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

服务热线:

摩擦方式对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影响探讨

三方检测单位 2022-08-30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色牢度是评估纺织品耐用性与使用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其中摩擦色牢度因直接关联日常穿着中的摩擦场景(如衣物间摩擦、与皮肤摩擦等),成为消费者与企业关注的重点。而摩擦方式作为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其差异(如干/湿摩擦、摩擦介质、压力频率等)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本文结合测试实践与纤维特性,探讨不同摩擦方式对纺织品色牢度结果的具体影响,为测试方法优化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中摩擦方式的基本分类

在纺织品摩擦色牢度测试中,摩擦方式通常按三大维度分类:按介质分干摩擦、湿摩擦;按摩擦头特性分圆形、方形;按运动方式分往复式、旋转式。干摩擦用干燥的标准摩擦布(如GB/T 3920规定的漂白纯棉布)与试样摩擦,模拟干燥环境下的日常摩擦;湿摩擦则将摩擦布按标准浸湿(如ISO 105-X12要求含水率100%-150%),模拟潮湿或洗涤后的场景。

圆形摩擦头(直径多为16mm或25mm)接触面积均匀,适合机织物测试;方形摩擦头(边长约10mm)不易陷入针织物线圈,更适用于疏松织物。往复式运动模拟衣物与皮肤的直线摩擦(如AATCC 8的水平往复),旋转式运动接近背包带与衣物的圆周摩擦(如ISO 105-X12的旋转摩擦)。

不同标准对摩擦方式的规定各有侧重:GB/T 3920要求干/湿摩擦均用往复式、16mm圆形摩擦头;ISO 105-X12允许往复或旋转,但需标注;AATCC 8则用方形摩擦头、往复运动。这些分类并非孤立,而是结合测试目的与实际场景设计的。

干摩擦与湿摩擦对色牢度结果的差异分析

干摩擦的染料脱落主要是机械力的物理剥离——摩擦布蹭掉纤维表面的松散染料,内部结合牢的染料不易脱落,结果取决于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和表面光滑度。湿摩擦则多了水分的“化学辅助”:水软化纤维(如棉纤维湿态结晶度降低,变得蓬松),让纤维易滑移,带动染料脱落;同时溶解水溶性染料(如直接染料),使染料从内部迁移到表面被摩擦布带走。

纯棉织物用直接染料染色时,干摩擦色牢度能到3.5-4级,湿摩擦仅2.5-3级,差异约1级——直接染料水溶性高,湿态下更易脱落。若用活性染料(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水溶性低),干摩擦4级,湿摩擦3.5-4级,差异缩小到0.5级内。涤纶用分散染料(几乎不溶于水),干/湿摩擦差异仅0.2-0.5级,甚至结果一致。

蛋白质纤维(羊毛、丝绸)湿态下膨胀更明显,湿摩擦时纤维滑移严重,色牢度下降更多;合成纤维(涤纶、锦纶)疏水,湿态结构稳定,差异小。企业常用阳离子固色剂改善湿摩擦色牢度,就是通过降低染料水溶性或增强结合力实现的。

摩擦介质的选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摩擦介质不止水,还有汗液模拟液、肥皂水等。汗液模拟液含氯化钠、乳酸,pH约5.5,能破坏酸性染料与羊毛的离子键——羊毛用酸性染料染色时,汗液摩擦色牢度比蒸馏水湿摩擦低0.5-1级。肥皂水的表面活性剂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让水更易渗透纤维,同时胶束包裹染料,加速脱落,纯棉活性染料织物用肥皂水摩擦,色牢度比蒸馏水低0.5级。

摩擦布材质也很关键:标准用的漂白纯棉布(密度200-250g/m²)表面粗糙,吸附染料能力强;若换成涤纶布,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色牢度结果会偏高。比如棉织物用纯棉摩擦布测干摩擦3级,用涤纶布测3.5级,偏差明显。

测试时介质要匹配场景:评估与皮肤摩擦用汗液模拟液,评估洗涤后用肥皂水,日常干燥环境用干摩擦。选错介质会让结果偏离实际使用情况。

摩擦压力与频率的协同作用

摩擦压力决定“挤压程度”——压力越大,摩擦头压得越紧,纤维表面毛羽断裂,内部染料暴露,脱落更多。GB/T 3920规定压力9N,若加到12N,纯棉干摩擦色牢度从4级降到3级。频率决定“累积次数”——频率越高,单位时间摩擦次数越多,染料脱落累积越多。频率从60次/分钟加到90次/分钟,湿摩擦色牢度降0.5级。

高压力加高频率的协同效应更明显:涤纶织物在“5N+30次/分钟”下干摩擦4.5级,在“9N+90次/分钟”下降到3.5级,因为压力损伤纤维,频率加速脱落。测试儿童服装(压力小)或运动服(频率高)时,要调整压力频率,避免结果偏离实际。

摩擦头材质对纤维损伤及色牢度的关联

不锈钢摩擦头(洛氏硬度50HRC)硬且光滑,适合平纹机织物,但会勾住针织物线圈——纬编棉针织物用不锈钢头测干摩擦3级,用橡胶头(邵氏硬度30A)测3.5级,因为橡胶弹性缓冲了勾丝损伤。橡胶头有弹性,适合弹性织物或易勾丝的蕾丝,但表面光滑,摩擦力小,会高估色牢度——氨纶混纺服用橡胶头测湿摩擦4级,不锈钢头测3.5级。

摩擦头表面有划痕或磨损会增加摩擦力,导致纤维更易损伤。比如旧不锈钢头有划痕,测棉织物时会勾住纤维,色牢度比新头低0.5级。测试前要检查摩擦头状态,定期更换磨损件。

织物组织结构对摩擦方式响应的差异

平纹机织物(经纱纬纱交替交织)结构最紧,纤维结合牢,摩擦时不易滑移,干摩擦4级,湿摩擦3.5级。斜纹织物(1:2或1:3交织)结构松些,表面有斜纹,摩擦时纹路处纤维易挤压,色牢度比平纹低0.5级。缎纹织物(1:5或1:6交织)表面光滑但结构最松,湿摩擦时纤维易滑移,色牢度最低,仅3级。

针织物的线圈结构易变形——纬编汗布横向线圈连续,摩擦时易拉长,色牢度比平纹机织物低0.5级;经编布纵向线圈连续,抗纵向摩擦能力强,比纬编略高0.2级。厚织物(牛仔布)层数多,缓冲好,色牢度高;薄织物(雪纺)易被摩擦头穿透,色牢度低。

测试标准中摩擦方式的规定与实际应用的偏差

标准用蒸馏水做湿摩擦介质,但实际是汗液、雨水,含盐分油脂,增强染料溶解性。某棉T恤用蒸馏水测湿摩擦3级,用汗液测2.5级,实际腋下因汗液降到2级。标准固定压力9N、频率60次/分钟,实际跑步时压力到15N、频率120次/分钟,运动裤标准测3.5级,实际大腿内侧降到3级。

标准摩擦次数少(如ISO 105-X12的10次),实际穿着中领口每月摩擦1500次,远超过标准,导致领口色牢度比标准低1-2级。标准测平整部位,实际领口、袖口是高频摩擦区,易起毛起球,加速染料脱落——衬衫平整部位测4级,领口实际3级。

这些偏差不是标准缺陷,是标准的局限性——标准保证结果可比,而非完全模拟实际。企业要结合标准与实际,用汗液模拟液、增加摩擦次数等加严测试,优化质量控制。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