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服务热线:

护肤品提亮肤色功效性验证的皮肤亮度仪检测标准

三方检测单位 2023-03-06

功效性验证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护肤品的提亮肤色功效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卖点,但其宣称需以科学检测为支撑。皮肤亮度仪作为量化皮肤亮度的关键工具,其检测标准直接决定了功效评价的准确性——从原理应用到数据解读,每一步都需遵循严谨规范。本文围绕皮肤亮度仪在提亮功效验证中的应用,系统梳理检测标准的核心环节,为功效评价的规范化提供实践参考。

皮肤亮度仪的原理与核心指标

皮肤亮度仪的检测基于CIELAB颜色空间理论,该体系用L*(亮度)、a*(红绿色调)、b*(黄蓝色调)三个维度描述皮肤颜色。其中L*值是评价亮度的核心指标,范围0(纯黑)到100(纯白),数值越高表示皮肤反射光的能力越强,视觉上更明亮。

常见仪器如Courage+Khazaka MX18、Konica Minolta CM-600d,均通过发射可见光与近红外线照射皮肤,接收反射光并转化为L*值。仪器探头需紧密贴合皮肤(避免空气间隙影响光反射),但压力需适中——过度按压会导致皮肤形变,反而干扰测量精度。

检测前的受试者与环境准备

受试者选择需符合基线一致性:年龄18-65岁,覆盖不同肤质(中性、干性、油性);近1个月未用美白/提亮产品或药物(如氢醌、维生素C衍生物),近2周无医美治疗(如光子嫩肤);无活动性皮肤疾病(如痤疮、皮炎)或系统性疾病。

环境控制需稳定:室温20-25℃、湿度40%-60%,检测区用标准D65光源(避免自然光或荧光灯的色温差异);受试者需提前15-30分钟适应环境,确保皮肤温度与环境一致——温度过高会导致皮肤发红(影响a*值),过低则可能使皮肤干燥(影响L*值)。

样品涂抹需模拟日常使用:取0.5g/cm²左右样品,均匀涂抹于面部对称区域(如脸颊),用轻柔打圈方式推开,避免过度摩擦(摩擦会引发皮肤炎症,干扰检测结果)。

检测时间点的设计逻辑

皮肤亮度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需设置多时间点全面覆盖:基线(T0)为涂抹前的初始值,是所有对比的基准;即时效果(T1)为涂抹后15-30分钟,评价反光颗粒或保湿成分的短期提亮(如玻尿酸增加皮肤水合度,暂时提升光反射);短期效果(T2-T3)为1-2周,反映活性成分的早期作用(如烟酰胺抑制黑色素转移的初步效果);长期效果(T4-T5)为4-8周,是核心时间点——黑色素代谢周期约28天,长期使用才能看到稳定的亮度提升。

时间点需统一:同一受试者需在相同时间段检测(如均在上午10-12点),避免昼夜差异(晨起皮肤水肿、下午油脂分泌多,均会影响L*值)。主打即时提亮的产品需重点关注T1,主打长期美白的产品需延长至8周。

指标计算与结果解读

核心指标是△L*(亮度变化量),计算公式为△L*=L*(检测时间点)-L*(T0),正值表示亮度提升。但仅看△L*不够,还需结合△E(总颜色差异)——△E=√[(△L*)²+(△a*)²+(△b*)²],△E越大表示颜色变化越明显,若△L*为正且△E显著,说明皮肤不仅变亮,还更均匀。

例如,某产品使用4周后,受试者L*从58.2升至60.5(△L*=2.3),a*从12.1降至11.5(红调减少),b*从18.3降至17.2(黄调减少),则△E=√(2.3²+(-0.6)²+(-1.1)²)≈2.6,说明皮肤既亮又白,均匀度提升。

统计学分析的规范要求

数据需满足统计学有效性:样本量至少30例(符合《化妆品功效评价指南》),确保结果具有代表性;先做正态分布检验(Shapiro-Wilk),若符合则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L*值差异),若不符合则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显著性差异标准为P<0.05(即95%置信度认为功效存在)。

需注意:即使△L*数值大,若P≥0.05,也不能判定有效——比如△L*=1.5但P=0.06,说明差异可能是随机误差,而非产品功效。

仪器校准与质量控制

仪器需定期校准:每次检测前用标准板(白板L*=95±1、黑板L*=5±1)校准,步骤为打开仪器→选择校准模式→测量白板→测量黑板→显示“校准完成”后方可使用。若校准结果超出范围(如白板L*<94或>96),需重新校准或联系厂家维修。

质量控制还包括:同一检测人员操作(避免手法差异);每例受试者测量3次,取平均值(减少随机误差);定期验证性能(用标准板测10次,变异系数CV<1%为合格)。

干扰因素的规避策略

需排除外部干扰:受试者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饮酒、熬夜(会导致皮肤暗沉),1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会使皮肤发红);检测环境需无强光直射(如窗户边),用黑色幕布做背景(避免反光);操作时探头需与皮肤垂直,受试者放松面部(避免皱眉或微笑导致皮肤褶皱,影响光反射)。

异常值需剔除:若某受试者L*值超出群体均值±3倍标准差,需核查是否有操作错误(如涂抹过多)或皮肤异常(如测试区有痘痘),必要时剔除该数据。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