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外壳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对比分析
阻燃性能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锂电池外壳的阻燃性能是保障电池安全的关键屏障,直接影响热失控时火焰的蔓延与扩散。随着全球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场景的广泛应用,中国GB、国际IEC、美国UL、欧盟EN等主流标准对其阻燃性能提出了针对性要求。这些标准在测试方法、判定指标、适用场景上的差异,直接关系企业产品的设计逻辑与市场合规性。本文通过对比核心标准的关键内容,为企业理解不同市场的阻燃要求提供实际参考。
锂电池外壳阻燃测试的核心目标
锂电池外壳的阻燃测试,本质是模拟热失控或外部火源场景下,外壳能否阻止火焰蔓延、减少燃烧危害。其核心目标有三:一是防止内部电芯热失控产生的高温(200-500℃)引燃外壳,避免火焰扩散至外部环境;二是抵御外部明火(如汽车碰撞后的火源),保护内部电芯不受侵害;三是减少燃烧产生的有毒烟雾与熔融滴落物,降低对人员与设备的二次伤害。
为覆盖真实场景,测试需针对不同引燃源设计:比如用明火模拟外部火灾,用灼热丝模拟电气短路产生的高温导线,用针焰模拟小范围的电路火花。因此,阻燃测试的方法需多元化,判定指标需兼顾燃烧速度、持续时间、滴落物危险性等维度。
国内GB标准体系的阻燃测试要求
国内锂电池外壳阻燃测试以GB/T 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为基础,该标准规定了塑料的水平(HB级)与垂直(V0/V1/V2级)燃烧测试方法,适用于PP、ABS、PC/ABS等常用外壳材质。
针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外壳需进行垂直燃烧测试,试样尺寸为125mm×13mm×实际厚度(不超过13mm),用20mm高的蓝色火焰(温度约1000℃)点火10秒。火焰撤离后,若试样燃烧时间超过10秒,或滴落物引燃下方300mm处的脱脂棉,则判定不达标。
此外,GB/T 5169.10《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灼热丝引燃试验方法》用于模拟电气故障场景:将温度750-960℃的灼热丝接触外壳试样30秒,要求无持续燃烧(燃烧时间≤30秒),避免短路时的高温导线引燃外壳。
IEC国际标准的阻燃测试框架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阻燃标准以IEC 62660-1《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为核心,其外壳阻燃测试基于IEC 60695系列(着火危险试验)。
IEC 62660-1的垂直燃烧测试与GB类似,但要求更严格:试样尺寸相同,火焰温度提升至1100℃,点火时间缩短至5秒,火焰撤离后燃烧时间需≤5秒,且无滴落物。这一调整源于国际市场对动力蓄电池更高的安全预期——更短的点火时间模拟更剧烈的热失控场景。
灼热丝测试方面,IEC 60695-11-10要求试样在960℃(针对PA66等耐高温材质)的灼热丝接触30秒后,无持续燃烧。相比GB,IEC的温度要求更高,覆盖了更多高温工况。
美国UL标准的阻燃测试特点
美国市场的锂电池外壳阻燃要求由UL 9540《储能系统与设备安全标准》主导,其阻燃性能基于UL 94《设备与器具塑料部件的燃烧测试》的等级体系。
UL 9540要求外壳达到UL 94 V0级,这是塑料阻燃的最高等级之一:垂直燃烧测试中,试样需经过两次10秒点火,每次火焰撤离后均在10秒内熄灭,且无滴落物引燃下方305mm处的棉花。若外壳厚度≥1.5mm,可降为V1级,但多数企业为满足严苛的储能场景需求,仍选择V0级。
UL标准的独特之处在于“场景化测试”——部分要求将外壳与电池模块一起测试,模拟实际应用中的堆叠场景,确保相邻电池热失控时,外壳不会被引燃或传递火焰。这种“系统级”测试更贴近真实使用环境,是UL与其他标准的核心差异。
欧盟EN标准的阻燃测试差异
欧盟市场的锂电池外壳需符合EN 50604《储能系统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要求》,该标准结合了EN 60695的着火试验与REACH法规的环保要求。
EN 50604的垂直燃烧测试要求较宽松:点火时间10秒,火焰撤离后燃烧时间≤15秒,滴落物可允许但不能引燃下方100mm处的棉。这一调整平衡了安全与成本——欧盟市场更关注阻燃剂的环保性(如禁止多溴联苯PBBs),因此部分企业选择低滴落、低毒性的阻燃材质,而非追求极致的燃烧时间。
此外,EN 50604增加了针焰测试(EN 60695-11-5),模拟小火焰(如电路火花)引燃:用500℃的针焰接触试样30秒,要求无持续燃烧(≤60秒),且不引燃下方铺底纸。这一测试覆盖了GB、IEC未重点关注的“小火源”场景,更全面。
主流标准的测试方法与判定对比
测试方法上,GB、IEC、UL、EN均覆盖了水平燃烧、垂直燃烧、灼热丝测试,但细节差异明显:比如水平燃烧的试样尺寸,UL为127mm×12.7mm,GB与IEC为125mm×13mm;垂直燃烧的火焰温度,IEC最高(1100℃),EN最低(950℃)。
判定指标上,IEC对燃烧时间的要求最严(≤5秒),EN最松(≤15秒);滴落物方面,GB、IEC、UL均禁止引燃,EN允许滴落但不能引燃;损毁长度上,IEC要求≤25mm,UL要求≤63.5mm,GB与EN无明确限制。
不同标准的适用场景区别
GB标准主要适用于国内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强调“基础安全”,覆盖常见的热失控与外部火源场景;IEC标准是国际通用框架,适用于全球市场的动力蓄电池,要求更严格;UL标准针对美国储能系统,注重“系统级安全”,场景化测试更贴近实际应用;EN标准适用于欧盟储能市场,平衡了安全与环保,关注阻燃剂的合规性。
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标准:比如出口美国需满足UL 94 V0级,出口欧盟需符合EN 50604的环保要求,国内销售则需通过GB 38031的垂直燃烧测试。部分企业为覆盖多市场,会选择“最高要求”——比如按UL V0级设计外壳,同时满足GB、IEC的要求。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