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

汽车领域

服务热线:

车载电子系统验证里智能座舱信息娱乐系统的交互功能测试方法

三方检测单位 2021-04-06

车载电子系统验证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智能座舱信息娱乐系统作为人车交互的核心载体,其交互功能的合理性、安全性与流畅性直接决定用户体验质感。从UI界面的视觉一致性到多模态指令的协同逻辑,从车机-手机的联动效率到驾驶场景下的操作安全,交互功能测试需覆盖全场景、多维度的细节,确保系统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高效反馈操作结果。本文结合车载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拆解智能座舱信息娱乐系统交互功能的具体测试方法,聚焦可落地的测试要点与验证逻辑。

UI交互的视觉与逻辑一致性测试

UI一致性是用户建立操作认知的基础,测试需覆盖视觉元素与逻辑规则的统一。视觉层面,需验证图标样式、颜色规范、字体大小、布局逻辑在不同屏幕(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娱乐屏)下的一致性——例如品牌规定的“音乐”图标为红色音符+白色背景,需检查10.25英寸仪表屏(分辨率1920x720)与12.3英寸中控屏(分辨率1920x1080)上的图标是否像素级一致,包括图标尺寸(48x48像素)、颜色(品牌蓝#007AFF)、边角弧度(8px圆角),即使屏幕比例差异,也需通过自适应布局保持视觉一致。

逻辑层面,需验证交互路径的统一:主菜单的“设置”入口在中控屏为右上角齿轮图标,在副驾娱乐屏也需保持相同位置与触发逻辑;弹窗提示的文案风格需符合品牌规范,例如网络异常时统一用“请检查网络连接”而非“网络不可用”,避免用户认知混乱。

测试中可借助UI自动化工具(如Appium、Calabash)进行像素级对比,通过截取不同屏幕的界面截图,自动识别颜色偏差(ΔE≤2视为合格)、图标位置偏移(≤1px)等问题。同时需人工验证极端场景,比如屏幕亮度调至最低时,图标对比度是否符合GB 4094-2016《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要求,确保强光下仍清晰可见。

多模态交互的协同与反馈一致性测试

智能座舱普遍支持语音、触摸、物理按键、手势等多模态交互,测试需重点验证不同模态的协同逻辑与反馈同步性。例如语音指令与触摸操作的协同:用户说“打开空调”的同时触摸中控屏的空调图标,系统需明确优先规则——若品牌定义“语音优先”,则需执行语音指令并在屏幕显示“已打开空调”,同时物理按键的背光亮起;若用户在语音指令执行中(如“温度调低2度”)触摸温度+键,系统需中断语音指令并执行触摸操作,避免指令冲突。

反馈一致性是多模态交互的关键:语音提示“已切换至夜间模式”的同时,屏幕需同步切换至夜间主题(背景色从白色变为深灰色),物理按键的背光颜色需从蓝色变为暖黄色,三者的反馈延迟需控制在500ms内,避免用户因反馈不同步产生困惑。

测试中可模拟真实使用场景,例如副驾乘客用触摸操作调整音乐音量,主驾用语音说“切歌”,系统需正确识别指令来源(主驾语音优先级高于副驾触摸)并执行切歌操作,同时向副驾显示“主驾已切换歌曲”的提示,确保多用户、多模态的协同合理性。

车机-手机联动的交互流畅性与有效性测试

车机-手机联动(如CarPlay、Carlife、品牌自研系统)是高频使用场景,测试需覆盖连接、功能交互、断开全流程。连接过程的交互:手机蓝牙打开后,车机需在3秒内搜索到设备并弹出“是否连接iPhone?”的提示,点击“是”后需在5秒内完成连接,同时语音播报“手机联动成功”,屏幕显示手机型号与联动状态(如“CarPlay已连接”)。

功能交互的有效性:手机上的微信语音消息需支持车机语音指令播放(如“播放微信消息”),播放时屏幕需显示消息 sender(如“张三”)与内容摘要(如“今晚一起吃饭?”),方向盘的切歌键需能切换下一条消息,避免用户触摸屏幕。断开场景的交互:手机离开蓝牙范围(约10米),车机需在2秒内提示“手机已断开”,并自动切换回车机原生音乐界面,不会出现界面卡顿。

测试中需覆盖不同手机型号(iPhone 14、华为Mate 60)与系统版本(iOS 17、HarmonyOS 4),验证联动功能的兼容性——例如iPhone的高德地图导航需能同步显示在车机仪表屏,导航提示音需通过车机音响输出,不会出现声音延迟或画面不同步。

驾驶场景下的操作安全性与便利性测试

驾驶场景的核心是“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测试需围绕操作路径、视线偏移时间、盲操作便利性展开。操作路径测试:打开导航目的地输入需控制在3步内,例如“语音说‘导航到天安门’→系统确认‘是否导航到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语音说‘是’”,避免多级菜单跳转;若需触摸操作,需确保按钮尺寸不小于72x72px(符合ISO 15008标准),便于驾驶员盲触。

视线偏移时间测试:使用眼动仪记录驾驶员操作屏幕的时间,例如输入导航目的地的视线离开路面时间需≤2秒,超过则需优化交互——比如增加“常用目的地”快捷按钮(如“家”“公司”),减少输入步骤。

盲操作便利性测试:方向盘上的音量键、切歌键需有明显的纹理区分(如音量键为凸起条纹,切歌键为凹面),驾驶员不用看就能识别;物理按键的操作力需控制在1.5-2N之间,避免过紧或过松导致操作失误。

个性化设置的交互有效性与记忆准确性测试

智能座舱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如座椅位置、音乐偏好、导航路线偏好),测试需验证设置的生效逻辑与记忆准确性。例如用户设置“夜间模式”为“自动切换”,系统需在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光强度≤100lux时自动切换,切换时需有平滑过渡动画(200ms渐变),避免突然变亮或变暗;若用户手动切换至夜间模式,系统需记忆该操作,下次启动车辆时保持夜间模式,直到用户主动修改。

音乐偏好设置的有效性:用户标记“喜欢古典乐”后,打开音乐APP需自动播放古典乐歌单,或在推荐列表中优先显示古典乐;若用户连续3次跳过古典乐,系统需调整推荐逻辑,减少古典乐推荐,确保个性化设置真正贴合用户习惯。

测试中需覆盖多用户场景,例如主驾设置“导航偏好”为“最短路径”,副驾设置为“最快路径”,切换用户账户时需快速加载对应设置,切换时间≤2秒,避免设置混淆。

异常场景的交互容错性与恢复性测试

异常场景是考验交互设计的关键,测试需覆盖网络异常、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场景。网络异常时:在线音乐无法加载,系统需提示“网络不佳,已切换至本地音乐”,并保持界面稳定,不会闪退或卡顿;若网络恢复,需自动切换回在线音乐并提示“网络已恢复”。

设备故障场景:USB设备读取失败(如U盘损坏),系统需提示“无法识别USB设备,请重新插拔”,并保持音乐播放(从本地或在线源),不会中断;语音识别失败(如环境噪音过大),系统需提示“抱歉,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并提供备选方案(如“或触摸屏幕操作”)。

操作失误场景:用户误触“恢复出厂设置”,系统需弹出二次确认框(“确认恢复出厂设置?此操作将清除所有数据”),并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点击“确认”两次,避免误操作;若用户在系统升级时强制重启,系统需恢复到升级前的版本,并提示“升级失败,正在恢复系统”,确保车辆能正常使用。

多用户切换的交互流畅性与数据隔离测试

家庭用车或共享车辆需支持多用户账户,测试需验证切换过程的流畅性与数据隔离性。切换方式:用户可通过语音(“切换到李四的账户”)、屏幕点击(“我的账户”→“李四”)、指纹识别切换,切换时间需≤2秒;切换后需自动加载该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座椅位置、音乐偏好、导航历史),并隔离其他用户的数据(如张三的导航历史不会显示在李四的账户中)。

数据隔离性测试:主驾用户的通话记录、短信内容需仅在主驾账户中显示,副驾用户无法查看;若用户共享车辆给朋友,朋友的导航历史不会保存在主驾账户中,切换回主驾账户时需恢复主驾的历史记录。

测试中可模拟真实场景,例如夫妻两人共用一辆车,各自有自己的账户,切换时需快速加载对方的座椅位置(若车辆支持座椅记忆)、音乐偏好,切换过程中系统需保持音乐播放(从当前用户的歌单继续),不会中断。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车载电子系统验证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