从1000mm落下,组装成的城堡则整体测试,同样从1000mm落下——确保每个组件都符合安全要求。

测试中的变量控制:确保高度要求的有效性

高度要求是核心,但要得到准确结果,还需控制其他变量:

1、环境条件:测试需在“标准环境”(23℃±2℃,相对湿度50%±5%)下进行——塑料的冲击强度受温度影响,低温下更脆,标准环境能模拟儿童日常使用场景。

2、样品状态:测试前需将样品放置在标准环境中至少4小时,确保温度均匀;测试时需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如玩偶手臂伸展,积木无破损)。

3、跌落表面:必须用“刚性硬质表面”(如钢板),不能用木质或塑料表面——柔性表面会吸收冲击能量,导致结果不准确。

4、冲击次数:自由跌落测试需进行6次,每次跌落“不同的主要面”(如前后左右上下);冲击测试需撞击“最易受损部位”,确保全面评估。

测试后的判定标准:高度要求后的安全验证

高度要求是“输入参数”,测试后的“结果评估”才是“安全结论”。根据标准,测试后需检查:

1、结构完整性:无裂纹、碎片或结构损坏(如车门脱落、积木开裂);

2、小零件控制:无小零件脱落(小零件定义:能通过直径31.75mm的圆洞,对应3岁以下儿童的喉咙大小);

3、功能安全性:功能部件(如玩偶眼睛、积木卡扣)无松动或失效。

比如一款塑料摇铃从1000mm高度跌落后,若铃盖脱落露出内部金属铃铛(属于小零件),则判定为“不符合标准”——金属铃铛可能被儿童误吞。再比如一款积木,跌落后面出现2mm裂纹,用手掰后若产生碎片,则判定为“不符合”;若仅表面划痕,则符合要求。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