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

能源电力

服务热线:

光伏组件性能测试中参考电池校准的合适选择方法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1-03

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光伏组件性能测试是验证产品质量、保障发电效率的关键环节,而参考电池作为测试系统的“基准单元”,其校准的合适性直接决定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若参考电池与被测组件在光谱响应、温度特性等方面不匹配,可能引发光谱失配误差、温度补偿偏差等问题,使最大功率(Pmax)测试结果偏离真实值2%-5%甚至更高。因此,掌握参考电池校准的合适选择方法,是光伏测试实验室规避误差、确保数据可信度的核心技术要点。

参考电池类型与被测组件的对应原则

参考电池的类型得和被测组件的技术路线严丝合缝,这是避免基础误差的第一步。比如测试PERC(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组件时,得选PERC结构的参考电池——两者都用了背面钝化技术,近红外区域(700-1100nm)的光谱响应曲线贴得更紧;要是错用传统单晶硅参考电池,它的近红外响应低,测出来的短路电流(Isc)就会偏小。同理,测试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组件时,得用TOPCon参考电池,它正面的隧穿氧化层加多层硅结构,和组件在可见光区(400-700nm)的响应更一致。

实际操作里,先明确被测组件是啥技术类型(单晶硅、多晶硅、PERC还是HJT),再挑同类型的参考电池。要是实验室同时测PERC和TOPCon组件,那就各备一组专用参考电池,别交叉用——交叉用一次,误差可能就超2%。

有些“通用型”参考电池说能覆盖多种组件,但实际测下来,匹配度肯定不如专用的。除非你测的组件类型特别杂,不然优先选专用的更稳当。

光谱响应匹配的量化评估方法

光谱响应(SR)是参考电池和组件匹配的核心,得用“光谱失配因子(SMF)”算清楚。按IEC 60904-7标准,SMF的公式是:SMF = (测试光下参考电池和组件的SR积分比)×(参考光和测试光下组件的SR积分比)。SMF在0.98-1.02之间,说明光谱失配误差小于2%,符合要求。

具体咋操作?先测参考电池和组件的外量子效率(EQE)曲线——EQE是不同波长光的转换效率,直接反映SR。比如两者的EQE曲线在AM1.5G光谱(光伏测试的标准光)下,积分差小于2%,那光谱就匹配。要是没条件测EQE,还有个快速法:把参考电池和组件放同一光源下测Isc,算两者的Isc比值,要是和“组件功率/参考电池功率”的标准值差小于1%,那光谱匹配性也过得去。

举个例子,被测组件是HJT类型,它的EQE在短波长(400-500nm)响应比单晶硅高,要是用单晶硅参考电池,测出来的Isc会比真实值低1.5%——这就是光谱不匹配闹的。

参考电池功率等级的适配策略

参考电池的功率得和组件的功率范围对上,不然电流电压范围不匹配,IV曲线测不全。比如组件功率是350-400W(对应Isc约9-10A,Voc约40-45V),参考电池得选330-420W的——要是参考电池功率太小(比如250W),Isc才7A,组件的电流上限都覆盖不了,IV曲线的“尾巴”就没数据;要是太大(450W),电压范围超了,开路电压(Voc)测不准。

实验室可以用“覆盖法”配参考电池:比如主要测300-450W的组件,就备300W、375W、450W三组,每组覆盖150W范围。比如300W的参考电池管250-350W的组件,375W管350-400W,450W管400-500W——这样不管测啥功率的组件,都有对应的参考电池。

还有个小技巧:参考电池的功率要“略高”于组件下限,“略低”于上限。比如测300W组件,用320W的参考电池,电流范围更接近,Isc的误差能小到0.5%以内。

温度特性的一致性验证

光伏组件怕热,温度一变,功率就降——参考电池的温度系数得和组件一致,不然温度补偿没用。温度系数有三个:Voc温度系数、Isc温度系数、Pmax温度系数,其中Pmax的系数最关键。比如组件的Pmax温度系数是-0.36%/℃(每升1℃,功率降0.36%),参考电池得选-0.35%到-0.37%/℃的——要是选了-0.40%/℃的单晶硅参考电池,测试温度比25℃高5℃,误差就会多0.2%(5℃×0.04%/℃),Pmax测值就偏了1%。

咋验证温度系数一致?拿参考电池和组件在不同温度下测Pmax——比如20℃、25℃、30℃各测一次,算两者的Pmax温度系数。要是差小于0.02%/℃,就算一致;要是差超0.05%/℃,赶紧换参考电池。比如HJT组件的Pmax温度系数是-0.25%/℃,那必须选HJT参考电池(-0.24%到-0.26%/℃),不能用单晶硅的。

另外,测试系统得有温度补偿功能,把参考电池和组件的实时温度传进去,自动调结果——但前提是参考电池的温度系数和组件一样,不然补偿了也白补。

校准溯源性的合规要求

参考电池的校准得能“追根溯源”——就是校准结果得能查到国家或国际标准(比如SI单位)。按IEC 60904-2标准,参考电池得找有CNAS或ILAC认可的实验室校准,校准项目包括Isc、Voc、Pmax、填充因子(FF)和温度系数。

校准证书上得有这些信息:校准日期、有效期(一般1年)、用了啥标准设备(比如标准太阳模拟器的型号和校准号)、各参数的校准值和不确定度(比如Pmax的不确定度要小于0.5%)。要是证书没这些,你测出来的数据没人认。

日常还得定期核查:每测1000块组件,或者每6个月,用标准组件(已经过更高等级校准的)测参考电池的Pmax——要是Pmax变了超过0.5%,就得重新校准;变超1%,直接报废。比如某参考电池校准后测了1200块组件,用标准组件一测,Pmax比校准值低1.2%,这就是漂移超了,必须送回实验室重校。

使用环境与参考电池的兼容性

参考电池的封装得适应环境,不然环境能把它搞坏。比如户外测试,参考电池得抗UV、防水——封装用高透钢化玻璃(透光率≥92%)和耐UV的EVA,防护等级得IP67(完全防尘、泡水里也没事)。要是用普通封装的参考电池,户外晒6个月,EVA黄变,透光率降2%,Isc就小了1%。

实验室里虽然环境好,但得防尘——参考电池表面落灰,挡光,Isc也会降。所以实验室的参考电池得套防尘罩,每次用前用无尘布擦干净。

存储也有讲究:放干燥阴凉的地方(温度15-25℃,湿度≤60%),别放高温高湿的地方——比如85℃/85%RH的环境放3个月,参考电池的焊点会氧化,接触电阻变大,Isc就降0.5%以上。

参考电池稳定性的预评估方法

参考电池得稳定,不然用着用着性能掉了,误差就来了。选之前得做加速老化测试:

1、湿度温度循环:85℃/85%RH循环1000小时(约41天),测完Pmax衰减小于1%,算稳定;

2、UV老化:用340nm的UV灯照1000小时,透光率降小于1%,算合格;

3、机械冲击:从1米高摔到硬地面,摔3次,封装没破,电性能变化小于0.5%,算耐造。

日常用的时候,每周测一次参考电池的Isc——要是连续3次Isc变了超过0.3%,就得检查是不是封装破了或者电路坏了;变超0.5%,赶紧重校。比如某参考电池这周测Isc是8.2A,下周变成8.1A,差了1.2%,这就得查原因了。

成本与维护的平衡考量

不是越贵的参考电池越好,得看需求。比如你只测单晶硅组件,买个单晶硅参考电池(2000-3000块)就行,没必要买HJT的(5000-8000块)。要是测多种组件,比如PERC、TOPCon、HJT都测,可以买“可换光谱层”的参考电池——核心吸收层能换,初期贵点(10000块左右),但长期不用买多组,更省钱。

维护成本也得算:参考电池要是玻璃碎了,修复得500-1000块,还不如买新的;要是电性能衰减超2%,修复成本比买新的还高,直接报废。所以日常得爱护:别摔,别碰,套好防尘罩,别让太阳直晒。

选知名品牌的参考电池(比如PTL、Spire、艾迈斯)更靠谱——它们的稳定性好,校准服务全,坏了能找到人修,长期下来维护成本更低。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