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领域

环境领域

服务热线:

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设备需要定期校准吗

三方检测单位 2017-11-13

水质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农村饮水工程是保障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的最后一道关卡,而水质检测设备就是这道关卡的“眼睛”。但不少农村地区对设备“要不要定期校准”存在误区——有人觉得“新设备不用校”,有人认为“偶尔测准就行”。事实上,农村环境的温度波动、泥沙污染、设备长期运行的磨损,都会悄悄“拉偏”设备精度。定期校准不是“额外负担”,而是让设备保持“火眼金睛”的必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水质数据的真实性和村民饮水安全。

为什么农村的检测设备更容易“失准”

农村的环境和使用场景,天生就是设备精度的“挑战者”。比如pH计的玻璃电极,长期泡在含有化肥残留、泥沙的水里,表面会结一层“污垢膜”,导致对氢离子的响应变慢——原本pH值是6.5的水,可能测出7.0;浊度仪的光学探头,在农村风沙大的地方,几天就会积一层灰,光的透射率降低,测出的浊度会比实际低20%;还有余氯传感器,农村水里面的有机物多,会“污染”电极表面,让余氯读数越来越低。

再比如农村的在线监测设备,大多装在露天的泵房里,夏天温度能到35℃以上,冬天能降到0℃以下。电子元件受温度影响会“热胀冷缩”,比如TDS传感器的金属电极,温度高的时候电阻变小,测出的TDS值会偏高;温度低的时候电阻变大,值又会偏低。这些细微的变化,不校准根本察觉不到,但积累起来就会让数据“离谱”。

不校准的后果,比你想的更严重

最危险的是“误判水质”。去年某北方农村的在线余氯设备,因为3个月没校准,电极被有机物裹住,显示余氯0.3mg/L(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实际余氯已经降到0.03mg/L——根本杀不死细菌。结果村里20多个老人小孩喝了水后拉肚子,送医后才发现是“设备说谎”。这种“假合格”比“真超标”更可怕,因为它会让人放松警惕。

还有“合规性问题”。农村饮水工程要符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里面明确要求“检测设备必须定期校准,结果真实可靠”。去年某县抽查时,发现5个村的设备没有校准记录,直接判定他们的水质报告“无效”,要求停止供水,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让恢复。这一停就是3天,村民只能挑井水喝,工程的公信力一下就没了。

更麻烦的是“信任危机”。村里张大爷说:“我明明喝着水有股怪味,设备还显示‘合格’,这东西能信吗?”如果村民不信任设备,就算工程修得再好,他们也会回到喝井水的老路,白费了国家的投入。

定期校准,具体要做哪些事

校准不是“随便调调”,得用“标准物质”来核对。比如校准pH计,要用到pH4.00、7.00、10.01的缓冲液——先把电极擦干净,蘸一下pH7.00的缓冲液,等数值稳定后按“校准键”;再换pH4.00的,再校准;最后用pH10.01的验证,误差不能超过±0.02pH。要是误差大,就得调整电极或者换探头。

浊度仪的校准更具体:先拿软布蘸酒精擦干净探头的玻璃面,再用10NTU(浊度单位)的标准液倒进去,等仪器显示稳定后,按“校准”;再换100NTU的标准液,同样操作,误差要在±5%以内。余氯传感器的话,要用0mg/L和1.0mg/L的标准液,误差不能超过±0.1mg/L。

校准完了还要“留证据”——填《设备校准记录表》,写清楚校准日期、谁做的、用了什么标准液、校准前的数据、校准后的数据。这些记录要保存2年以上,下次疾控中心检查时,直接拿出来就行,不用慌。

校准频率,不是“一刀切”

校准多久一次?得看3个情况:<1>设备类型:在线设备(24小时运行)要勤一点,比如在线浊度仪每月1次,便携式的每季度1次;<2>使用环境:农村风沙大、水质浑的地方,频率要高——比如西北农村的TDS传感器,每2周擦一次,每月校准一次;<3>使用频率:每天都用的便携式pH计,每2个月校准一次;偶尔用的,半年一次。

还有厂家的建议,比如某品牌的余氯传感器,说明书说“每3个月校准一次”,那就别擅自延长到6个月。去年某村的余氯仪,因为嫌麻烦延长到6个月,结果传感器坏了,换一个花了800块,比校准贵多了。

农村校准难?这些办法能解决

农村最头疼的是“没人会校准”。没关系,可以找“外援”——和当地疾控中心或者第三方检测单位合作,比如某县的10个农村工程,一起找疾控中心签了协议,每月派技术员来一次,每个工程一年才花2000块,比自己买设备学划算多了。

还有“标准物质不好买”的问题。比如pH缓冲液,农村小卖部没有,可以找设备供应商要——很多厂家会定期给客户送标准液,或者通过网购平台买,现在快递能到村,10块钱一瓶的pH缓冲液,能用上3个月。

至于“没钱”,可以把校准费纳入工程运营成本。比如某村的饮水工程,每年收水费1万元,拿出5%(500块)做校准,完全够了。实在不够,还能向水利部门申请“农村饮水安全专项经费”,很多地方都有这笔钱,专门用来维护设备。

校准完了,还要“验证”才放心

校准不是“一校了之”,得验证一下。比如校准后的pH计,用另一份没开过的pH7.00缓冲液测,看结果是不是在6.98-7.02之间;浊度仪校准后,用实验室的分光光度计测同一杯水,误差不能超过±5%;余氯仪可以和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对比,比如设备测的是0.2mg/L,实验室测的是0.22mg/L,误差在允许范围里,就没问题。

日常还要做“质控”——比如每天早上开机时,用质控样(比如20NTU的浊度液)测一下,要是结果超出误差,就赶紧重新校准。去年某村的管理员,每天都做质控,发现浊度仪某天的结果突然高了10%,赶紧拆开清洁探头,原来是里面进了泥沙,避免了一次数据错误。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