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短时力学检测
服务地区:全国
报告类型:电子报告、纸质报告
报告语言:中文报告、英文报告、中英文报告
取样方式:快递邮寄或上门取样
样品要求:样品数量及规格等视检测项而定
注:因业务调整,微析暂不接受个人委托项目。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玻璃短时力学检测是对玻璃在短时间内承受外力作用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抗冲击、抗弯等能力,为玻璃的应用安全性与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玻璃短时力学检测目的
目的之一是确定玻璃在短时受力情况下的强度极限,判断其能否满足实际使用中可能遭遇的短时外力冲击等需求。其二是通过检测了解玻璃的抗弯曲性能,保障玻璃在建筑、汽车等领域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此外,还能为玻璃的生产工艺改进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生产出的玻璃具备符合标准的短时力学性能。
玻璃短时力学检测所需设备
首先需要冲击试验机,用于模拟玻璃受到冲击时的情况,测定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其次是抗弯试验机,可对玻璃进行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测试,获取抗弯强度等数据。另外,万能试验机也可用于玻璃短时力学检测,它能提供多种力学测试功能,适配不同的测试项目。还需要样品夹持装置,保证玻璃样品在测试过程中固定牢固。
玻璃短时力学检测步骤
第一步是样品准备,选取符合要求的玻璃样品,确保样品表面无瑕疵、尺寸规格符合测试标准。第二步是将样品安装在相应的测试设备上,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好。第三步是设定测试设备的参数,如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能量、抗弯试验机的跨距等。第四步是启动测试设备,让玻璃样品承受短时外力作用,同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冲击力大小、弯曲变形量等。第五步是测试结束后,对样品进行检查,分析测试数据。
玻璃短时力学检测参考标准
GB/T 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规定了钢化玻璃的短时力学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GB/T 9963-2012《浮法玻璃》,其中涉及浮法玻璃短时力学性能的相关指标要求。
GB/T 2680-2019《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虽主要针对透射比,但与玻璃光学性能相关,间接影响短时力学性能评估。
ISO 1288-1:2015《玻璃在小能量高速冲击下的抗冲击性 第1部分:落球法》,提供了玻璃抗冲击的国际测试标准。
ASTM C1421-19《用压痕法测定玻璃抗弯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通过压痕法测试玻璃抗弯强度的步骤等。
BS EN 12150-2:2000《建筑玻璃 机械性能 第2部分:抗弯强度》,明确了建筑玻璃抗弯强度的测试及要求。
JG/T 477-2015《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涉及中空玻璃相关材料,其性能会影响玻璃整体短时力学性能。
JC/T 2114-2012《镀膜玻璃 第2部分:热反射镀膜玻璃》,规定了镀膜玻璃的相关性能,包括可能影响短时力学性能的方面。
GB/T 18915.1-2015《镀膜玻璃 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对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性能有规定,与短时力学性能评估相关。
GB/T 36863-2018《真空玻璃》,明确了真空玻璃的性能要求,其中包含短时力学性能的相关内容。
玻璃短时力学检测注意事项
首先要保证样品在测试前处于标准状态调节环境中,以消除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其次,测试设备要定期校准,确保测试参数的准确性。另外,在安装样品时要注意夹持力度适中,避免因夹持不当导致样品破损或测试结果偏差。
玻璃短时力学检测结果评估
将测试得到的玻璃短时力学性能数据与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如果测试数据满足标准规定的强度、抗冲击等指标,则判定该玻璃的短时力学性能合格。若不满足,则需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样品本身问题或测试过程有误等,再进行相应处理。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为玻璃的应用提供参考,如是否适合用于对短时力学性能要求高的场景等。
服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