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

服务热线:

家具稳定性验证中动态冲击测试的冲击点选择标准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8-10

家具稳定性验证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家具稳定性是保障用户安全的核心指标,动态冲击测试作为模拟日常突发碰撞、撞击场景的关键手段,其冲击点选择直接决定测试结果的有效性——选对冲击点,才能精准反映家具在真实使用中的抗冲击能力;选偏则会让测试失去参考价值。本文围绕家具稳定性验证中动态冲击测试的冲击点选择标准,结合受力逻辑、使用场景、规范要求等维度,拆解具体的选择依据与实操要点。

基于家具受力逻辑的冲击点优先级

家具在动态冲击下的力传导路径是选择冲击点的核心依据。以椅子为例,当侧面冲击扶手时,力会从扶手末端(力的输入点)沿扶手框架传导至椅腿,再传递到地面。若冲击点选在扶手中间而非末端,力的输入强度会衰减,无法真实反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冲击点应优先选在“力的入口”或传导关键节点——比如桌子的桌面边缘(垂直冲击的力输入点)、沙发座面与靠背的连接处(模拟用户后仰时的力传导起点),这些点能最直接地暴露结构在力传导中的薄弱环节。

再比如衣柜,当门板受到水平冲击时,力会从门板自由端传导至合页,再到柜体框架。若冲击点选在门板中心而非自由端,合页承受的力矩会减小,无法测试合页与柜体的连接强度。因此,受力逻辑下的冲击点选择,本质是抓住“力的起始点”,让冲击能量完整传递至整个结构。

模拟日常使用场景的高频接触点

动态冲击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日常使用中最可能遇到的冲击”,因此冲击点需对应用户高频接触的场景。比如用户坐椅子时,常因起身或转身撞到扶手末端;搬东西时可能碰擦到桌子边缘;孩子玩耍时会推撞沙发座面角部——这些场景下的接触点就是冲击点的首选。

以儿童椅为例,孩子常喜欢趴在椅背上摇晃,或用手推撞扶手,因此冲击点应选靠背顶部(模拟推撞)和扶手外侧(模拟碰撞);以餐桌为例,上菜时盘子容易碰到桌面边缘,孩子可能攀爬时脚踢到桌角,这些高频接触点就是测试的重点。

针对结构薄弱环节的靶向选择

家具的薄弱环节往往是稳定性失效的“导火索”,动态冲击点需精准覆盖这些位置。比如衣柜的门板合页处(频繁开关+冲击易松动)、椅子的榫卯连接处(动态力易导致榫头脱出)、沙发的座面弹簧与框架的连接点(模拟用户跳坐时的瞬间力)。

以抽屉柜为例,抽屉滑轨是薄弱环节,当抽屉拉出时受到水平冲击,滑轨需承受力矩。此时冲击点应选抽屉前端(模拟用户碰拽抽屉的场景),能直接测试滑轨与柜体的连接强度;以沙发为例,座面边缘的海绵与框架的连接处是薄弱点,冲击此处可验证座面在瞬间力下是否会塌陷或框架变形。

参考现行标准规范的明确要求

国内外家具安全标准对冲击点有明确规定,是选择的基本依据。比如GB 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要求,儿童高椅的扶手外侧需进行动态冲击测试(模拟孩子碰撞);ISO 7173-1989《家具 座椅 稳定性测试》规定,座椅的坐面前沿和扶手外侧为必测冲击点;GB 10357.3-2013《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椅凳类稳定性》要求,椅凳的侧面冲击点选扶手末端或座面边缘。

这些规范是行业共识的体现,比如测试办公椅时,若未参考ISO 7173选扶手外侧,而是选椅背中间,测试结果就不符合市场准入要求——规范的参考是冲击点选择的“底线”。

区分家具类型的差异化选择

不同家具的功能与结构差异大,冲击点需“按需调整”。沙发的核心功能是坐卧,冲击点选座面四个角(模拟用户跳坐)、扶手外侧(模拟碰撞);衣柜的核心是储物,冲击点选门板自由端(模拟开关门撞击)、柜体侧面(模拟搬运时的碰撞);餐桌的核心是放置物品,冲击点选桌面边缘(模拟上菜碰撞)、桌角(模拟孩子攀爬撞击);办公椅的核心是支撑坐姿,冲击点选靠背顶部(模拟后仰)、扶手末端(模拟侧面碰撞)。

以沙发为例,若冲击点选在靠背中间而非座面角部,就无法模拟用户跳坐时的瞬间力——不同家具的冲击点选择,本质是匹配其核心使用场景。

保证测试可重复性的位置标识

冲击点需具备“可重复性”,否则不同测试人员的主观判断会导致结果偏差。实操中,通常用家具的基准面(如地面、背面)作为坐标原点,标记冲击点的三维坐标:比如椅子扶手末端距离地面600mm、距离椅腿外侧100mm;或用贴防水标签、画粉笔线的方式固定位置——比如在沙发座面四个角贴“测试点1-4”标签,确保每次冲击都落在同一位置。

再比如衣柜门板的冲击点,可规定为“门板宽度的1/2处,距离顶部200mm”,用卷尺测量并标记,避免因“大概位置”导致的测试误差。

与静态稳定性测试的互补性选择

静态测试(如静压、拉拽)关注“持续载荷”下的稳定性,动态冲击关注“瞬间载荷”,冲击点需补充静态测试的盲区。比如静态测试测椅子座面中心的静压(模拟用户正常坐),动态测试测座面边缘的冲击(模拟用户坐边缘时的瞬间力);静态测试测衣柜柜体的垂直承重(模拟放重物),动态测试测门板的水平冲击(模拟开关门时的撞击)。

以办公椅为例,静态测试测靠背的向后拉拽力(模拟用户后仰),动态测试测靠背顶部的冲击(模拟用户突然后仰时的瞬间力)——两者结合,才能全面验证椅子在“持续力”与“瞬间力”下的稳定性。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