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振动与冲击测试的国家标准要求
振动与冲击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是车辆动力系统的核心,其在行驶中会持续承受路面颠簸、急加速减速、碰撞等振动与冲击,这些载荷可能引发电池结构损坏、电气性能衰退甚至热失控。为保障电池可靠性与车辆安全,我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环境适应性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67.3-2015)等标准,明确了振动与冲击测试的全流程要求。本文围绕标准内容,拆解测试对象、准备工作、参数设定、过程监测及合格评价等关键环节,为行业提供实操指引。
测试对象与适用范围
振动与冲击测试的对象包括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块及电池包(系统),其中电池包(系统)是核心——因其直接安装于车辆,需模拟实车受力。适用车辆类型覆盖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客车、货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注意,商用车电池包因安装位置(如底盘)不同,部分参数会高于乘用车,以匹配复杂路况。
标准明确要求,测试对象需为量产状态或制造商确认的合格样品。试制样品因未经过工艺验证,无法代表批量产品可靠性,不适用测试。此外,改装车辆的电池包需额外提供安装位置的受力分析报告,确保测试参数匹配实车环境。
测试前的样品与设备准备
样品需先进行状态调整:将SOC(荷电状态)调整至50%±5%——此状态下电池电化学稳定性佳,避免满电或亏电的异常反应;随后在25℃±5℃环境静置24小时,消除前期使用影响。若样品为电池包,需拆除非必要部件(如装饰罩),保留实车安装的固定支架。
振动测试需用电动式振动台,性能需满足:频率范围10Hz-2000Hz,最大加速度≥100g,台面尺寸覆盖样品安装底座。若用扩展台面,需验证台面各点加速度差异≤10%。冲击测试用跌落式或液压式冲击台,需产生标准半正弦脉冲波形。
传感器选择有明确要求:加速度传感器量程为测试峰值的1.5-2倍(如50g冲击选75g量程),精度±5%;电压传感器精度±10mV,温度传感器精度±1℃。安装时,加速度传感器需固定在电池包重心位置,电压/温度传感器需连接至每个单体。
随机振动测试的参数设定
随机振动模拟车辆行驶的无规则颠簸,是测试核心。乘用车参数:频率10Hz-2000Hz,X/Y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PSD)0.02g²/Hz,Z轴0.04g²/Hz,每个轴向测试1小时。商用车因底盘更高,Z轴PSD提升至0.06g²/Hz,其他参数不变。
实施步骤需遵循实车逻辑:用原车螺栓固定电池包,扭矩与实车一致;先以10Hz-50Hz低频扫频(振幅0.1mm),检查是否松动;确认后运行随机振动程序,每15分钟记录振动加速度、电池电压及温度。
测试中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停止:单体电压突变>50mV、温度>60℃、外壳裂纹或泄漏。这些异常表明电池结构或电化学性能受损,需分析原因后重新测试。
正弦振动与冲击测试的要求
正弦振动模拟周期性颠簸(如减速带),参数:频率10Hz-500Hz,振幅0.3mm(或加速度2g,取较小值),扫频速率1oct/min,每个轴向扫频3次(低到高再高到低为1次)。
冲击测试模拟碰撞或急刹车,波形为半正弦脉冲。乘用车参数:峰值加速度50g,持续时间11ms;商用车因质量大,峰值30g,持续20ms。方向覆盖三个轴向正负向(如X轴向前/向后、Y轴向左/向右、Z轴向上/向下),每个方向测试3次,间隔10分钟冷却。
冲击测试需重点监测瞬间响应:若电压骤降>50mV,表明内部连接松动;温度瞬间升高>10℃,可能是内部短路。发现异常需拆解检查电极材料或隔膜状态。
测试过程的实时监测
振动测试需每秒采集电池单体电压、温度及振动加速度;冲击测试因脉冲时间短,需以1kHz采样率采集瞬间数据。监测指标包括:单体电压差≤50mV(同一模块内)、温度≤60℃、振动加速度与设定值偏差≤10%。
每30分钟需目视检查:电池外壳有无变形、泄漏(电解液渗出)、冒烟。若发现泄漏,立即切断电源,用氮气覆盖样品——避免电解液与空气接触燃烧。若温度超过60℃,转移至25℃环境冷却,待降至30℃以下再继续。
测试后的合格评价指标
外观要求:外壳无裂纹、变形,连接端子无松动氧化;结构要求:固定螺栓扭矩损失≤10%,内部线束无磨损断裂。若电池包有液体冷却系统,需测试泄漏量——24小时内泄漏≤0.1mL。
电气性能核心指标:容量保持率≥80%(测试前初始容量为基准,0.5C倍率放电);内阻变化率≤20%(用交流阻抗仪测试);同一模块单体电压差≤30mV。若容量保持率低于80%,表明电极材料活性下降;内阻升高超过20%,说明电极界面损坏。
安全性能需测绝缘电阻:电池包正/负极与外壳间绝缘电阻≥100MΩ(500V直流下);针刺试验(仅单体)后无冒烟、起火,表明热稳定性良好。若某指标不合格,需复测2个样品,仍不合格则判定批次产品不达标。
特殊场景的补充要求
安装于底盘的电池包,因直接接触路面,需额外做垂直方向随机振动:PSD提升至0.08g²/Hz,测试时间2小时/轴向。寒区车辆电池包,需在-20℃环境静置24小时后测试,过程中若温度低于-10℃,需暂停冷却至30℃再继续。
高海拔(>3000米)车辆的电池包,需在低压舱(60kPa)测试,此时电解液沸点降低,若温度超过50℃,需将振动PSD降至0.03g²/Hz,避免电解液沸腾。改装车辆需提供实车行驶的振动数据,若数据高于标准,需按实车参数调整测试。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