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

化学化工

服务热线:

建筑涂料成分分析VOCs与成分关系研究

三方检测单位 2020-05-31

材料成分分析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建筑涂料是墙体防护与装饰的基础材料,但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一直是环保与健康领域的核心议题。VOCs不仅会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引发头晕、胸闷等不适,还可能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加剧臭氧污染。通过成分分析解析VOCs与涂料各组分的关联,是破解“性能-环保”矛盾的关键——它能精准定位VOCs的来源,为优化成膜物质、溶剂、助剂等配方组分提供依据,推动建筑涂料向低排放、高性能转型。

VOCs的定义与建筑涂料中的核心来源

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70Pa、沸点≤260℃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烃类、醇类、醚类、酯类等。在建筑涂料中,VOCs的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溶剂型涂料的主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与水性涂料的助溶剂(如乙二醇醚);二是成膜物质的残留单体(如丙烯酸树脂中的丙烯酸甲酯);三是助剂中的挥发性成分(如流平剂中的有机硅小分子)。例如,溶剂型硝基漆的VOCs中,70%以上来自香蕉水(乙酸乙酯、丁醇、甲苯的混合物);水性内墙涂料的VOCs,约40%来自丙二醇丁醚这类“隐性”助溶剂。

成膜物质对VOCs的直接影响

成膜物质是涂料的“核心骨架”,其性质直接决定VOCs的产生量。溶剂型成膜物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分子量越低,分子链越短,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越弱,需要更多溶剂溶解以保证施工性,VOCs随之升高;分子量越高,溶解性下降,但所需溶剂更少,VOCs更低。例如,某溶剂型丙烯酸涂料用分子量8000的树脂时,溶剂用量达55%,VOCs为650g/L;换用分子量15000的树脂后,溶剂用量降至40%,VOCs降至500g/L。

水性成膜物质如丙烯酸乳液,虽以水为介质,但玻璃化转变温度(Tg)过高会导致成膜困难——冬季温度低时,乳液粒子无法融合成连续涂膜,需添加助溶剂(如丙二醇甲醚)降低Tg。例如,Tg为35℃的丙烯酸乳液,需加6%的丙二醇甲醚才能在10℃下成膜,VOCs从25g/L升至45g/L;若选用Tg为20℃的乳液,助溶剂用量可降至2%,VOCs回到30g/L。

溶剂型涂料的溶剂体系与VOCs平衡

溶剂型涂料的溶剂是VOCs的主要来源,占比可达80%以上。溶剂的选择需平衡溶解性、挥发速率与VOCs:溶解性好的溶剂(如甲苯)能降低树脂用量,但VOCs高;挥发快的溶剂(如丙酮)虽能加速成膜,但可能导致涂膜流平差。例如,某溶剂型醇酸涂料原用甲苯作溶剂,VOCs为700g/L;换成溶解性相近但毒性更低的乙酸丁酯后,VOCs降至650g/L;再调整溶剂比例(乙酸丁酯:二甲苯=7:3),既保证溶解性,又将VOCs降至600g/L。

此外,溶剂的沸点也影响VOCs排放——高沸点溶剂(如二甲苯)挥发慢,施工时VOCs持续释放;低沸点溶剂(如乙酸乙酯)挥发快,但易导致涂膜“桔皮”。通过成分分析可精准匹配溶剂组合:比如用乙酸乙酯(快干)+ 二甲苯(慢干)按4:6混合,既能保证流平性,又能减少VOCs的累积排放。

水性涂料的助溶剂与VOCs权衡

水性涂料以水为主要介质,但助溶剂是VOCs的“隐形贡献者”。助溶剂的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底材润湿性,或降低乳液Tg以改善成膜性。常用的助溶剂如乙二醇单丁醚(EB)、丙二醇甲醚(PM),虽能提升性能,但均属VOCs。例如,某水性外墙涂料为解决冬季成膜问题,加了5%的EB,VOCs从30g/L升至50g/L;换成挥发更慢的丙二醇丙醚(PP)后,用量降至3%,VOCs降至40g/L,且成膜性不变。

颜料填料对VOCs的间接影响

颜料填料虽不挥发,但会通过影响体系粘度间接增加VOCs。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颜料(如纳米钛白粉),需更多分散剂稳定,而部分分散剂(如聚丙烯酸酯类)含挥发性成分;填料用量过多(如重钙超过40%)会增加体系粘度,需加助溶剂或水稀释,导致VOCs升高。例如,某内墙涂料加了50%的重钙,粘度飙升至100KU(涂-4杯),需加3%的丙二醇甲醚稀释,VOCs从25g/L升至35g/L;减少重钙至35%后,粘度降至80KU,无需额外稀释,VOCs回到25g/L。

助剂中的“隐性”VOCs来源

助剂用量虽少(通常0.1%-5%),但种类多、挥发性强,是VOCs的“隐形来源”。流平剂中的有机硅类,部分含小分子硅氧烷;消泡剂中的矿物油类,含挥发性烷烃;防腐剂中的异噻唑啉酮类,部分衍生物会挥发。例如,某水性涂料加了1%的矿物油消泡剂,检测发现VOCs中的烷烃含量占比达20%;换成有机硅消泡剂(用量0.5%)后,烷烃含量降至5%,VOCs从30g/L降至25g/L。

成分分析技术的VOCs管控价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顶空分析(HS-GC)、热重分析(TGA)是解析VOCs与成分关系的核心技术。GC-MS可定性定量检测溶剂种类与含量——比如某溶剂型涂料经GC-MS分析,发现甲苯占溶剂总量的30%,换成二甲苯(毒性更低)后,VOCs下降15%;HS-GC能检测常温下的挥发性成分——某水性涂料用HS-GC发现,丙二醇丁醚的常温挥发量占VOCs的50%,换成挥发更慢的丙二醇丙醚后,常温挥发量降至20%;TGA可分析成膜物质的热稳定性——某丙烯酸树脂在120℃以下挥发的是残留丙烯酸甲酯,通过调整聚合工艺(延长反应时间),残留单体从0.5%降至0.1%,VOCs减少20g/L。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