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

能源电力

服务热线:

储能电池循环寿命测试中容量衰减曲线的拟合方法

三方检测单位 2021-11-17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储能电池的循环寿命是评估其性能与经济性的核心指标,而容量衰减曲线作为循环寿命测试的直接输出,承载了电池从初始容量到寿命终结的衰减规律。拟合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对曲线进行解析,能定量描述衰减速率、阶段特征及关键参数,为电池寿命预测、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支撑。本文围绕储能电池容量衰减曲线的拟合方法展开,涵盖基础逻辑、模型选择、数据处理及实际应用调整等关键环节,旨在为测试人员与研发人员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参考。

容量衰减曲线的基础逻辑与数据特征

储能电池的容量衰减曲线源于循环寿命测试:在规定的充放电制度(如恒定倍率、温度)下,每完成一次循环记录一次剩余容量,最终形成“循环次数-剩余容量”的关系曲线。典型的衰减曲线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始衰减阶段(前几百次循环),因SEI膜形成、活性物质表面结构调整,容量快速下降;线性衰减阶段(中间大部分循环),SEI膜稳定,活性物质缓慢损失,容量呈线性递减;加速衰减阶段(寿命末期),SEI膜破裂、活性物质团聚或电解液干涸,容量急剧下降。

这些阶段特征是拟合的核心依据——若忽略阶段差异用单一模型拟合,会导致结果偏离实际规律。例如,某三元锂电池前200次循环容量从100%降至95%(初始衰减),之后每1000次循环下降5%(线性衰减),最后500次循环降至80%以下(加速衰减),三个阶段的衰减速率差异显著,需针对性处理。

常见的容量衰减曲线拟合模型

线性模型是最基础的拟合工具,公式为Y = C₀ - k×N(Y为循环N次后的容量,C₀为初始容量,k为线性衰减速率)。该模型适用于电池的稳定衰减阶段(如磷酸铁锂电池的中后段循环),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例如,某磷酸铁锂电池在1C充放电、25℃下,线性阶段的k值为0.015%/循环,即每循环100次容量下降1.5%。

指数模型适用于初始快速衰减阶段,公式为Y = C₀×e^(-α×N)(α为指数衰减系数)。该模型能描述SEI膜形成期的容量快速下降,例如三元锂电池前100次循环容量从100%降至96%,用指数模型拟合的α值为0.0004/循环,反映初始衰减速率。

幂函数模型公式为Y = C₀×N^(-β)(β为幂指数),适用于衰减规律随循环次数非线性变化的场景(如高倍率循环下的电池),灵活性较强但物理意义较模糊。

双指数模型是指数模型的扩展,公式为Y = A×e^(-α×N) + B×e^(-γ×N)(A、B为初始容量分配系数,α、γ为不同阶段衰减系数)。该模型能同时拟合初始快速衰减与后续缓慢衰减,适用于三元锂等初始衰减明显的电池。例如某三元锂电池的双指数模型中,A=30%(初始衰减部分)、α=0.001/循环,B=70%(稳定衰减部分)、γ=0.0002/循环,清晰区分两阶段贡献。

拟合前的数据预处理要点

实际测试数据常含噪声或异常值,需预处理后再拟合。平滑处理可消除噪声:移动平均法通过相邻数据点的平均值削弱随机波动(如取5次循环移动平均);Savitzky-Golay滤波通过多项式拟合局部数据,保留曲线趋势的同时去噪,适用于需保留拐点的场景。

异常值剔除避免错误数据影响结果:3σ准则剔除超出均值±3倍标准差的数据;箱线图法则剔除小于Q1-1.5IQR或大于Q3+1.5IQR的数据(Q1、Q3为四分位数,IQR为四分位距)。例如某电池第50次循环容量突然从98%降至90%(设备故障),用3σ准则剔除后,拟合结果更准确。

数据归一化消除初始容量差异:将容量转换为初始容量的百分比(Y% = Y/C₀×100%),使不同电池的衰减曲线可在同一基准下比较。例如对比不同批次磷酸铁锂电池的衰减速率时,归一化曲线更直观。

拟合结果的评估与验证方法

拟合优劣需通过定量指标与残差分析评估。决定系数R²反映模型解释数据变异的比例,越接近1效果越好(如线性模型R²=0.98,说明98%的容量变化由线性衰减解释);均方根误差(RMSE)反映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如RMSE=0.2%,即平均每次循环预测误差0.2%);平均绝对误差(MAE)反映绝对误差的平均值,适用于关注误差大小的场景。

残差分析判断模型合理性:残差是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值,若模型合适,残差应随机分布(无趋势或周期性)。例如用线性模型拟合含初始衰减的曲线,残差会呈现前大后小的趋势,说明需改用双指数模型。

不同电池类型的拟合模型选择策略

磷酸铁锂电池衰减以线性阶段为主(占寿命80%以上),初始衰减不明显(通常小于5%),优先选线性模型拟合中后段循环。例如某磷酸铁锂电池循环2000次,前100次降至97%,之后线性衰减至80%,用线性模型拟合后1900次数据,R²=0.99,衰减速率k=0.01%/循环。

三元锂电池初始衰减明显(前200次下降5%~10%),后续衰减变慢,双指数模型更合适。例如某NCM811三元锂电池前200次降至93%,之后1800次降至80%,用双指数模型拟合,R²=0.97,能同时解释两阶段规律。

钠电池等新型电池衰减规律复杂(如SEI膜形成、金属钠沉积),需结合分段模型拟合。例如某钠电池500次循环内,前100次指数衰减、中间200次线性衰减、后200次加速衰减,采用分段拟合(指数+线性+幂函数),更准确描述各阶段规律。

循环条件对拟合参数的影响及调整

充放电倍率越高,衰减速率越大:某磷酸铁锂电池1C下k=0.015%/循环,2C下k增至0.03%/循环,0.5C下降至0.008%/循环。拟合时需根据倍率调整参数,或建立关联式(如k = a×C^b,C为倍率,a、b为系数)。

温度影响衰减规律:高温加速SEI膜分解,初始衰减加剧;低温增大极化,后续衰减加快。例如某三元锂电池45℃下,双指数模型α=0.0015/循环(初始衰减)、γ=0.0003/循环(稳定衰减);0℃下α=0.0008/循环、γ=0.0005/循环。拟合时需将温度作为变量,或针对不同温度单独拟合。

充放电截止电压影响衰减:过高充电电压破坏正极结构,过低放电电压导致负极锂 plating,均加速衰减。例如某三元锂电池充电电压从4.2V提至4.3V,线性衰减速率k从0.02%/循环增至0.035%/循环。拟合时需根据截止电压调整参数。

拟合过程中的常见误区与规避

过度拟合:用复杂模型拟合少量数据(如双指数模型拟合线性阶段数据),虽R²高但泛化能力差。规避需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优先选简单模型,仅当简单模型无法满足精度时用复杂模型。

忽略阶段特征:用单一模型拟合整个曲线(如线性模型拟合含初始衰减的曲线),导致残差过大。规避需分阶段拟合:根据曲线阶段(初始、稳定、加速)分段,每段用合适模型。

不做数据预处理:直接拟合带噪声或异常值的数据,导致参数不准确。规避需严格执行预处理:先平滑、再剔除异常值、最后归一化,确保数据可靠。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