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

服务热线:

出口新加坡玩具安全检测需符合的SS EN 71标准要点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5-12

玩具安全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新加坡作为全球对玩具安全监管最严格的市场之一,SS EN 71是其针对14岁以下儿童玩具的强制国家标准,覆盖设计、生产、测试至销售的全流程。对于出口新加坡的玩具企业而言,掌握该标准的核心要点是规避合规风险、顺利进入市场的关键——从机械物理安全到化学限量,从易燃性到标签说明,每一项要求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准入资格。

SS EN 71的基础框架与适用边界

SS EN 71的全称是“Singapore Standard: Safety of Toys”,其技术内容完全基于欧洲EN 71系列标准转化而来,核心是“以儿童年龄为核心的风险分层”。标准适用于所有“设计用于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产品,包括毛绒玩具、塑料积木、电动玩具、木制拼图等;但排除了成人玩具(如模型手办)、专业体育器材(如儿童自行车头盔)、节日装饰(如圣诞挂件)等非儿童核心玩耍用途的物品。

年龄划分是理解标准的关键逻辑:0-3岁(婴幼儿)、3-8岁(学龄前)、8-14岁(学龄)。不同年龄段的玩具面临的风险差异极大——比如0-3岁儿童处于“口欲期”,需重点防吞咽;8岁以上儿童则更关注机械强度与使用场景的匹配。例如,一款适合3岁儿童的积木,若误标为“0-3岁”,即使质量合格,也会因年龄标识错误被判定不合格。

此外,标准还覆盖玩具的“附属组件”:比如玩具车的电池盒、毛绒玩偶的蝴蝶结、拼图的包装绳,只要属于玩具的一部分,就必须符合对应的安全要求——即使这些组件本身不是“玩具”。

机械与物理安全的“红线”要求

机械与物理安全是SS EN 71最基础的管控环节,直接针对儿童玩耍时的“即时伤害”风险。其中,“小零件测试”是0-3岁玩具的“生死线”:任何易脱落的零件(如玩具熊的眼睛、玩具车的车轮),若能通过“小零件测试筒”(直径31.75mm、深度57.15mm),即被判定为“小零件”,禁止出现在0-3岁玩具中——因为该年龄段儿童无法区分“玩具”与“食物”,吞咽小零件可能导致窒息。

边缘与尖端的处理同样严格:金属玩具的边缘必须经过“钝化处理”,用“边缘测试仪”检测时,若测试仪的胶带未被割破,才算合格;塑料玩具的注塑边缘不能有“毛刺”,需用砂纸打磨至光滑。例如,一款金属玩具枪的枪管尖端,若能刺穿一张A4纸,就属于“锐尖”,需整改为圆头。

绳索与弹性绳的要求针对“缠绕窒息”:0-3岁玩具的绳索长度不能超过220mm;弹性绳的伸展长度不能超过原长的3倍,且两端必须用“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如缝纫或热熔)。比如拖拉玩具的绳索,若长度超过限制,必须设计成“拉断力≤100N”的结构——当儿童用力拉扯时,绳索会断开,避免缠绕。

稳定性要求针对骑行玩具与大型玩具:扭扭车、平衡车的重心需低于车身高度的1/3,测试时会在车身上施加75kg的重量,观察是否侧翻;积木的拼接结构需能承受“儿童体重的1.5倍”压力,防止搭好的城堡突然倒塌砸伤儿童。

易燃性的“量化”管控

SS EN 71的易燃性要求(对应EN 71-2)针对的是“火灾风险”,主要覆盖毛绒、纺织、纸质等易燃材料。标准用“燃烧速率”作为核心指标:毛绒玩具的燃烧速率不能超过30mm/秒,纺织品玩具不能超过100mm/分钟,纸质玩具不能超过150mm/分钟。

具体来说,毛绒玩具的填充物(如PP棉)必须是“阻燃级”,表面布料需经过“浸轧法”阻燃处理——测试时,将玩具样品倾斜45度,用火焰点燃一端,若燃烧速率超过限值,需更换材料。例如,一款毛绒玩偶的布料若燃烧时“火焰蔓延至整个玩偶的时间≤10秒”,则判定为不合格。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材料被“完全禁止”:比如聚苯乙烯泡沫(EPS)作为填充物,燃烧时会释放有毒气体;未经处理的天然棉花,必须经过“磷系阻燃剂”处理后才能使用。即使是玩具的包装材料(如纸箱),也需符合“燃烧速率≤150mm/分钟”的要求,防止儿童玩耍包装时引发火灾。

化学安全的“微量”限制

化学安全是SS EN 71最受家长关注的部分(对应EN 71-3),核心是“限制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即儿童通过触摸、啃咬玩具时,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标准对重金属的限量极为严格:铅≤90mg/kg、镉≤75mg/kg、汞≤60mg/kg、铬≤60mg/kg,这些限量适用于玩具的“可接触部分”(如表面涂层、啃咬区、纺织品)。

邻苯二甲酸盐的限制针对塑料玩具:DEHP、DBP、BBP这三种“增塑剂”的总含量不能超过0.1%;对于“可放入口中”的玩具(如安抚奶嘴、玩具车的方向盘),所有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都不能超过0.1%——因为这些物质会干扰儿童的内分泌系统。测试时会用“酸萃取法”提取玩具表面的有害物质,再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含量。

甲醛含量主要针对纺织品玩具:婴幼儿纺织品(如毛绒玩偶的衣服)的甲醛含量≤20mg/kg,学龄儿童纺织品≤100mg/kg。测试时将纺织品浸泡在40℃的水中2小时,提取甲醛后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若含量超标,需重新清洗或更换布料。

标签与说明书的“可追溯”要求

SS EN 71的标签要求核心是“让消费者快速识别风险”,所有信息必须“清晰、醒目、可追溯”。首先是“年龄警示”:需标注在包装正面的“黄金位置”(如左上角),字体大小≥4号字(约12磅),英文表述为“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 under [X] months/years”,不能被其他图案遮挡。例如,一款内含小零件的玩具,若未标注“Choking hazard”(窒息风险),即使小零件测试合格,也会因警告语缺失被召回。

制造商信息需“可追溯”:必须标注企业的全称、详细地址(如“Made in China by ABC Toys Co., Ltd., No、123, Xinhua Road, Shenzhen”)、联系方式(邮箱或电话)。若玩具由多个企业合作生产,需标注“总经销商”的信息——比如“Distributed by XYZ Trading Pte、Ltd., Singapore”,确保出现问题时能找到责任方。

使用说明书需“手把手教使用”:电动玩具要注明“电池型号(AA×2)”“充电时间(2小时)”“避免水浸”;骑行玩具要注明“最大承重75kg”“使用前检查螺丝松紧”;积木要注明“避免从高处摔落”。说明书的语言必须是英文,若针对新加坡的中文消费者,可增加中文翻译,但英文是强制要求——因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是英文,所有监管文件均以英文为准。

测试与认证的“实操指南”

出口新加坡的玩具必须通过SS EN 71的“全项目测试”,测试机构需是新加坡标准局(SSC)认可的实验室(如SGS Singapore、TUV SUD Singapore),或获得ISO 17025认可的国际实验室(如中国的CTI、BV)。需要注意的是,“全项目测试”包括机械安全、易燃性、化学安全、标签等所有章节,不能只测某几项。

测试流程通常是:1、送样——提供“批量生产的代表性样品”(如10个玩具),确保样品与大货一致;2、测试——实验室按照SS EN 71的方法逐项检测(如小零件测试、易燃性测试、重金属测试);3、出报告——测试通过后,实验室出具“Test Report”,报告有效期为1年(若产品设计或材料无更改)。

此外,新加坡标准局会“随机抽查”市场上的玩具:若发现某款玩具的实际质量与测试报告不符(如更换了更便宜的塑料材料),会立即要求召回,并将企业纳入“黑名单”——未来该企业的产品需接受更严格的“每批测试”,增加时间与成本。因此,企业需保持“批次一致性”:大货的材料、设计、工艺必须与测试样品完全一致,不能“偷工减料”。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