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
服务地区:全国
报告类型:电子报告、纸质报告
报告语言:中文报告、英文报告、中英文报告
取样方式:快递邮寄或上门取样
样品要求:样品数量及规格等视检测项而定
注:因业务调整,微析暂不接受个人委托项目。
微析技术研究院进行的相关[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可出具严谨、合法、合规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如果您对[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有报告、报价、方案等问题可咨询在线工程师,收到信息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您...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是通过专业手段评估包装材料在热环境下的各项性能,以确保其满足食品包装的安全与功能需求,涉及目的、设备、步骤、标准等多方面内容。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目的
目的之一是确定食品包装材料的耐热温度,保障包装在食品加热、储存等过程中不发生变形、熔化等影响包装功能的情况。其二是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防止在高温环境下材料分解产生有害物质污染食品。此外,通过检测还能了解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确保包装在不同温度变化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所需设备
需要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该设备可用于测量材料的热容变化、相变温度等热学参数。还需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用于测定材料在给定负荷下受热变形的温度。另外,热失重分析仪(TGA)也是常用设备,能通过测量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分析热稳定性。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步骤
首先准备合适的试样,确保试样尺寸、形状符合检测要求。然后将试样安装到相应的检测设备中,如将DSC试样放置在仪器的样品池中。接着设置检测参数,如升温速率、测试温度范围等。之后启动设备进行检测,记录检测过程中的热学相关数据,如热量变化、温度变化等。最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参考标准
GB/T 1633-2000《塑料 软化点温度的测定 环球法》,规定了塑料软化点温度的测定方法。
GB/T 1634-2004《塑料 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的测定》,用于测定塑料在弯曲负荷下的热变形温度。
GB/T 19466.3-2004《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氧化诱导时间(OIT)的测定》,可检测塑料的氧化诱导时间。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涉及高温环境下产品的试验要求。
GB/T 2918-1998《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规定了塑料试样试验的标准环境条件。
ASTM D648-2018《塑料弯曲负荷热变形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是美国关于塑料热变形温度测定的标准。
ISO 75-2:2013《塑料 热变形温度(HDT)和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国际标准规定了相关热性能测定方法。
ISO 11357-3:2013《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用于塑料氧化诱导性能的检测。
IEC 60068-2-2:2007《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电工电子产品高温试验的相关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注意事项
试样制备要均匀一致,避免因试样差异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设备的操作条件,如升温速率要按照标准要求设置。同时,要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标准规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保证检测环境对结果无干扰。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结果评估
根据检测得到的热学参数,如软化点温度、热失重情况等,与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如果检测得到的热变形温度高于食品实际储存运输中的最高温度,说明材料耐热性符合要求。若热失重率在规定范围内,则表明材料热稳定性较好。
食品包装材料热学性能检测应用场景
在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环节,通过热学性能检测可以把控材料质量,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材料用于食品包装。在食品包装的质量抽检中,也会进行热学性能检测,确保上市的食品包装符合安全标准。此外,在食品包装的研发阶段,热学性能检测有助于开发出性能更优的新型包装材料。
服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