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理化性能检测
服务地区:全国
报告类型:电子报告、纸质报告
报告语言:中文报告、英文报告、中英文报告
取样方式:快递邮寄或上门取样
样品要求:样品数量及规格等视检测项而定
注:因业务调整,微析暂不接受个人委托项目。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是对童鞋在物理化学等方面性能进行检测评估,以确保童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儿童使用安全等。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目的
目的之一是检测童鞋的耐摩擦色牢度,确保童鞋颜色在正常使用下不易掉色,保障穿着美观及安全性;其二是检测童鞋的重金属含量,防止重金属超标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其三是检测童鞋的甲醛含量,避免甲醛超标影响儿童身体;其四是检测童鞋的异味情况,保证童鞋无有害异味;其五是检测童鞋的剥离强度,确保鞋底与鞋面等部分粘合牢固,不易分离。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所需设备
需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用于测试童鞋的耐摩擦色牢度性能;还需要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检测童鞋中的重金属含量;甲醛检测仪用于检测童鞋内的甲醛含量;电子鼻等异味检测设备来检测童鞋的异味情况;剥离强度测试仪用于测定童鞋鞋底与鞋面等的剥离强度。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步骤
首先,进行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时,将童鞋指定部位用规定摩擦材料和压力进行摩擦,然后对比原样评定色牢度;其次,重金属检测时,取童鞋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检测分析;再者,甲醛检测是采集童鞋内空气样本,用甲醛检测仪进行测定;然后,异味检测是由专业人员嗅闻童鞋气味并进行评定;最后,剥离强度测试是将童鞋试样固定在剥离强度测试仪上,施加规定拉力测定剥离强度。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参考标准
GB/T 30585-2014《童鞋》,该标准规定了童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童鞋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等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QB/T 2880-2007《皮鞋》,其中部分内容适用于童鞋中皮鞋类的相关性能检测。
ASTM F963-17《美国玩具安全标准》,童鞋如涉及儿童使用,需参考其中关于玩具相关材料安全等要求。
EN 71-3:2013《玩具安全第3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对于童鞋中可能接触儿童的部分涉及的特定元素迁移进行规定。
BS 5909-1996《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耐弯曲性》,可用于童鞋耐弯曲性能的检测参考。
ISO 20344:2011《个人防护装备 鞋的要求》,若童鞋属于防护类童鞋可参考此标准。
GB/T 22706-2008《鞋类 术语》,明确童鞋相关的各类术语定义,便于检测时准确理解要求。
GB/T 3903.1-2008《鞋类 成品鞋试验方法 第1部分:帮底剥离强度》,规定了帮底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等。
GB/T 3903.2-2008《鞋类 成品鞋试验方法 第2部分:耐折性能》,对童鞋的耐折性能测试有相关规定。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前要确保样品状态符合要求,如样品需在标准环境下放置一定时间;在使用设备时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影响检测结果;对于前处理过程要规范,保证前处理的准确性,例如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要完全消解样品等;在进行色牢度测试时,要准确控制摩擦的压力、次数等参数。
注意样品的代表性,要从批量童鞋中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样品信息、设备参数等,以便追溯;当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要重新进行检测确认,避免误判。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结果评估
首先,将检测得到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相应标准进行对比,若所有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童鞋理化性能合格;其次,如果有指标不符合标准,需要进一步分析是个别样品问题还是批量问题;然后,根据不符合指标的情况,评估对童鞋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例如甲醛含量轻微超标可能影响较小,但重金属超标则影响较大。
若检测结果不合格,要找出原因,可能是生产工艺问题、原材料选择问题等,然后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对于合格的童鞋,要确认其符合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可以允许进入市场等流通环节。
童鞋理化性能检测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之一是童鞋生产企业的出厂前检测,确保生产的童鞋符合质量标准后再投放市场;其二是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市场上销售的童鞋进行抽检,以监督市场上童鞋的质量状况;其三是电商平台对入驻商家的童鞋进行质量检测,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合格的童鞋;其四是相关监管部门对童鞋市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测,维护童鞋市场的良好秩序。
服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