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食品包装材料的耐溶剂性检测应该参考哪个国际标准

三方检测单位 2025-08-18

耐溶剂性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食品包装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其耐溶剂性直接关系到包装完整性与食品安全性——油脂、酒精、酸性物质等食品成分可能溶解包装材料中的物质,或导致材料溶胀、开裂。因此,耐溶剂性检测是包装材料合规的关键环节,而国际标准为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方法与判定依据。本文将梳理食品包装材料耐溶剂性检测的核心国际标准,涵盖适用范围、检测原理及关键要求。

ISO 15985:2004——塑料包装材料耐溶剂性的重量法检测

ISO 15985:2004是针对热塑性塑料薄膜和薄片的耐溶剂性标准,适用于食品包装中常用的PE、PP、PET等材料。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试样浸入溶剂后的重量变化,评估材料的耐溶剂稳定性。

该标准要求根据食品类型选择模拟溶剂:水性食品对应蒸馏水或10%乙醇,油性食品对应橄榄油或异辛烷,酸性食品对应3%乙酸。试样需制备为100mm×100mm的薄膜,厚度偏差不超过5%,避免因厚度不均影响结果。

试验步骤包括:将试样在23℃或40℃下浸入溶剂中24至168小时,取出后用滤纸擦干表面溶剂,精确称量浸泡前后的重量。重量变化率计算公式为(浸泡后重量-浸泡前重量)/浸泡前重量×100%。

标准未规定统一合格指标,但需结合材料用途设定限值。例如,包装食用油的薄膜在橄榄油中的重量变化率应≤5%,否则可能因溶胀导致包装破损;若重量变化率超过10%,则说明材料耐油性极差,需淘汰。

ASTM D543:2014——塑料耐化学试剂性的通用试验方法

ASTM D543:2014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发布的塑料耐化学性标准,虽非食品包装专属,但因方法通用,被国际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耐溶剂性评估。

该标准采用浸泡法,评估试样在溶剂中的外观(开裂、变色、发粘)、重量、尺寸变化。针对食品包装,常用溶剂包括5%乙酸(酸性食品)、50%乙醇(含酒精食品)、玉米油(油性食品)。

试验条件需匹配材料使用场景:微波炉加热包装需在60℃下浸泡24小时,冷藏食品包装在4℃下浸泡7天。例如,PET薄膜在50%乙醇中浸泡后重量变化率1.2%、外观无变化,说明适用于含酒精饮料;PVC薄膜在玉米油中浸泡后发粘,则不适合油炸食品包装。

与ISO标准不同,ASTM D543不规定合格指标,而是提供数据供用户判断材料适用性——结果需结合包装的实际使用环境,选择“无外观变化、重量变化率小”的材料。

EN 13130-1:2004——欧盟塑料材料整体迁移与耐溶剂性的关联

EN 13130-1:2004是欧盟食品接触塑料材料的整体迁移试验标准,虽非直接检测耐溶剂性,但耐溶剂性是影响整体迁移量的核心因素——材料耐溶剂性差会导致更多低分子物质迁移至食品。

标准将食品模拟物分为6类:A类(水,水性食品)、B类(3%乙酸,酸性食品)、C类(10%乙醇,含酒精食品)、D1类(橄榄油,油性食品)、D2类(异辛烷,脂肪类食品)、E类(甘油,粘性食品)。试验时,试样与模拟物按6dm²/L的面积体积比接触,温度和时间匹配食品加工条件(如冷藏4℃、高温100℃)。

整体迁移量的计算是蒸发模拟物后残留物质的重量除以试样面积。欧盟法规(EC No 1935/2004)规定,塑料材料的整体迁移量≤10mg/dm²。若某材料在D1类模拟物(橄榄油)中的迁移量超标,说明其耐油性不足,需调整配方或更换材料。

ISO 22489:2008——柔性包装材料的耐油脂性检测

ISO 22489:2008专门针对柔性包装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复合膜、纸塑复合膜)的耐油脂性,适用于油炸食品、坚果、巧克力等油性食品的包装。

该标准采用TAPPI方法:将带色油脂模拟物(如含苏丹红的橄榄油)滴在试样表面,施加2kPa压力,观察渗透情况。试验时间根据材料用途设定,如包装薯片需测试24小时,包装巧克力测试1小时。

结果按渗透程度分级:0级(无渗透)、1级(轻微渗透<10%)、2级(中度渗透10%-50%)、3级(严重渗透>50%)。例如,薯片包装需达到0级,否则油脂会渗透到包装外导致食品变质;巧克力包装若为1级,虽不影响安全,但可能影响外观。

EN 14372:2004——儿童食品接触材料的耐溶剂性要求

EN 14372:2004是欧盟儿童餐具与喂养器具的安全标准,其中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耐溶剂性要求更严格——儿童免疫力弱,包装材料的溶出物易造成安全隐患。

该标准规定的溶剂包括50%乙醇(含酒精食品)、正庚烷(脂肪类食品)、3%乙酸(酸性食品)。试验方法是将试样在23℃下浸入溶剂24小时,观察外观变化(开裂、溶解、变形),并检测迁移物(如重金属、增塑剂)。

例如,儿童奶瓶的PP材质需在50%乙醇中浸泡后无外观变化,且锑(催化剂残留)迁移量≤0.05mg/L;儿童餐具的PS材质在正庚烷中浸泡后不得开裂,避免碎片进入儿童口中。这类标准通过更严格的耐溶剂性要求,保障儿童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耐溶剂性检测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