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

化学化工

服务热线:

汽车用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中光氧老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三方检测单位 2020-06-29

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汽车用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保险杠、内饰件、外饰板等部件,其力学性能(如拉伸、冲击、弯曲强度)直接关系到车辆安全性与耐久性。光氧老化(紫外线与氧气共同作用)是户外汽车材料的主要老化形式,研究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是优化材料配方、提升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结合试验数据与机制分析,探讨光氧老化如何改变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研发提供参考。

汽车用高分子材料的常见类型及力学性能需求

汽车行业中,聚丙烯(PP)常用于保险杠、挡泥板,需具备高抗冲击性与耐候性;聚氯乙烯(PVC)用于内饰条、门板,依赖柔韧性与抗撕裂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适用于外饰件,要求高强度与表面硬度;三元乙丙橡胶(EPDM)则用于密封条,需长期保持弹性与抗疲劳性。这些材料的力学性能是保障部件功能的核心——如保险杠的PP需在碰撞时吸收能量,内饰PVC需避免弯折开裂,外饰ABS需抵御外界冲击。

以PP保险杠为例,其典型拉伸强度约20-30MPa,断裂伸长率≥200%,抗冲击强度≥15kJ/m²;PVC内饰条的弯曲强度约10-15MPa,断裂伸长率≥150%。这些性能指标在材料选型时已明确,但光氧老化会逐渐侵蚀这些性能,导致部件失效。

光氧老化的作用机制

光氧老化是紫外线(UV)与氧气协同作用的结果。紫外线的能量(尤其是UV-A波段320-400nm、UV-B波段280-320nm)可破坏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链:当UV能量超过分子链的键能(如C-C键键能约347kJ/mol,对应波长约345nm)时,会激发分子链中的电子,导致键断裂,形成自由基。

氧气的参与则加剧了这一过程:自由基与氧结合生成过氧自由基(ROO·),过氧自由基攻击相邻分子链上的氢原子,形成氢过氧化物(ROOH)。氢过氧化物不稳定,会分解为烷氧自由基(RO·)与羟基自由基(·OH),这些自由基继续攻击分子链,引发链式反应——最终导致分子链断裂(分子量下降)或交联(分子量升高)。

不同材料的机制略有差异:聚烯烃(如PP)以分子链断裂为主,因缺乏双键保护;含双键的橡胶(如EPDM)则更易被自由基攻击,双键断裂后形成更多自由基,加速老化;ABS等共聚物则因苯环的位阻效应,初期老化较慢,但长期仍会因丁二烯段的双键断裂而失效。

光氧老化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是评估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关键指标。光氧老化对两者的影响显著且规律:分子链断裂会降低材料的分子量,导致拉伸强度下降;而断裂伸长率的下降更明显,因柔韧性依赖于分子链的滑动能力,一旦链断裂,滑动受阻。

以PP保险杠材料为例,经氙灯老化试验(模拟自然光,辐照强度1000W/m²,温度60℃)1500小时后,拉伸强度从28MPa降至19MPa(下降32%),断裂伸长率从300%降至80%(下降73%)。这是因为PP的分子链在紫外线与氧的作用下持续断裂,原本的长链结构被破坏,无法再承受拉伸时的应力传递。

ABS外饰件的表现略有不同:初期老化(0-500小时)时,分子链交联占主导,拉伸强度从40MPa升至45MPa;但长期老化(>1000小时)后,链断裂加剧,拉伸强度降至30MPa(总下降25%),断裂伸长率从20%降至5%(下降75%)。这种“先升后降”的趋势源于交联与断裂的竞争,但最终断裂占优,性能不可逆下降。

PVC内饰条的拉伸性能变化更侧重柔韧性丧失:老化后,PVC的分子链交联,拉伸强度从15MPa降至11MPa(下降27%),断裂伸长率从180%降至40%(下降78%)。这会导致内饰条在安装或使用中易撕裂,失去原有的柔韧性。

光氧老化对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抗冲击性能是汽车外饰件(如保险杠)与内饰件的核心要求,直接关系到碰撞时的安全性与部件的耐候性。光氧老化通过破坏材料的增韧相或分子链结构,显著降低抗冲击强度。

PP/EPDM合金是保险杠的常用材料,EPDM作为弹性体相,可通过分散相吸收冲击能量。经光氧老化(氙灯1000小时)后,EPDM的双键被自由基攻击,弹性体相降解,导致抗冲击强度从20kJ/m²降至8kJ/m²(下降60%)。试验中,老化后的保险杠试样在摆锤冲击下直接破碎,而未老化试样仅出现凹痕。

ABS外饰件的抗冲击性能下降同样明显:老化1500小时后,其Izod冲击强度从15kJ/m²降至5kJ/m²(下降67%)。这是因为ABS中的丁二烯段(弹性体相)在光氧作用下断裂,失去了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材料从“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

EPDM密封条的抗冲击性能变化更关注低温环境:未老化的EPDM在-20℃时冲击强度为10kJ/m²,老化1000小时后降至3kJ/m²(下降70%)。这会导致冬季密封条易开裂,失去密封性能。

光氧老化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反映材料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常用于评估内饰件(如门板)与外饰条的耐用性。光氧老化会改变材料的刚性与脆性,导致弯曲性能劣化。

PVC型材(用于车窗饰条)的弯曲性能变化典型:老化前,弯曲强度为12MPa,弯曲模量为800MPa;老化1000小时后,弯曲强度降至9MPa(下降25%),弯曲模量升至1100MPa(上升37%)。这是因为分子链交联使材料变硬(模量升高),但链断裂使材料变脆(强度下降)——弯曲时,硬而脆的材料易在应力集中处断裂,无法承受正常的弯折力。

PP内饰板的弯曲性能变化类似:老化后,弯曲强度从18MPa降至13MPa(下降28%),弯曲模量从1500MPa升至1900MPa(上升27%)。这会导致内饰板在安装时易折断,或使用中因轻微碰撞出现裂纹。

ABS外饰条的弯曲性能下降更直接:老化1500小时后,弯曲强度从30MPa降至20MPa(下降33%),弯曲模量从2000MPa升至2400MPa(上升20%)。这种“强度降、模量升”的组合,使外饰条失去原有的韧性,易在风吹或洗车时开裂。

光氧老化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汽车材料长期承受交变应力(如车门开关时密封条的拉伸-压缩、保险杠的振动),疲劳性能决定了部件的使用寿命。光氧老化通过在分子链中形成薄弱点,加速疲劳断裂。

EPDM密封条的疲劳试验最具代表性:未老化的EPDM在交变应力(±5MPa)下的疲劳寿命为1.2×10^6次;老化1000小时后,疲劳寿命降至1.5×10^5次(下降87.5%)。这是因为光氧老化在EPDM分子链中形成了大量自由基攻击位点,这些薄弱点在交变应力下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断裂。

PP保险杠的疲劳性能变化同样显著:未老化的PP疲劳寿命为8×10^5次,老化1500小时后降至1×10^5次(下降87.5%)。试验中,老化后的PP试样在循环应力下,表面先出现微裂纹,随后裂纹快速扩展至断裂,而未老化试样仅出现塑性变形。

不同高分子材料光氧老化影响的差异性

不同汽车用高分子材料因分子结构不同,光氧老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与规律存在差异,这是材料选型与配方优化的关键依据。

聚烯烃类(PP、PE):分子链无双键,以分子链断裂为主,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下降显著(>30%),抗冲击性能下降明显(>50%),是光氧老化最敏感的材料类型。

橡胶类(EPDM、NBR):含大量双键,易被自由基攻击,弹性体相降解快,抗冲击性能与疲劳性能下降最剧烈(>70%),但拉伸强度下降相对平缓(<30%)。

共聚物类(ABS、PC/ABS):因含苯环等稳定结构,初期老化较慢,但长期(>1000小时)后,丁二烯或橡胶相降解,力学性能快速下降,拉伸强度下降25%-30%,抗冲击强度下降50%-60%。

PVC类:分子链含氯原子,初期光氧老化以交联为主,拉伸强度下降平缓,但断裂伸长率与抗冲击性能下降显著(>70%),柔韧性丧失是主要问题。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