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充电桩可靠性测试的低温环境适应要求是什么
可靠性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新能源充电桩在高寒地区或冬季低温环境下,易因材料收缩、电子元件性能漂移、电池交互异常等问题出现故障,直接影响充电安全性与用户体验。可靠性测试中的低温环境适应要求,正是针对这一场景,从性能保持、安全防护、耐久性等维度,明确充电桩需满足的具体指标,确保其在极端低温下仍能稳定运行。本文将拆解低温环境适应的核心要求,覆盖标准依据、功能稳定性、材料耐受性等关键环节。
低温环境的定义与测试标准依据
低温环境的范围通常依据应用场景与地区需求确定,国内标准如GB/T 20234.1-2015规定,高寒地区充电桩需耐受-40℃的极端低温,一般北方地区则要求-20℃至-30℃;国际标准如IEC 61851-1:2020也将低温测试分为-25℃(常规)与-40℃(极端)两个等级。测试时需模拟实际环境的温度变化速率,比如从常温(25℃)以1℃/min的速度降至目标低温,保持4-8小时后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与实际使用场景一致。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会影响低温要求的严格程度,比如东北、西北等冬季长期低于-20℃的区域,充电桩需通过-40℃的低温测试;而华北地区冬季低温多在-10℃至-20℃,则可采用-25℃的测试标准。部分车企或运营商会额外提高要求,比如针对漠河等极寒地区,将低温下限设定为-45℃,以覆盖更极端的使用场景。
低温下的基本操作性能保持要求
低温环境会导致充电桩的机械部件硬度上升,最直观的是充电接口的插拔体验。测试中需模拟-25℃环境下,连续插拔接口20次,观察防尘罩是否完好,插拔力需控制在GB/T 20234要求的≤100N范围内,确保用户操作顺畅。若材料低温脆性增加,防尘罩可能在插拔时开裂,这是测试中需避免的常见问题。
显示与操控部件的有效性也很关键。比如充电桩的液晶屏幕,在-30℃环境下需保持正常显示,亮度≥200cd/m²,字符清晰可辨,不能出现黑屏或响应延迟(≤2s)。按键的橡胶垫若低温变硬,会导致按键卡滞,测试中需确保按键按下后1s内反馈,避免用户因操作困难放弃使用。
低温下充电功能的稳定性要求
充电功能是核心,低温下需保持恒流/恒压充电的精度。比如在-20℃环境下,充电桩输出的恒流值需控制在设定值的±5%以内(依据GB/T 18487.1标准),若电流波动过大,可能导致车辆电池充电不均,影响电池寿命。同时,电源模块的效率不能下降过多——常温下效率≥92%的充电桩,低温下(-30℃)效率需保持≥88%,避免长期低效率运行影响部件寿命。
通讯功能的连续性不容忽视。充电桩与车辆的CAN总线或ISO 15118协议通讯,需在-35℃环境下保持稳定,连续通讯30分钟的成功率≥99%。若通讯中断,充电桩可能误判车辆状态,导致充电停止或异常,测试中需确保通讯链路的可靠性。
低温环境下的安全防护要求
低温下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灌封胶)可能因收缩出现缝隙,导致绝缘电阻下降。测试时需在-30℃环境下保持4小时,然后测量充电回路与外壳的绝缘电阻,需满足≥10MΩ的IEC 61851-1标准要求,防止漏电风险。
过载与短路保护的准确性需测试。比如在-25℃环境下,模拟120%额定电流过载,充电桩需在100ms内切断电源;模拟短路故障,需在50ms内触发保护。充电枪的防冰冻要求也很重要,测试中模拟枪口结冰场景(-10℃喷洒水雾冷冻),需确保充电枪能正常插入车辆接口,避免因结冰导致无法充电。
电子元件与材料的低温耐受性要求
电子元件的参数稳定性需达标。比如电容器在-40℃环境下的容量下降幅度≤10%,电阻器的阻值变化≤±2%,避免因参数漂移导致电源模块输出异常。塑料外壳需承受-30℃下1m高度的跌落测试,不能开裂,否则会降低防护等级(如IP54变为IP43),引发内部进水风险。
橡胶密封件(如充电接口的密封圈)需保持弹性。测试中在-25℃下放置24小时后,弹性恢复率≥80%,避免因密封件变硬导致雨水渗入,损坏内部电路板。若密封件失效,充电桩的IP防护等级会下降,这是低温环境下常见的故障诱因。
低温循环下的耐久性要求
实际使用中充电桩会经历“低温-常温”反复循环,测试中需模拟这种场景:-30℃环境4小时,25℃环境2小时,重复50次循环。循环后需检查充电效率——下降幅度不能超过5%,接口的插拔力变化≤15%,外壳无明显变形(如凹陷或鼓包)。
接口的金属触点需保持紧固。反复热胀冷缩可能导致触点松动,循环后测量接触电阻需≤10mΩ(依据GB/T 20234.2标准),若接触电阻过大,可能导致充电时触点发热甚至烧蚀。内部螺钉的扭矩变化≤10%,避免因螺钉松动导致部件移位,影响充电功能。
低温下的应急功能要求
应急功能是安全的最后防线。比如故障报警功能,当充电桩内部温度低于-40℃(超出设计范围),需在10s内触发声光报警或远程通知。紧急停止按钮需在-35℃环境下能正常按下,按下后50ms内切断所有输出,不能出现冻住或无反应的情况。
充电中断后的恢复能力也需测试。比如因车辆故障导致充电中断,充电桩需能准确检测状态,并在车辆恢复后重新启动充电(无需人工干预),模拟5次中断的恢复成功率需≥100%,提升用户体验。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