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中不同老化类型对分子量降解程度比较
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高分子材料因轻质、耐用、易加工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包装等领域,但受环境因素影响易发生老化,其中分子量降解是衡量老化程度的核心指标。不同老化类型(热、光、湿热、化学介质、机械等)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分子链,导致分子量下降程度差异显著。通过老化试验比较这些差异,能为材料配方优化、使用寿命预测提供关键依据,是高分子材料应用开发的重要环节。
热老化:分子链热断裂主导的分子量降解
热老化是最常见的老化类型,核心机制是热能量引发分子链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当温度超过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熔点(Tm)时,分子链的热运动加剧,主链上的弱键(如C-C键、C-O键)易发生均裂,产生自由基并引发断链。例如聚乙烯(PE)的主链由C-C键构成,热老化时C-C键断裂导致分子量下降;聚氯乙烯(PVC)则因脱HCl反应形成共轭双键,初期可能因交联使分子量略有上升,但长期热老化后共轭链断裂,整体分子量仍呈下降趋势。
试验中常用热重分析(TGA)监测质量损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分子量分布。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例,在120℃热老化箱中处理1000小时后,数均分子量(Mn)从初始的5×10⁴下降至3.5×10⁴,降幅约30%;而PVC在同样条件下,Mn先升至6×10⁴(交联),1500小时后降至4×10⁴,整体降解程度低于LDPE。这说明热老化的分子量降解程度与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直接相关,主链键能越高(如芳香族聚合物),降解越慢。
光老化:紫外线引发的选择性链断裂
光老化的关键是聚合物吸收紫外线(UV)能量,引发分子链断裂。聚合物中的发色团(如羰基、双键、过氧化物)是主要的紫外线吸收位点,吸收UV后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分解产生自由基并攻击相邻分子链。例如聚丙烯(PP)的叔碳原子因电子云密度低,易被自由基攻击,导致主链断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酯键则在UV辐照下发生水解断裂,但由于酯键的键能较高,降解速率慢于PP。
试验中常用QUV老化箱模拟自然光照(UV-A或UV-B波段),通过GPC分析分子量变化。以PP为例,在UV-A辐照(340nm,0.89W/m²)500小时后,重均分子量(Mw)从2×10⁵降至8×10⁴,降幅达60%;而PET在相同条件下,Mw仅从3×10⁴降至2.4×10⁴,降幅20%。此外,光老化的分子量降解具有“选择性”——断链多发生在发色团附近,导致分子量分布(PDI)显著变宽(如PP的PDI从2.1升至3.5),这是光老化区别于热老化的重要特征。
湿热老化:水与热协同的加速降解
湿热老化是热与水的协同作用,水的存在会加速分子链的断裂。水的作用包括:一是溶胀聚合物,使分子链舒展,增加热攻击的位点;二是作为催化剂,促进水解反应(如酯键、酰胺键的水解)。例如尼龙6(PA6)的酰胺键易与水形成氢键,水渗入后催化酰胺键水解,生成低分子聚酰胺;而聚乙烯(PE)因疏水性强,水难以渗透,湿热老化的影响较小。
试验中常用湿热老化箱(如85℃/85%相对湿度)模拟高湿环境,通过GPC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PA6为例,在85℃/85%RH条件下老化500小时,Mn从1.5×10⁴降至9×10³,降幅40%;而PE在相同条件下,Mn仅从5×10⁴降至4.5×10⁴,降幅10%。此外,亲水性聚合物(如PA、PVA)的湿热老化降解程度远高于疏水性聚合物(如PE、PP),这是因为水的渗透能力直接决定了水解反应的速率。
化学介质老化:溶剂与试剂的针对性断链
化学介质老化是聚合物与化学试剂(酸、碱、溶剂)接触时发生的降解,机制包括溶胀、溶解和化学断链。例如聚乙烯醇(PVA)的羟基易与酸发生酯化反应,导致主链断裂;聚碳酸酯(PC)的酯键在强碱中会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酚盐和碳酸根,分子量急剧下降;而聚苯乙烯(PS)因苯环的稳定性,在芳烃溶剂中仅发生溶胀,无明显断链。
试验中常用浸泡法(将样品浸入介质中,恒温静置),通过GPC测定分子量变化。以PVA为例,浸入10%硫酸溶液(25℃)30天后,Mn从8×10⁴降至3.2×10⁴,降幅60%;而PS浸入甲苯30天后,Mn仅从2×10⁵降至1.9×10⁵,无显著降解。这说明化学介质老化的分子量降解程度取决于“介质-聚合物”的相容性:极性介质(如酸、碱)对极性聚合物(如PVA、PC)的降解作用强,非极性介质(如芳烃)对非极性聚合物(如PS、PE)的影响小。
机械老化:应力诱导的疲劳断裂
机械老化是反复机械应力(如拉伸、弯曲、冲击)导致的分子链疲劳断裂。当聚合物受到反复应力时,分子链会在应力集中处(如缺口、杂质、晶界)发生滑移,积累的应变能超过键能时发生断链。例如天然橡胶(NR)在反复拉伸时,分子链的双键易被氧化,产生自由基并引发断链;而ABS树脂因含有丁二烯橡胶相,能分散应力,减少断链的发生。
试验中常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模拟反复应力(如拉伸循环,频率1Hz,应变5%),通过GPC分析分子量变化。以NR为例,经过1000次拉伸循环后,Mw从1×10⁶降至7.5×10⁵,降幅25%;而ABS在相同条件下,Mw仅从3×10⁵降至2.55×10⁵,降幅15%。此外,机械老化的分子量降解程度与材料的韧性相关——韧性越好(如橡胶增韧塑料),应力分散能力越强,降解越慢。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