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领域

环境领域

服务热线:

土壤检测中有机污染物的提取和净化步骤

三方检测单位 2025-10-05

土壤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挥发性有机物)具有隐蔽性强、生物累积性高的特点,其准确检测是土壤环境监测的核心任务。而检测的关键环节在于高效的提取与严格的净化——提取实现污染物从土壤固相基质到液相溶剂的转移,净化则消除土壤有机质、腐殖酸等干扰物质,二者直接决定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本文聚焦土壤检测中有机污染物的提取与净化步骤,详解关键技术要点与操作规范。

提取的核心方法:索氏、超声与加速溶剂萃取(ASE)

提取是有机污染物检测的第一步,目标是将土壤中的污染物从固相转移至液相溶剂。当前实验室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索氏提取,作为经典技术,通过溶剂回流反复萃取,适用于多环芳烃等热稳定污染物,回收率可达85%-95%,但需8-24小时,耗时较长;二是超声提取,利用空化效应快速溶出污染物,30-60分钟即可完成,适合批量样品处理,但需控制温度≤40℃,避免热不稳定污染物(如有机磷农药)分解;三是加速溶剂萃取(ASE),通过高温(50-200℃)高压(10-20MPa)强化溶剂溶解能力,15-30分钟即可完成提取,溶剂用量仅为索氏的1/5,且自动化程度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方法选择需结合三大因素:目标物特性(热稳定性、极性)、土壤类型(黏质土需增加溶剂用量,砂质土可减少)及检测需求(通量、成本)。例如,热不稳定的有机磷农药优先选超声提取;需高回收率的科研样品选索氏提取;批量样品的常规监测选ASE。

提取的关键参数控制:溶剂、固液比与温度

提取效率的核心参数包括溶剂选择、固液比及温度。溶剂选择遵循“相似相溶”原则:非极性污染物(如多环芳烃)选正己烷、二氯甲烷等非极性溶剂;极性污染物(如苯酚、某些除草剂)选甲醇、乙腈等极性溶剂;若目标物极性范围较广(如同时检测多环芳烃与农药),可采用混合溶剂(如二氯甲烷-丙酮1:1)。

固液比(土壤样品质量与萃取溶剂体积比,g/mL)通常为1:5-1:20。黏质土壤因吸附力强,需增大固液比(1:10-1:20)以确保溶剂充分接触污染物;砂质土壤孔隙大,固液比可降至1:5-1:10,减少溶剂浪费。温度控制需匹配目标物稳定性:热稳定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可加热至溶剂回流(索氏提取);热不稳定污染物需控制温度≤40℃,可通过冰浴或间歇超声避免升温。

净化的主要技术路径:SPE、GPC与QuEChERS

净化的目的是去除萃取液中的干扰物质(土壤有机质、腐殖酸、脂类、大分子聚合物),避免其对检测仪器(如GC-MS、HPLC)的污染或信号抑制。当前主流净化技术包括三类:固相萃取(SPE)、凝胶渗透色谱(GPC)与QuEChERS。

SPE基于吸附剂(如C18、硅胶、PSA)与目标物的相互作用(疏水、氢键、离子交换)实现分离,精准度高,适用于多数污染物;GPC基于分子大小差异,大分子干扰物(如腐殖酸)先流出,目标物(小分子)后流出,适合高有机质土壤;QuEChERS则通过分散固相萃取快速去除干扰,操作简便,适合农药残留等批量样品检测。

固相萃取(SPE)的操作要点

SPE的核心步骤为活化、上样、淋洗与洗脱。活化需用匹配溶剂:反相柱(如C18)用甲醇润湿疏水基团,正相柱(如硅胶)用正己烷保持极性;上样速度需控制在1-2mL/min,确保目标物充分吸附;淋洗用弱极性溶剂(如正己烷)去除未吸附的杂质;洗脱用强极性溶剂(如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液)将目标物从吸附剂上解吸。

需注意的是,SPE柱的容量有限(通常≤100mg目标物),因此萃取液需浓缩至1-5mL避免过载;洗脱液需经氮吹浓缩至1-2mL,以满足GC-MS等仪器的进样要求。

凝胶渗透色谱(GPC)的应用场景

GPC通过多孔凝胶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大分子干扰物(如腐殖酸、脂类)因无法进入凝胶孔而快速流出,小分子目标物(如多环芳烃、农药)则滞后流出。该技术特别适用于高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5%),能有效去除腐殖酸等大分子干扰,避免其在GC-MS进样口沉积或抑制离子化。

操作时需通过预实验确定馏分收集窗口:将目标物标准品注入GPC柱,监测流出液浓度(如UV检测器),设定准确的收集时间(通常15-30分钟),确保目标物完全收集且无干扰物混入。GPC的缺点是溶剂用量大(每样品需50-100mL)、设备成本高,更适合科研或仲裁检测。

QuEChERS的快速净化优势

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是针对农药残留开发的快速净化技术,核心是“分散固相萃取”——将吸附剂(如PSA、C18、石墨化碳黑)直接加入乙腈萃取液中,振荡1-2分钟使吸附剂分散,快速吸附干扰物,离心后取上清液即可进样。

吸附剂的选择需针对干扰物类型:PSA(伯仲胺)去除有机酸、酚类与糖类;C18去除脂类与非极性杂质;石墨化碳黑去除色素(如叶绿素)。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快速(10-20分钟/样品)、溶剂用量少(无需浓缩)、成本低,特别适合基层实验室的农药残留批量检测。需注意的是,吸附剂用量需根据目标物调整,如极性农药(如甲胺磷)需减少PSA用量(避免吸附目标物)。

提取与净化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提取与净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乳化、回收率低、干扰物去除不彻底及目标物损失。乳化是液液分配时的常见问题,可通过加入NaCl盐析、高速离心(10000rpm,10分钟)或冷冻(-20℃,1小时)破坏乳浊液;回收率低可能因吸附剂过量(如SPE柱吸附剂过多)、洗脱溶剂极性不足或浓缩温度过高,应对方法为减少吸附剂用量、调整洗脱溶剂(如增加二氯甲烷比例)、降低浓缩温度(≤40℃);干扰物去除不彻底需更换吸附剂(如用PSA替代C18去除极性杂质)或增加用量;目标物损失可能因GPC馏分收集错误,需重新校准收集窗口,或因样品放置过久降解,需净化后24小时内进样。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