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

汽车领域

服务热线:

家电产品NVH测试中的结构模态分析与优化

三方检测单位 2020-12-14

NVH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家电产品的噪音与振动(NVH)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结构模态分析作为NVH测试的关键技术,通过揭示产品固有振动特性(如固有频率、振型、阻尼),精准定位共振、异响等问题根源。本文围绕家电NVH测试中的结构模态分析逻辑、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法展开,结合具体场景说明技术落地路径,为家电企业提升产品静谧性提供可操作的参考。

结构模态分析是家电NVH问题的“诊断仪”

结构模态分析的核心是识别产品的固有振动参数:固有频率是结构自身振动的“天然频率”,若与外部激励频率(如电机转速、风扇转动频率)重合,就会引发共振;振型是结构在某一阶固有频率下的变形形态,能直观显示“哪里振动最大”;阻尼则决定振动衰减的速度,阻尼小的结构容易持续振动。这些参数如同NVH问题的“基因密码”,能将测试数据与用户感知的“异响”“振动大”关联起来。

比如某品牌空调室外机曾出现低频噪音投诉,测试发现风扇电机转速为1500rpm(对应25Hz),而外机框架的一阶固有频率恰好是25Hz——两者重合导致共振。通过模态分析,工程师从频响函数(FRF)中识别出25Hz的共振峰,再结合振型图看到框架的“弯曲变形”集中在两侧支架,精准定位了问题根源。

对家电而言,模态分析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而是连接测试与解决问题的桥梁:它能告诉工程师“问题出在哪个频率”“哪个部位振动最严重”,从而避免盲目增加重量或贴阻尼材料的无效尝试。

家电中常见的模态问题场景

洗衣机是模态问题的“重灾区”:脱水时内筒高速旋转(转速可达1200rpm以上),离心力会激励外筒。若外筒的固有频率接近内筒的激励频率(如1200rpm对应20Hz),就会导致外筒大幅振动,进而传递到整机,出现“机身晃动”“地面异响”。某洗衣机企业曾遇到类似问题,测试发现外筒的一阶固有频率为19Hz,与内筒1200rpm的激励频率仅差1Hz,共振导致脱水时整机振动加速度超过0.6g。

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支架也常出现模态问题:风机转动产生的周期性气流激励支架,若支架的固有频率接近风机的叶片 passing 频率(如风机转速900rpm、叶片数5片,对应75Hz),就会引发支架共振,振动传递到面板产生“哒哒”异响。某款空调的用户投诉中,工程师通过模态测试发现支架的二阶固有频率为73Hz,与75Hz的激励频率接近,最终通过调整支架结构解决问题。

冰箱的箱体模态问题更隐蔽:压缩机运行时的振动会激励箱体侧板,若侧板的固有频率较低(如15Hz-20Hz),就会产生“嗡嗡”的低频噪音——这种噪音分贝不高,但容易让用户感到“烦躁”。某冰箱企业测试发现,侧板的一阶固有频率为16Hz,而压缩机的激励频率为17Hz,两者接近导致侧板持续振动,用户感知明显。

家电模态测试的实验设计要点

家电模态测试的核心是“精准获取模态参数”,实验设计需注意三点:首先是激励方式选择——力锤激励适用于小型部件(如面板、支架),操作简便但能量有限;激振器激励适用于整机或大部件(如洗衣机外筒),能提供稳定的持续激励。比如测试洗衣机外筒模态时,工程师会用激振器固定在外筒中部,施加正弦扫频激励,覆盖0-100Hz的频率范围。

其次是传感器布置——要“覆盖关键部位”,避免遗漏振动集中点。比如测试空调室内机蒸发器支架模态,传感器需贴在支架与蒸发器的连接点、支架与机身的固定点,以及支架的中间位置,确保捕捉到完整的振型。若传感器只贴在固定点,可能错过支架中间的“最大变形区”,导致模态识别错误。

最后是测试环境控制——需避免背景噪音或地面振动干扰。比如在消声室中测试整机模态,或用隔离垫将产品与地面隔开,减少环境振动的影响。某企业曾在车间测试洗衣机模态,结果因地面振动导致频响函数出现杂峰,后来转移到消声室才得到准确数据。

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模态的“双向验证”

有限元仿真(FEA)是模态分析的“前置工具”,能在设计阶段提前预测模态问题。比如某洗衣机企业在设计新外筒时,先用3D软件建立外筒的有限元模型,输入材料参数(如钢板的弹性模量200GPa、泊松比0.3)和边界条件(如外筒与机架的连接方式),计算出一阶固有频率为22Hz——这个频率避开了内筒1200rpm的20Hz激励频率,于是直接进入原型机制造。

但仿真不是“万能的”,实际原型机的模态参数可能与仿真结果有偏差——比如材料的实际弹性模量可能因加工工艺(如冲压)降低,或边界条件(如螺栓连接的松紧)与仿真假设不同。这时就需要用实验模态数据修正仿真模型:比如某冰箱箱体的仿真固有频率为20Hz,但实验测试为18Hz,工程师通过调整模型中的“钢板厚度”参数(从1.0mm改为0.9mm),让仿真结果与实验一致,再用修正后的模型做参数化分析(如增加加强筋后的频率变化)。

仿真与实验的结合,能让工程师在设计早期规避模态问题,减少原型机迭代次数——某空调企业通过这种方法,将室外机框架的模态优化周期从3个月缩短到1个月。

结构模态优化的三大核心策略

强化刚度是最直接的优化方法:通过增加加强筋、增厚壁板或采用高强度材料,提升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开激励频率。比如洗衣机外筒的优化,工程师在筒身增加3条圆周加强筋,将外筒的一阶固有频率从19Hz提升到28Hz,彻底避开内筒1200rpm的20Hz激励;某空调室外机框架用压铸铝代替冲压钢,刚度提升40%,固有频率从25Hz提升到35Hz,解决了共振问题。

增加阻尼能快速衰减振动:阻尼材料(如阻尼贴、橡胶垫、粘弹性涂层)能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减少振动传递。比如冰箱侧板的优化,工程师在侧板内侧贴一层2mm厚的阻尼泡沫,让侧板的阻尼比从0.01提升到0.05,振动加速度从0.3g降到0.1g;某空调室内机蒸发器支架与机身之间加橡胶减振垫,将支架的振动传递率从80%降到30%,解决了面板异响。

调整质量分布能改变模态参数:通过增加或移动质量,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比如洗衣机内筒的优化,工程师在筒身顶部增加一个0.5kg的平衡块,将内筒的一阶固有频率从22Hz提升到26Hz,避开外筒的激励频率;某空调风机位置向一侧移动5cm,调整风机框架的模态频率,从73Hz改为80Hz,避开风机的75Hz激励。

不同家电的模态优化针对性方法

冰箱的优化重点在“压缩机舱与箱体”:压缩机是主要激励源,工程师会用隔音棉包裹压缩机,同时在舱体与箱体之间加弹性支撑(如橡胶脚垫),减少振动传递到箱体;箱体侧板的优化,增加2条横向加强筋,将侧板的一阶固有频率从16Hz提升到22Hz,避开压缩机的17Hz激励。

洗衣机的优化重点在“内筒与外筒”:内筒用“环形加强筋+增厚筒壁”组合,提升弯曲刚度,固有频率从22Hz提升到28Hz;外筒采用“拼接式结构”,在连接处涂阻尼胶,将外筒的阻尼比从0.015提升到0.04,减少振动持续时间。

空调的优化重点在“风机与框架”:室外机风扇框架用压铸铝代替冲压钢,刚度提升的同时减轻重量;室内机风机采用“前倾式叶片”,降低风机的气流激励,同时将蒸发器支架用塑料加玻纤增强,固有频率从73Hz提升到80Hz,解决异响问题。

模态优化后的验证与迭代

优化后的验证是“闭环”的关键:工程师需要重复之前的测试步骤,对比优化前后的模态参数和NVH性能。比如某洗衣机外筒优化前一阶固有频率19Hz,优化后(加3条加强筋)提升到28Hz,脱水时的振动加速度从0.6g降到0.15g,整机噪音从65dB(A)降到58dB(A),完全符合用户要求。

验证不仅要测模态参数,还要测用户感知的“实际体验”:比如空调室内机优化后,工程师会让用户模拟日常使用(如开风机高档、关面板),听是否还有异响;洗衣机优化后,让用户做脱水测试,感受机身晃动是否减少。只有模态参数优化且用户体验提升,才算真正解决问题。

若验证不通过,需回到模态分析重新定位问题:比如某冰箱优化后侧板固有频率提升到22Hz,但用户仍感到“嗡嗡”声,测试发现压缩机的激励频率因电压波动从17Hz变为21Hz,于是工程师再次调整侧板加强筋的位置,将固有频率提升到25Hz,最终解决问题。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NVH测试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