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无损检测中的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相比传统超声检测有什么改进

三方检测单位 2025-02-16

无损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无损检测是工业领域保障产品安全的核心技术,传统超声检测依赖接触式探头与耦合剂,在复杂结构、高温易损件等场景中常出现信号衰减、盲区或工件损伤问题。激光超声检测(LUT)作为非接触式新技术,通过激光激发与接收超声信号,从检测方式、分辨率、适应性等方面突破传统超声的局限,成为航空、半导体、钢铁等高端制造的关键检测手段。

非接触检测:告别耦合剂与探头束缚

传统超声的“接触依赖”是其核心短板——探头必须通过耦合剂(如水、机油)贴合工件,否则超声信号无法有效传递。比如粗糙铸件表面,耦合剂填不满缝隙会导致信号衰减;易损的陶瓷绝缘子或半导体晶圆,探头压力可能直接压碎工件;高温焊缝或连铸坯,耦合剂一接触就蒸发,根本无法形成有效耦合。

激光超声完全摆脱了这一限制:脉冲激光照射工件表面,通过“热弹效应”(表面微小区域升温膨胀振动)或“烧蚀效应”(烧蚀薄表层反作用力)激发超声,无需任何耦合剂。接收端用激光干涉仪捕捉纳米级的表面振动,全程不接触工件。

以汽车铝合金压铸件为例,其表面有砂眼和粗糙纹理,传统超声需反复涂耦合剂仍易漏检;激光超声直接扫描,信号稳定,能准确识别表面下2毫米的微小砂眼,检测效率提升30%以上。

更高分辨率:精准定位微米级缺陷

传统超声的分辨率受探头频率与尺寸限制,1-10MHz的探头只能检测0.5-5毫米的缺陷,对微米级微裂纹、微小气孔无能为力。比如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热障涂层(厚300-500微米),涂层下10微米的微裂纹是失效关键,但传统超声根本无法分辨,往往等到裂纹扩展到毫米级才发现。

激光超声的“小光斑优势”解决了这一问题:激发超声的激光光斑可缩小至10微米以下(通过透镜聚焦),相当于把超声源浓缩到极小点,空间分辨率远超传统超声。再配合高灵敏度干涉仪,能检测到微米级缺陷。

半导体芯片封装层(厚几十微米)中的5微米气孔会导致散热不良,传统超声无法检测;激光超声可精准定位气孔位置与大小,帮助厂商筛选合格芯片。航空热障涂层检测中,激光超声能穿透涂层,识别涂层与基体界面的微裂纹,提前预警叶片故障。

复杂结构适配:覆盖所有几何盲区

传统超声探头是刚性的,无法贴合复杂曲面(如涡轮叶片曲面、管道弯头),需定制特殊探头或存在检测盲区。比如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有复杂气膜冷却孔和曲面,传统探头只能检测平面部分,曲面与孔壁缺陷常被遗漏。

激光超声的“光学灵活性”使其能应对任何复杂结构:激光束通过扫描振镜、光纤或透镜组调整方向与焦点,可到达工件任意位置。检测涡轮叶片曲面时,扫描振镜调整激光角度,让光斑始终垂直聚焦;检测3毫米直径、20毫米深的冷却孔,用光纤将激光导入孔内,直接激发孔壁超声。

高铁轨道辙叉由多个复杂曲面组成,传统超声需5-6种探头耗时2-3小时;激光超声用扫描振镜30分钟即可覆盖所有区域,无盲区,能准确发现内部疲劳裂纹。

高温环境稳定:应对极端工况

传统超声在高温下几乎失效——压电探头超过100℃会减弱压电效应,200℃以上可能永久损坏;耦合剂高温蒸发无法传递信号。比如1200℃的连铸坯,传统超声只能等冷却后检测,缺陷已流入轧制环节造成废品。

激光超声的非接触特性使其能应对1500℃高温:脉冲激光能量集中在表面微小区域,不影响工件整体温度;超声激发与接收无需接触,信号稳定。

钢厂连铸生产线用激光超声在线检测连铸坯,实时识别中心疏松、皮下裂纹等缺陷,及时调整参数或剔除次品,废品率降低20%以上。

多维度信号:更全面的缺陷信息

传统超声主要靠回波信号判断缺陷存在与位置,无法准确识别缺陷类型(裂纹、气孔、夹杂)或尺寸。比如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机翼蒙皮的层间剥离,传统超声只能说“有缺陷”,但不知道大小和深度。

激光超声可通过调整激光参数(脉冲宽度、能量、波长)激发不同模式超声:纵波检测内部缺陷、表面波检测表面裂纹、Lamb波检测薄板层间缺陷。不同模式的波对缺陷敏感性不同,能提供更丰富信息。

以CFRP蒙皮为例,激光超声激发Lamb波,通过色散特性(不同频率波速不同)分析剥离的大小和深度,生成3D缺陷图像,工程师可清楚看到缺陷细节,制定更合理的维修方案。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无损检测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