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

能源电力

服务热线:

光伏组件性能测试报告中各测试项目的合格判定流程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1-20

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发电单元,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电站的发电效率与运行寿命。性能测试报告是验证组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与行业标准的关键文件,而其中的合格判定流程则是确保测试结果科学、准确的核心环节——它将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明确“什么是合格”“如何判定合格”。本文围绕光伏组件常见测试项目,拆解各项目的合格判定逻辑与具体流程,为相关从业者理解测试报告、把控组件质量提供参考。

外观检查的合格判定流程

外观检查是光伏组件测试的第一步,聚焦组件外部结构的完整性,涵盖玻璃、边框、接线盒、背板四大核心部位。判定前需明确外观缺陷的“允差范围”:玻璃需无贯穿性裂纹,非贯穿性裂纹长度≤50mm且宽度≤0.5mm;边框需无明显变形(平面度偏差≤2mm/m)、无氧化腐蚀;接线盒需牢固固定(无松动或位移)、密封胶无开裂;背板需无鼓包、分层或撕裂(分层面积≤5cm²且长度≤10mm)。

判定流程分三步:首先通过目视检查(光线亮度≥500lux)初步识别缺陷,比如玻璃表面的划痕、边框的凹痕;其次用工具辅助验证,如用卡尺测量边框变形量、用塞尺检查接线盒与背板的间隙;最后对照标准判定——若缺陷超出允差范围(如玻璃出现贯穿性裂纹、边框变形量3mm/m),直接判定外观不合格;若缺陷在允差内(如玻璃轻微划痕长度20mm),则进入后续性能测试。

电性能参数的合格判定流程

电性能是组件发电能力的核心指标,主要测试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最大功率点参数(Pmax、Vmpp、Impp)及转换效率(η)。判定的前提是“测试条件合规”:需在标准测试条件(STC,即1000W/m²辐照度、25℃电池温度、AM1.5光谱)下,使用A类太阳模拟器(光谱匹配度≤±10%、辐照度均匀度≤±2%、 temporal稳定性≤±2%)进行测试,否则数据无效。

判定流程围绕“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展开:首先核对组件的标称参数(如标称Voc为38.5V、η为21%);其次计算实测值与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公式:(实测值-标称值)/标称值×100%);最后对照标准要求——以IEC 61215为例,Voc与Isc的偏差需≤±2%,Pmax偏差需≤±5%,η偏差需≤±5%。例如某组件标称Pmax为450W,实测值为432W,偏差为-4%,符合允差范围,判定电性能合格;若实测η为19.8%,标称值21%,偏差-5.7%,则判定不合格。

机械载荷测试的合格判定流程

机械载荷测试模拟组件在风、雪载荷下的抗变形能力,核心是验证“结构完整性”与“电性能稳定性”。测试条件需遵循标准:正面施加2400Pa静载荷(模拟雪载荷)、反面施加1200Pa静载荷(模拟风吸力),保持时间60分钟;测试前需记录初始电性能参数。

判定流程分两步:第一步是外观检查——测试后组件需无玻璃破碎、边框断裂、电池片大面积裂纹(单块电池片裂纹长度≤1/3边长);第二步是电性能复测——Pmax下降幅度需≤5%,Voc与Isc下降幅度需≤3%。例如某组件测试后边框无断裂,但电池片出现贯穿性裂纹,复测Pmax下降7%,则判定机械载荷不合格;若外观无损坏且Pmax下降2%,则判定合格。

湿热环境耐久性的合格判定流程

湿热测试模拟组件在高温高湿环境(如85℃、85%RH、1000小时)下的老化情况,重点考核材料的抗降解能力。判定前需完成“初始基准测试”:记录组件的初始电性能(Pmax、Voc)、绝缘电阻(≥100MΩ)与外观状态。

判定流程:首先确认测试环境的稳定性——恒温恒湿箱需保持温度波动≤±2℃、湿度波动≤±5%RH;测试结束后,先检查外观:背板无鼓包(鼓包高度≤2mm)、无大面积分层(分层面积≤10cm²),接线盒密封胶无开裂;其次复测电性能:Pmax下降≤5%,Voc下降≤3%;最后测试绝缘电阻:组件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之间的电阻≥100MΩ(用500V直流兆欧表测试)。例如某组件测试后背板分层面积达15cm²,或绝缘电阻降至80MΩ,均判定湿热耐久性不合格;若外观与电性能均符合要求,则判定合格。

防触电保护的合格判定流程

防触电保护是组件的安全指标,涵盖接地连续性、绝缘电阻与耐压测试三项。判定需遵循“安全优先”原则:任何一项不合格均直接判定整体安全性能不达标。

具体流程:接地连续性测试——用毫欧表测量接地端子与组件边框的电阻,需≤0.1Ω(确保电流能有效导出);绝缘电阻测试——在组件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之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电阻≥100MΩ;耐压测试——施加1500V交流电压(频率50Hz),保持1分钟,需无击穿、闪络或电流超过限值(≤10mA)。例如某组件接地电阻为0.15Ω,或耐压测试出现闪络,均判定防触电保护不合格;若三项均符合要求,则判定安全性能合格。

热斑耐久测试的合格判定流程

热斑测试模拟组件局部电池片被遮挡(如树叶、灰尘)时的过热情况,验证组件的抗热斑能力。测试条件:将组件置于STC下,遮挡单块电池片(遮挡面积≥90%),保持电流为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直至电池片温度稳定(通常2小时)。

判定流程:测试后首先检查被遮挡电池片——无烧毁、裂纹或变色(变色面积≤10%);其次复测电性能:Pmax下降≤5%,Voc下降≤3%;最后检查旁路二极管——需正常工作(无击穿或开路)。例如某组件被遮挡电池片出现烧毁痕迹,或Pmax下降6%,均判定热斑耐久不合格;若电池片无损坏且电性能稳定,则判定合格。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