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遵循美国FDA化妆品标签要求的日化产品检测成分列表审核

三方检测单位 2024-12-02

日化产品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美国FDA对化妆品的标签监管以“消费者知情权”为核心,要求成分列表准确、透明且符合规范。对于日化企业而言,遵循FDA标签要求的成分列表审核是产品合规上市的关键环节——它不仅需要核对成分名称的准确性,还要验证浓度、禁用限用规则及特殊成分(如香料、防腐剂)的标注是否达标。本文将从FDA的基本规则出发,拆解成分列表审核的具体要点,帮助企业规避常见合规风险。

FDA成分标签的核心规则:名称与顺序的准确性

成分列表的第一要务是使用FDA认可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词典》(INCI)名称,不得用商品名或俗称替代。比如“水”的标准标注是“Aqua”(拉丁语)或“Water”(英语),若标为“天然冰川水”则不符合要求;“甘油”需用“Glycerin”,而非“丙三醇”(化学名虽正确,但未采用INCI格式)。即便是“天然提取物”,也需遵循这一规则——“金缕梅提取物”要标“Hamamelis Virginiana Leaf Extract”,不能简化为“天然金缕梅”。

成分顺序需严格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含量超过1%的成分必须依次排序,低于1%的可置于“1%线”后任意排列,但着色剂(如氧化铁)即使含量低于1%,也需按顺序标注。例如某保湿乳中“透明质酸钠”含量2.5%,必须排在“甘油”(5%)之后,而“维生素E”(0.5%)可放在最后。需注意,活性成分(如防晒霜中的二氧化钛)也需遵循顺序规则,不能因“活性”而调整位置。

禁用与限用成分的审核:对照CIR与法规清单

FDA通过《化妆品Ingredient Review》(CIR)数据库和21 CFR Part 700-740法规,明确了禁用(Prohibited)和限用(Restricted)成分清单。审核时需逐一核对:绝对禁用成分如氯仿(Chloroform)、石棉(Asbestos),若产品中存在此类成分,直接违反FDA要求;限用成分则需验证浓度——比如氢醌(Hydroquinone)用于美白产品时,浓度不得超过2%;α-羟基酸(AHA)用于去角质产品时,pH值需≥3.5且浓度≤10%(驻留型产品)。

企业需留存供应商的COA(分析报告),证明限用成分的浓度合规。例如某美白精华的“氢醌”浓度需由实验室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验证,确保不超过2%;若使用“苯氧乙醇”作为防腐剂,需确认其在驻留型护肤品中的浓度不超过1%(FDA的限用要求)。

香料成分的特殊要求:过敏原与“fragrance”的标注

FDA对香料的标注有例外规则:若产品用“fragrance”或“parfum”统称香料,可无需标具体成分,但需披露欧盟指令2003/15/EC列出的26种过敏原(如柠檬醛Citral、芳樟醇Linalool、香豆素Coumarin)——即使过敏原含量低于1%,也需单独标注。例如某香水含“柠檬醛”0.01%,必须在成分列表中加入“Citral”,否则会收到FDA警告。

需注意,“天然香料”不能替代具体成分标注——比如“薰衣草油”需标“Lavandula Angustifolia Oil”,而非“天然薰衣草香料”。香料供应商需提供“过敏原声明”,明确产品中的过敏原种类及含量,企业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验证,确保含量超过0.001%(FDA的过敏原阈值)时及时标注。

防腐成分的合规要点:名称细化与浓度限制

防腐剂是日化产品中最易违规的成分之一。FDA要求防腐剂必须标注具体种类,不能用“防腐剂”笼统概括——比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需标“Methylparaben”,而非“paraben”;苯氧乙醇需标“Phenoxyethanol”,不能标“温和防腐剂”。

部分防腐剂有严格的浓度限制:甲醛释放体(如DMDM乙内酰脲)的甲醛释放量需≤0.2%;“尼泊金丙酯”(Propylparaben)用于驻留型产品时,浓度不得超过0.1%。审核时需核对实验室的“防腐剂浓度报告”,例如某爽肤水使用“DMDM乙内酰脲”,需验证其甲醛释放量是否符合要求,若超过则需调整配方或更换防腐剂。

天然成分的标注陷阱:避免“模糊化”表述

许多企业为强调“天然”属性,会使用模糊表述,但FDA要求所有成分必须标INCI名。比如“茶树油”需标“Melaleuca Alternifolia Leaf Oil”,而非“澳洲天然茶树油”;“玫瑰提取物”需标“Rosa Damascena Flower Extract”,不能简化为“天然玫瑰”。

“有机”成分的标注更需谨慎——FDA没有“有机化妆品”的官方标准,若产品声称“有机”,需符合USDA的有机认证要求(如“100%有机”需含100%有机成分),且需在标签上标注USDA认证标志。例如某“有机玫瑰纯露”若仅含50%有机玫瑰提取物,不能标“有机”,只能标“含有机成分”。

第三方检测报告的作用:验证成分数据的真实性

FDA要求企业留存“成分含量检测报告”,且报告需由FDA认可的实验室(如ISO 17025认证)出具。报告需包含三部分内容:定性分析(证明成分名称与INCI一致)、定量分析(证明含量符合顺序要求)、过敏原/限用成分的浓度验证。

例如某防晒霜的“二氧化钛”含量为5%,实验室需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验证其含量,确保顺序正确;某香薰蜡烛的“香豆素”含量需通过GC-MS检测,若超过0.001%则需标注。企业需将检测报告与成分列表一起归档,以备FDA抽查。

常见错误案例:规避FDA的警告风险

实际审核中,常见的错误包括:成分名称错误——某品牌将“神经酰胺3”标为“Ceramide”(正确INCI名是“Ceramide NP”),被FDA要求修改;顺序错误——某乳液的“烟酰胺”含量为3%,却排在“维生素B5”(1.5%)之后,违反1%线规则;过敏原遗漏——某香水含“柠檬醛”0.01%,未标注,收到FDA警告信;限用成分超标——某美白精华的“氢醌”浓度为3%,超过2%的限制,被要求召回。

这些案例说明,成分列表审核需“逐字逐句”核对,不能依赖“经验判断”。企业需建立“成分审核台账”,记录每个成分的名称、浓度、供应商COA及检测报告,确保合规性。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日化产品检测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