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意大利玩具安全检测需符合的EN 71-1标准要点
玩具安全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EN 71-1是欧盟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框架下的核心协调标准,专门规范14岁以下儿童玩具的机械与物理安全性能。作为欧盟成员国,意大利要求所有进入其市场的玩具必须符合该标准——从零件脱落风险到边缘尖锐度,每一项要求都直接决定产品能否通过清关及市场监管,是中国出口企业必须掌握的合规底线。
EN 71-1的适用范围与对象界定
EN 71-1覆盖几乎所有设计用于儿童玩耍的产品,包括毛绒玩具、塑料积木、木制拼图、电动玩具车等,但需排除三类情况:一是节日装饰用“玩具类物品”(如圣诞树上的小挂件),二是专业儿童运动器材(如儿童自行车),三是需成人监督的实验玩具(如化学套装)。这些产品需符合其他欧盟标准(如EN 14682、EN 62115)。
企业需特别关注“预定用途”的判定:即使玩具标注“10岁+”,若其尺寸、形状可能吸引低龄儿童玩耍(如小尺寸的塑料恐龙),仍需满足更严格的低龄组要求。例如一款标注“6岁+”的塑料汽车,若车轮直径小于31.75mm,仍需通过0-3岁组的小零件测试。
机械危险防护:尖锐边缘与突出物管控
EN 71-1将尖锐边缘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类。非功能性尖锐边缘(如塑料玩具的毛边)必须完全消除——用边缘测试仪检测时,若能划破测试纸带,则直接不合格;功能性尖锐边缘(如玩具剪刀的刀刃)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且需在包装标注“内含尖锐部件,需成人监督”,字体大小不小于包装面积的5%。
突出物的要求更具体:玩偶的塑料鼻子、玩具车的天线等突出部件,需承受100N拉力(持续10秒)不脱落;若突出长度超过10mm,需做“戳刺测试”——用模拟儿童皮肤的橡胶膜接触末端,若膜被刺破则判定危险。此外,突出物末端需做圆角处理,半径不小于1mm,防止划伤皮肤。
小零件与吞咽窒息风险的“零容忍”规则
小零件是0-3岁儿童玩具的“绝对禁忌”——EN 71-1定义“小零件”为能通过直径31.75mm圆筒的物体。针对这类玩具,需进行“跌落测试”:从1.3米高度自由跌落到硬木板,重复10次后检查是否有部件脱落为小零件,若有则直接不合格。
3-6岁儿童玩具若含小零件,必须在包装正面标注“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内含小零件”,且警告语需清晰可见(字体至少10号)。此外,小零件需通过“咀嚼测试”:放入模拟口腔的装置中,承受50N压力(10秒),若破裂或变形,也判定为危险。
结构强度的核心测试项目
玩具结构需承受儿童正常玩耍的拉力、扭转和冲击。例如毛绒玩具的缝合线,需承受20N拉力(10秒)不裂开;塑料积木的连接部位,需承受180度扭转(5秒)不松动;刚性玩具(如塑料汽车)需用0.5kg钢球从1米高度砸向关键部位(如车身),若破裂则不合格。
软性玩具(如毛绒玩偶)的冲击测试更关注内部填充物:用1kg冲击器以0.5m/s速度撞击玩偶,若填充物外露(如棉花从缝合处漏出),则判定结构强度不足。部分玩具还需做“挤压测试”——用200N力挤压玩具主体(10秒),若出现尖锐部件外露,也需整改。
可接触金属部件的安全细节
玩具中的金属部件(如弹簧、金属丝)需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末端封合(如焊接或套塑料帽),无毛刺;二是外露弹簧需做“夹伤测试”——将模拟儿童手指的橡胶棒插入弹簧间隙,若无法取出则判定危险。
金属部件的防锈处理也需达标:放入盐雾箱(5%氯化钠溶液、35℃)24小时后,若有锈迹需进一步测试——用干布擦拭锈迹,若布上有锈痕,则判定不合格(脱落的锈迹可能被儿童误食)。
包装与标识的强制要求
包装材料需防窒息:塑料包装袋厚度需大于0.03mm,或开两个以上面积100mm²的透气孔(间距不超过100mm);密封纸盒需确保儿童无法自行打开,或打开后无锋利边缘。
标识需包含三项内容:一是制造商名称/欧盟授权代表信息,二是CE标识(尺寸不小于5mm×5mm),三是年龄警告(若适用)。例如含小零件的玩具,警告语需放在包装正面最显眼位置,确保家长能快速识别。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