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服务热线:

电力电缆安全性能测试的局部放电测试规范

三方检测单位 2019-06-15

安全性能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局部放电是电力电缆绝缘劣化的核心诱因,长期未被检测的局部放电会逐步侵蚀绝缘层,最终引发击穿故障,严重威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局部放电测试作为评估电缆安全性能的关键手段,其规范执行直接决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统一的准备流程、设备要求及判定标准,能有效避免操作差异导致的误判,为电缆运维与寿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测试前的基础准备要求

局部放电测试前需首先确认电缆安全状态:被测电缆必须完全停电,两端及中间接头可靠接地,避免残余电荷或感应电压危害。同时,需检查电缆外观——绝缘层有无破损、龟裂,接头是否渗油(油纸电缆)或烧蚀,若有明显损伤需先修复再测试。

试验方案需结合电缆类型定制: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需按运行电压确定测试电压(通常0.1~1.732倍额定电压);油纸电缆需考虑油浸状态调整电压升降速率。测试点需选在终端、中间接头及敷设转弯处等绝缘薄弱区,确保覆盖关键部位。

人员与设备需达标:测试人员需具备相关资质,熟悉设备操作;设备需在24小时内完成校准,包括传感器灵敏度校验、数据采集系统线性度验证,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测试系统的技术参数规范

传感器选择需匹配需求:高频电流传感器(HFCT)适合检测电缆本体及接头的30kHz~300kHz信号,内径需与电缆护套外径误差≤5mm;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定位10kHz~100kHz信号,需用硅脂填充与电缆的间隙,保证信号传输。

数据采集系统需满足高带宽与采样率:带宽覆盖20kHz~200MHz避免信号截断,采样率≥100MS/s以捕捉纳秒级脉冲。系统需带抗混叠滤波,抑制高频干扰。

接地要求严格:传感器、采集系统及电缆需共用接地网,接地电阻<4Ω;高频传输线用屏蔽线,单端接至测试系统接地端,减少电磁干扰。

测试流程的标准化操作

电压施加需慢升慢降:升降速率0.5~2kV/s(按电压等级调整),避免突变引发暂态放电。升至设定值后稳压3~5分钟,待信号稳定再采集——若稳压阶段信号突增,需立即降压排查缺陷。

信号采集逐点记录:每个测试点采集≥1分钟,保持传感器贴合稳定。每个点记录至少3组数据(脉冲波形、幅值、相位),若差异>10%需重采。超声波传感器采集时严禁移动,避免信号失真。

实时监测电缆状态:用红外测温仪测表面温度,XLPE电缆超环境10℃、油纸电缆超15℃需停测;关注信号相位分布——正常绝缘信号集中在特定相位,若相位散乱需标记排查。

信号识别与缺陷判定规则

先区分干扰与真实信号:外界干扰无相位相关性,真实信号有清晰相位分布(如双簇状)。可通过“断电源测试”验证——断电源后信号消失为真实放电,否则为干扰。

缺陷类型按信号特征判定:电晕放电集中在100~300kHz,相位双簇;气隙放电50~200kHz,相位分散且幅值随电压线性增长;沿面放电20~100kHz,相位集中在电压上升沿。

判定阈值按电缆类型设定:新XLPE电缆≤50pC,运行中≤100pC;新油纸电缆≤100pC,运行中≤150pC。若超阈值,需用时差法定位缺陷位置,为修复提供依据。

环境干扰的抑制与排除

电磁干扰抑制:与高压设备保持≥10米距离,用铜网屏蔽罩覆盖测试点(接地电阻<1Ω);HFCT传感器远离终端接地引下线,减少电磁耦合。

超声波干扰抑制:选夜间低噪声时段测试,用10~50kHz滤波器过滤高频噪声;传感器与电缆间加橡胶阻尼垫,减少机械振动传递。

接地干扰处理:检查接地线路,确保设备共用同一接地极;测接地电阻,若>4Ω需增接地极或换铜包钢材料;断开非测试侧接地引下线,避免接地环路。

测试结果的记录与反馈要求

记录需包含完整信息链:电缆基本信息(编号、类型、电压等级、运行年限)、测试参数(电压、稳压时间、传感器)、信号数据(幅值、相位、放电量)、环境条件(温湿度、气压)。XLPE电缆需特别记录PDIV(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与PDEV(熄灭电压)。

报告按问题导向编制:明确缺陷位置(如“终端A相接头”)、类型(如“气隙放电”)、放电量及超阈值比例;判定为“正常”“注意”“危险”三级——“危险”需建议立即处理(如换接头绝缘套),避免模糊表述。

数据归档接入运维系统:24小时内录入系统,支持历史数据对比分析绝缘劣化趋势。每月备份数据,避免系统故障丢失。归档数据需关联电缆全生命周期信息,为运维提供长期支撑。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