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

汽车领域

服务热线:

高温天气下工业废气排放检测安全防护措施

三方检测单位 2021-04-30

排放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高温天气下,工业废气排放检测现场面临气温高、热辐射强、有害气体易挥发等多重风险——检测人员可能因中暑、高温灼伤影响健康,设备则可能因高温导致精度下降或故障,甚至引发有害气体泄漏等安全事故。做好高温环境下的安全防护,是保障检测工作合规开展、保护人员与设备安全的核心前提。本文结合工业废气检测的实际场景,从人员防护、设备维护、环境管控等维度,详细阐述可落地的安全防护措施。

检测人员的个体防护装备选择与使用

高温环境下,个体防护需兼顾“防热”与“透气”。防护服优先选芳纶纤维材质(熔点约370℃),表面带透气孔设计,既阻挡热辐射又减少汗液积聚;不可选紧身款,避免束缚散热。若现场有VOCs等有害气体,需搭配带活性炭过滤盒的全面罩(过滤盒需每4小时更换一次,高温下吸附能力会加速下降)。

手部防护要防高温与化学腐蚀:接触常规设备用丁腈橡胶手套(耐高温120℃),接触150℃以上的烟道采样管时,需套一层石棉手套。足部选带硅酸铝隔热层的防高温安全鞋,鞋面用皮革材质(避免塑料软化),可加冰袋鞋垫进一步降温。

个人降温装备是关键补充:冰袋背心(内装凝胶冰袋)能降核心体温3-5℃,持续2小时;冷却毛巾浸湿拧干后围在颈部,通过蒸发散热,适合短时间作业。需注意,冰袋背心不能直接贴皮肤,要垫薄衣物防冻伤。

检测设备的高温适应性排查与维护

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的工作温度多为-20℃至50℃,现场超过50℃时,需用铝箔隔热罩包裹设备,或架小型风机强制通风。高精度设备(如GC-MS)可配半导体制冷器,将内部温度控在40℃以下。

采样管材质要替换:橡胶管易软化变形,改用聚四氟乙烯(耐260℃)或不锈钢管(耐300℃以上);采样管的保温层若破损,需立即更换——否则高温废气冷却后会凝结烟尘,影响检测精度。

电池防护不可忽视:选耐高温锂电池(工作温度-40℃至60℃),备用电池存放在带冰袋的保温箱里(高温下电池续航会下降30%)。每日作业前,用红外测温仪测设备外壳温度,超过50℃需先降温再使用。

现场检测环境的前置风险评估与管控

作业前先做三项评估:用红外测温仪测地面温度(超过60℃铺硅酸铝隔热垫),用风速仪测局部风速(小于0.5m/s架临时风机),用便携式检测仪测有害气体浓度(超过限值50%需先通风)。

设置警戒区与遮阳棚:用警示带围出作业区,贴“高温禁止入内”标识;在采样点搭2米高的帆布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若现场无遮挡,用车载遮阳篷+风扇增强降温效果。

优化作业时段:优先选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11-15点的高温峰;必须在高温时段作业时,每30分钟轮换一次,避免人员过度劳累。

检测过程中的人体健康监测与应急降温

作业中每15分钟测一次体温:额温超37.5℃需休息,超38℃用湿毛巾擦颈部、腋窝,喝淡盐水(每升水加0.9克盐)或运动饮料——不能喝冰水,会引发肠胃痉挛。

在现场5分钟步行范围内设降温点:棚内放冰桶(装冰块和冷水)、凉毛巾、急救包(含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降温点的座椅要铺凉席,避免接触高温表面。

中暑先兆要快速处理:若出现头晕、恶心、出汗减少,立即移至阴凉处,解开衣领,用冰袋敷额头;若昏迷抽搐,立即打120,等待时持续用湿毛巾擦身体降温。

采样与检测流程的高温优化调整

采样点要避开阳光直射:选阴凉通风处,若必须在阳光下,用遮阳伞挡采样设备。烟道采样点选远离出口的位置,避免高温废气直接冲击设备。

缩短采样时间:注射器采样后立即放保温箱(4℃以下),袋式采样用铝箔复合袋(耐高温、气密性好)。样品保存要符合标准——VOCs样品需存4℃以下,避免高温分解。

数据记录用无线传输:用蓝牙打印机或手机APP记录,避免手写(高温下纸张易受潮);必须手写时,用派通BLN75圆珠笔(防水耐高温),记录簿放遮阳处。

高温环境下有害气体的叠加风险防范

高温会加速有害气体挥发:苯、甲苯的挥发速率随温度升10℃增加1倍,硫化物易生成更毒的SO3。因此需扩大检测项目——测SO2时加测SO3,测VOCs时包含二甲苯、乙苯。

提高检测频率:原本每小时测一次的,改为每30分钟一次;若浓度超限值,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通风后再测。

呼吸防护升级:浓度高时用动力送风式呼吸器(如3M 6800系列),不仅防有害气体,还能通过送风降低面罩内温度,比普通全面罩更舒适。

应急处置装备的现场部署与培训

现场要备:中暑急救包(含体温计、冰袋、藿香正气水)、干粉灭火器(适用于设备起火)、急救箱(消毒棉、创可贴)。装备放明显位置(如降温点旁),用红色标识标注。

每月检查装备有效性: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急救包药品是否过期,冰袋是否完好。每月组织一次演练——模拟人员中暑、设备起火,让检测人员熟练掌握转移、灭火、呼救流程。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