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基层工程材料检测的承载比试验步骤详解
工程材料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市政道路基层是路面结构的承重核心,其承载能力直接决定道路使用寿命。承载比(CBR)试验作为评价基层材料抗变形能力的关键方法,通过模拟现场湿度条件(泡水处理)和加载过程,量化材料在特定变形下的承载力。本文围绕CBR试验的完整流程,从试样制备、试件成型到加载计算,逐一详解关键步骤及操作细节,为基层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实操指南。
一、试验前的试样制备
取代表性土样过20mm筛(去除大颗粒),晾干至手可捏碎状态,称取5kg备用。根据经验估计最佳含水率(细粒土约12%-18%),向土样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后密封放置24小时,让水分充分渗透到土颗粒内部,避免后续击实时出现局部干湿不均。
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将调整好含水率的土样分5层装入击实筒(内径152mm、高度170mm),每层装入量约1kg,用4.5kg重的击锤从457mm高度自由下落,每层均匀击实27次。击实完成后,用直尺刮去筒顶多余的土,称取击实筒+土的总重量,计算每层的干密度,最终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对应的最佳含水率。
二、CBR试件的成型
根据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制备一个CBR试件所需的土量:试件体积≈π×(152/2)²×170≈308cm³,若最大干密度为1.8g/cm³,干土重量=308×1.8≈554g,湿土重量=干土重量×(1+最佳含水率/100)(例如最佳含水率15%时,湿土重≈637g)。
将调整好含水率的湿土分5层装入CBR试筒(与击实筒尺寸一致),每层击实27次(击锤落高、击数与重型击实一致)。击实完成后,用直尺刮平试筒顶部的土,称取试筒+试件的总重量,计算试件的实际干密度——需达到最大干密度的95%以上(符合设计对基层压实度的要求)。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高度,要求为170mm±2mm,若偏差超过范围,需重新装样击实。
三、试件的泡水处理
CBR试验的核心是模拟基层材料在现场的湿度变化,因此试件需经过泡水处理。首先在试件顶面放置一块直径148mm、厚度5mm的圆形钢板(荷载板),其直径略小于试筒内径(152mm),确保不与试筒内壁接触。
根据设计要求的上覆压力(如10kPa),在荷载板上添加砝码,使总荷载模拟现场上覆土层的重量(试筒受力面积≈0.18m²,10kPa对应荷载≈180N,需添加约18kg砝码,实际可根据砝码规格调整)。将装有荷载板和砝码的试筒轻轻放入水槽,水槽内预先加入清水,水面高度需没过试件顶面25mm(用钢尺测量确认)。
试件泡水时间严格控制为4天(96小时),期间每天检查一次:若水面下降,及时补充清水;若试件出现倾斜或移动,轻轻调整至正确位置;若发现试件表面有裂缝或鼓包,说明土样稳定性不足,需重新制备试件。
四、加载试验的设备调试
CBR加载试验需用到CBR试验仪,主要由加载架、量力环、位移计、升降台和速率控制器组成。试验前需对设备进行校准:量力环需用标准荷载(如10kN、20kN)校准,得到量力环系数(单位:N/0.01mm,例如某量力环系数为50N/0.01mm,即指针每偏转0.01mm对应50N荷载);位移计(百分表)需归零,确保测量精度;速率控制器调整至1mm/min(规范规定的标准加载速率)。
将泡水后的试件从水槽中取出,用干毛巾轻轻擦去表面的水,放置在试验仪的升降台上。调整升降台高度,使试筒中心与加载头中心对齐(观察加载头与试筒内壁的间隙是否均匀)。将原来的荷载板和砝码重新放在试件顶面,再将加载头(直径150mm,与试筒内径匹配)放在荷载板上,确保接触紧密。
五、加载试验与数据记录
开始加载前,先施加一个小荷载(约45N),使试件与加载系统接触紧密,然后将量力环和位移计的指针归零。启动速率控制器,按1mm/min的速率匀速上升升降台(或下降加载头),同时开始记录数据:每变形0.5mm(如0.5mm、1.0mm、1.5mm……)记录一次量力环的读数,直到试件变形达到2.5mm(若变形至5.0mm时荷载仍未下降,可继续测至5.0mm)。
加载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试件状态:若试件表面出现明显裂缝或鼓包,说明试件即将破坏,需加快记录频率(如每0.1mm记录一次);若荷载突然下降(量力环指针突然回退),说明试件已破坏,立即停止加载并记录此时的变形和荷载值。试验完成后,缓慢降低升降台,取下加载头、荷载板和砝码,将试件从试筒中取出,观察内部破坏形态(如剪切破坏、压碎破坏)并记录。
六、试验结果的计算
首先将量力环的读数转换为荷载值:荷载值(N)=量力环读数(0.01mm)×量力环系数(N/0.01mm)(例如读数200、系数50N/0.01mm,荷载=10kN)。
然后计算不同变形下的CBR值:CBR(%)=(试件在某变形下的荷载/该变形下的标准荷载)×100%。规范规定的标准荷载为:变形2.5mm时13.2kN,变形5.0mm时20.0kN。例如试件变形2.5mm时荷载为8kN,CBR值=(8/13.2)×100%≈60.6%;变形5.0mm时荷载为12kN,CBR值=60%,此时取2.5mm时的结果(取较大值)。
为保证结果准确性,需制备3个平行试件,分别进行试验,取3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CBR值(若某试件结果与平均值偏差超过15%,需舍去并重新测试)。
七、试验关键注意事项
土样预处理要彻底:大于20mm的颗粒需全部筛除,避免试件密度不均;含水率调整后需密封24小时,确保水分均匀渗透。击实操作要规范:击锤需自由下落,每层击数准确(27次),击实顺序从试筒边缘向中心,避免出现“死角”。
泡水时间严格控制4天,水面高度准确(没过试件25mm);加载速率保持1mm/min,过快会使荷载偏大,过慢会使荷载偏小;加载时需确保加载头、荷载板、试件中心对齐,避免偏心加载导致结果偏差。
数据记录要及时准确,每0.5mm变形记录一次荷载;平行试件必做,结果偏差超15%需重新测试。这些细节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需严格遵守。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