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
服务地区:全国
报告类型:电子报告、纸质报告
报告语言:中文报告、英文报告、中英文报告
取样方式:快递邮寄或上门取样
样品要求:样品数量及规格等视检测项而定
注:因业务调整,微析暂不接受个人委托项目。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是对电路板热传导、散热等热学特性进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保障电路板在工作时温度处于合理范围,确保其稳定运行与可靠寿命。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目的
其一在于明确电路板工作时的最高温度,防止元件因过热失效,保障基本功能正常。
其二是分析温度分布,掌握热量传递路径,为优化散热结构提供依据。
其三是评估热学性能对电路板长期可靠性的影响,确保产品使用寿命符合要求。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所需设备
需配备红外热像仪,用以非接触式获取电路板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温度传感器必不可少,可精准测量电路板不同点位的温度数值。
恒温环境箱也很关键,能模拟不同工作环境温度条件,开展热学性能测试。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步骤
第一步是安装电路板,连接好相关测试线路,保证电路正常连通。
第二步是设置恒温环境箱参数,将电路板置于其中,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第三步是利用红外热像仪或温度传感器测量电路板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温度,记录详细数据。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参考标准
GB/T 32095.1-2015《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公制系列 第1部分:机柜、机架、插箱和插件的基本尺寸》,规范了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相关尺寸,对电路板安装等有参考意义。
GB/T 17466-2015《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 第3部分:热设计》,直接针对印制板热设计提供指导标准。
IPC-TM-650 2.3.14《电子电路热性能测试方法》,明确了电子电路热性能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流程。
IEC 60068-2-1《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规定了低温环境试验的要求,可用于电路板低温热学性能测试参考。
IEC 60068-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规范了高温环境试验的要求,对电路板高温热学性能测试有指导作用。
ASTM D5460《用热流计法测定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虽针对绝热材料,但可借鉴热阻测试思路用于电路板热阻相关测试。
GB/T 11158-2008《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规定了高温试验箱的技术要求,对恒温环境箱的选用等有参考价值。
GB/T 13384-201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涉及机电产品包装方面,其中对运输等环境下热学相关条件有考虑。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进一步细化了高温试验的具体要求,保障测试规范性。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细化了低温试验的具体要求,确保低温热学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注意事项
安装电路板时要保证接触良好,若接触不良会导致测量数据偏差,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使用红外热像仪时需注意测量距离和角度,不当的距离与角度会使获取的温度数据失真。
设置恒温环境箱时要严格按标准设定温度参数,若参数设置有误,会使测试环境偏离实际情况,导致结果不可靠。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结果评估
首先将测量温度数据与设计要求的温度限值对比,若在限值内则热学性能基本符合要求,若超出则需分析原因。
其次分析温度分布是否均匀,若有局部过热区域,需评估该区域对电路板性能的影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改进。
最后根据长期测试的数据,评估电路板热学性能的稳定性,若数据波动小则性能稳定,若波动大则需进一步排查问题。
电路板热学性能检测应用场景
在电子产品研发阶段,通过检测来优化电路板热设计,提升产品性能。
生产过程中用于质量控制,检测出厂电路板是否符合热学性能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售后阶段可用于产品可靠性评估,了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热学性能变化,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服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