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塑料编织袋印刷图案色差检测的套印精度控制

三方检测单位 2024-06-23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塑料编织袋作为包装行业的“刚需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建材等领域,其印刷图案不仅是品牌标识的载体,更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接受度。然而,由于编织袋表面的编织结构、柔性材质特性,印刷过程中易出现色差(颜色偏离设计稿)、套印错位(多色图案位置偏移)等问题,严重降低印刷质量。因此,掌握科学的色差检测方法与套印精度控制技术,成为塑料编织袋印刷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环节。

塑料编织袋印刷的材质特性与质量痛点

塑料编织袋以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扁丝为原料,经编织形成网状结构,表面有明显的凹凸纹理与柔性特征。这种材质给印刷带来两大挑战:一是表面不均匀导致油墨转移差异——凹处易积墨、凸处易少墨,直接引发色差;二是柔性材质易受张力影响拉伸变形,导致后续色组的印刷位置偏移,形成套印错位。目前行业多采用柔性版或凹版印刷适配编织袋,但工艺需结合材质特性优化。

以柔性版印刷为例,其用橡胶版弹性贴合编织袋,但编织袋的“弹性回复”会导致印后图案收缩,若未提前预判,易出现套印误差。凹版印刷虽油墨转移更均匀,但版辊刚性与编织袋柔性冲突,易造成局部压力不均,同样引发色差。这些材质与工艺的冲突,是色差与套印问题的根源。

色差检测的核心要素解析

色差检测的关键是“客观量化”,需围绕油墨、设备、环境三大要素。首先是油墨特性——编织袋专用油墨需高附着力(如氯化聚丙烯树脂油墨),色浓度稳定性直接影响色差:若油墨批次色浓度差超2%,ΔE值可能超标。因此油墨进厂需测色浓度(刮板细度计测细度≤10μm),确保一致性。

其次是检测设备——目视检测易受主观影响(如色觉差异、疲劳),专业检测用分光光度计(如爱色丽X-Rite 530),通过CIE Lab空间量化颜色:L*(亮度,0黑100白)、a*(红-绿轴,+a红-a绿)、b*(黄-蓝轴,+b黄-b蓝)。分光光度计的“45/0”观察几何(光源45度照、探测器0度收),能避免编织袋反射光干扰,测量更准确。

最后是环境条件——检测需在标准光源箱(D65光源,色温6500K)下进行,观察角度45度。若在自然光下检测,光线波动会让ΔE误差增30%以上,易引发客户纠纷。

色差检测的标准化实操流程

第一步是样本制备:选印刷后平整部位(如袋身中部),裁10cm×10cm样本,避免褶皱拉伸。若有褶皱,用50℃、0.1MPa热压平整机处理≤10秒,防材质变形。

第二步是检测点选择:主色区(如LOGO底色)选3-5点,边缘区(如图案轮廓)选2-3点——边缘区易积墨或少墨,是色差高发区。用分光光度计8mm口径完全覆盖检测点,避免漏测纹理。

第三步是数据处理:计算总色差ΔE*ab=√[(ΔL*)²+(Δa*)²+(Δb*)²]。行业阈值:食品包装ΔE≤1.5(视觉无差异)、工业包装ΔE≤2.0(轻微差异)。若超标,回溯油墨批次、印刷压力、干燥温度等参数排查。

套印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套印精度指多色图案的位置偏差,行业标准≤0.1mm(食品袋)或≤0.2mm(工业袋)。影响因素有三:一是机械精度——滚筒圆度误差≤0.005mm、齿轮间隙≤0.01mm,若滚筒跳动超0.01mm,每转一圈会有一次误差;二是张力控制——张力波动≤5%,若放卷张力过大,编织袋横向拉伸,后续色组左移;三是油墨干燥——溶剂型油墨干燥时间≤2秒(60-80℃热风),太慢会粘连移位,太快会让版辊油墨干结。

某企业曾因滚筒圆度误差0.02mm,导致每卷套印误差从0.05mm增至0.2mm,被客户拒收。换滚筒后误差稳定在0.08mm内,可见机械精度的重要性。

套印精度的实时控制技术

首先是预拉伸处理:印刷前用预拉伸装置拉1%-2%,释放编织袋内应力(来自拉丝工艺的内应力,印后会收缩0.5%-1%)。装置需恒定张力(如磁粉制动器),避免过度拉伸变薄。

其次是实时监测:光电眼套准系统(如博斯特BST Cetos)是主流——在印品边缘设套准标记(圆形/矩形色块),光电眼测偏差,伺服电机调版辊轴向(左右)或周向(旋转),精度0.01mm。高端设备还有闭环控制,记录每卷误差,自动优化下一卷参数。

最后是版辊校准:用套准仪(如Fogra)测版辊周向≤0.005mm、轴向≤0.01mm,确保基准准确。安装时用千分表测跳动量≤0.01mm,防转动偏差。

色差与套印精度的协同控制策略

色差与套印相互关联:套印错位会让颜色叠加区面积变——红蓝错位会出紫色边或漏白,增大ΔE;色差重时(如主色偏深),会掩盖0.05mm的套印偏差。因此需协同控制。

调整张力时,需同步测色差:增大放卷张力,编织袋拉伸会让油墨转移减少(颜色变浅,ΔL*增大),此时需加0.1MPa印刷压力,补偿油墨量,保色差稳定。调整版辊时,查相邻色叠加区——如黄红叠加成橙,若错位会出黄/红边,需用ΔE验证叠加效果,确保均匀。

生产中每30分钟抽样本,同时测色差与套印:用套准尺量套印误差(精确0.01mm),用分光光度计测ΔE。若两者都超标,优先查张力——张力是双重影响因素,既改套印又改色差。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色差检测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