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工程材料检测的闭水试验合格标准
工程材料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是验证管道密封性、防范地下水污染与路面隐患的核心环节,而合格标准则是试验的“纲”——它串联起试验前准备、过程控制与结果判定的全流程,直接决定管道是否能投入使用。本文围绕闭水试验的合格标准,从适用范围、水头确定、渗水量计算等关键维度展开,为工程实践提供可落地的参考依据。
闭水试验的适用范围与前提条件
闭水试验并非“万能”,需明确适用对象: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塑料排水管(如HDPE、PVC-U管)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等无压管道;压力管道(如给水钢管)或橡胶圈密封的球墨铸铁管则用水压试验替代。
试验需满足三个前提:一是管道安装完成,接口砂浆(或胶粘剂)达到设计强度(如水泥砂浆接口养护7天);二是检查井砌筑、粉刷完毕且强度达标;三是沟槽未回填——若已回填,管道渗漏无法直观观察,试验结果无效。
实际工程中,试验段长度通常不超过500m;若管道有转角、变径,需分段试验,避免水头差过大干扰渗水量计算。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要求
准备不到位,试验结果必偏差。首先是管道清理:内部需无杂物、淤泥,避免堵塞影响水流;其次是封堵:砖砌封堵用MU10砖+M10砂浆,养护24小时;气囊封堵需匹配管径,充气压力≥0.15MPa,用肥皂水检查密封性。
水源需清洁,避免污染管道;用水量需提前计算(如DN1000管每公里需水约150m³)。此外,试验前需观测管道沉降——若沉降超设计值(≤30mm),需先处理变形,否则管道受力不均会导致渗漏。
试验水头的确定标准
水头高度是渗水量的“催化剂”,需严格按管径确定:管径≤1000mm时,水头取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管道顶至井口的距离);管径>1000mm时,水头取管道顶以上2m,但不得低于井口高度。
举例:DN800管,井口高1.2m(管顶到井口),水头为1.2m;DN1200管,井口高1.5m,水头需取2m(因2m>1.5m)。测量时用直尺或水位计,误差≤5mm,确保参数准确。
若管道埋深浅(管顶距地面<2m),水头需≥管顶以上1m,可通过临时挡水墙抬高水头,避免检测失真。
渗水量的计算与合格指标
渗水量是合格的“核心门槛”,公式为Q=W/(T×L)(Q:渗水量,m³/(24h·km);W:补水量,m³;T:观测时间,h;L:试验段长度,km)。
不同管材允许渗水量不同:混凝土管(如DN300)按规范表取值为0.26m³/(24h·km),DN1000为0.52m³/(24h·km);塑料排水管更严格,允许渗水量≤0.005m³/(24h·km)(近乎零渗漏)。
观测时,T≥30分钟,连续记录3次,取平均值。若3次结果极差超平均值10%,需重测——比如3次渗水量为0.25、0.27、0.30,平均值0.27,极差0.05,超10%(0.027),需重新观测。
试验过程的观测与记录要求
充水后需静置24小时(混凝土管吸水多,避免吸水导致渗水量虚高),再调至规定水头,恒压30分钟后开始观测。恒压期间需补水保水头,波动≤5mm。
每30分钟记1次补水量、水头、时间,连记3次。记录需包含试验段编号、管材、水头、渗水量等,由试验员与监理共同签字,作为验收依据。
封堵与降压的操作规范
封堵需“严丝合缝”:砖砌封堵用防水砂浆抹面,厚≥20mm;气囊封堵前检查有无破损,充气后用肥皂水验漏。试验结束降压要慢:先开下游封堵放水,再慢放气囊气,避免水锤毁管或气囊弹出伤人。
降压时看管道有无变形,若有裂缝需立即停手检查。封堵拆除需待结果合格后进行,砖砌封堵人工拆,避免机械损坏管道。
常见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渗水量超标的原因多:封堵漏——重新砌或换气囊;接口漏——混凝土管剔原砂浆重抹,塑料管重焊;检查井漏——用环氧砂浆补裂缝;管道本身有洞——换管或用环氧砂浆补。
处理后需重测,严禁“临时堵漏”(如涂防水胶)——曾有工程因封堵漏蒙混过关,后期管道渗水污染地下水,被迫开挖重建,代价巨大。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