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服务热线:

欧盟EP 10.0版微生物限度检测标准与中国药典的对比研究

三方检测单位 2023-03-08

微生物限度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药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欧盟EP 10.0版作为全球主流药品标准,整合了最新微生物检测技术;《中国药典》(ChP)2025版是中国药品监管的法定依据,两者差异直接影响药企跨境合规。本文从采样、计数、控制菌、培养基及方法适用性等维度对比,为药品质控提供实操参考。

采样量的差异

EP 10.0对固体口服制剂要求采样≥10个最小包装,覆盖更多生产批次;中国药典2025版固体采样≥2个包装,更注重单包装的代表性。

液体口服制剂方面,EP 10.0要求每批采样≥3个包装,确保样品的均匀性;中国药典液体采样≥2个包装,简化了采样流程。

半固体制剂(如软膏)中,EP 10.0采样≥5个包装,中国药典未明确包装数量,仅要求检验量的代表性。

检验量的差异

EP 10.0固体口服制剂每包装检验1g,液体每包装10ml,强调单包装的最小检验量;中国药典固体每包装2g,液体20ml,通过增加检验量弥补包装数量不足。

半固体制剂中,EP 10.0每包装检验1g,中国药典检验2g,更注重样品的分散性与检测准确性。

含抑菌成分的液体样品,EP 10.0要求稀释5倍后检验,中国药典则将稀释纳入方法适用性试验。

微生物计数方法的优先顺序差异

EP 10.0优先使用薄膜过滤法,尤其含抑菌成分样品必须用,强调抑菌作用去除;中国药典首选平皿法,仅粘性样品用薄膜过滤,更关注操作简便。

薄膜过滤法中,EP 10.0要求滤膜孔径0.45μm±0.02μm,中国药典未明确孔径公差,仅要求0.45μm。

最可能数法(MPN)应用上,EP 10.0仅用于无法用平皿或薄膜法的样品,中国药典扩大至所有需氧菌检测,灵活性更高。

微生物计数的培养条件差异

EP 10.0细菌培养30-35℃72小时,真菌20-25℃5天,确保微生物充分生长;中国药典细菌48小时,真菌72小时,缩短细菌培养时间以提高效率。

真菌培养中,EP 10.0要求黑暗环境,中国药典未明确环境要求,仅控制温度。

平皿法中,EP 10.0要求培养基厚度4mm,中国药典未明确厚度,仅要求均匀平铺。

控制菌检查的菌种差异

EP 10.0需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5种菌;中国药典增加肺炎克雷伯菌,共6种,覆盖更多污染菌。

蜡样芽孢杆菌检查中,EP 10.0要求所有口服制剂均查,中国药典仅淀粉类制剂查,更具针对性。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中,EP 10.0要求所有外用制剂查,中国药典仅软膏、乳膏查,范围更窄。

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差异

EP 10.0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MYP),通过黄色菌落鉴别;中国药典用血琼脂,通过溶血环鉴别。

检测大肠埃希菌时,EP 10.0用麦康凯琼脂(MacConkey),中国药典用伊红美蓝琼脂(EMB),两者的选择性染料不同。

检测白色念珠菌时,EP 10.0用沙氏葡萄糖琼脂,中国药典用念珠菌显色琼脂,后者鉴别性更强。

培养基的来源要求差异

EP 10.0要求培养基需符合EP附录“培养基适用性试验”,且使用指定商业化产品(如Oxoid CM0003营养琼脂),确保质量一致性;中国药典允许等效培养基,只要成分符合附录,需做灵敏度验证。

商业化培养基中,EP 10.0要求每批培养基附合格证书,中国药典未强制要求,仅需厂家提供质量证明。

自制培养基方面,EP 10.0不允许使用,中国药典允许,但需严格验证成分与性能。

培养基的储存条件差异

EP 10.0固体培养基需2-8℃密封储存,有效期6个月,防止培养基脱水或污染;中国药典固体培养基室温(15-25℃)储存,有效期12个月,更符合国内实验室储存习惯。

液体培养基中,EP 10.0要求4℃储存,中国药典允许室温储存,简化了冷藏需求。

培养基融化后,EP 10.0要求24小时内使用,中国药典允许48小时内使用,延长了使用时间。

方法适用性试验的菌株差异

EP 10.0用5株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ATCC 16404),覆盖常见污染菌;中国药典增加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共6株,更全面。

菌株活化中,EP 10.0要求传代不超过5次,中国药典未明确传代次数,仅要求菌株活力。

阴性对照中,EP 10.0要求用无菌稀释液,中国药典允许用空白培养基,简化了对照设置。

方法适用性试验的操作差异

EP 10.0要求菌株与样品接触30分钟(“接触时间”),模拟微生物在样品中的存活状态;中国药典直接混合后稀释,简化了操作步骤。

稀释过程中,EP 10.0要求用磷酸盐缓冲液,中国药典允许用生理盐水,增加了稀释剂的选择灵活性。

接种方法中,EP 10.0要求均匀涂布,中国药典允许倾注法,更适应不同样品的分散性。

方法适用性试验的回收率要求差异

EP 10.0要求回收率≥70%(试验组/对照组≥70%),确保方法的准确性;中国药典要求≥50%,降低了对回收率的要求,更适应国内部分难处理样品(如中药制剂)的检测需求。

回收率计算中,EP 10.0要求用对数转换,中国药典用算术平均值,简化了计算流程。

试验无效判定中,EP 10.0要求阳性对照未生长则试验无效,中国药典允许重新试验,更具灵活性。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