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中样品尺寸的规范要求说明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纺织品色牢度是评估产品在使用、护理过程中颜色稳定性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与品牌信誉。而样品尺寸作为测试的基础环节,其规范性直接决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过大或过小的样品会导致测试条件(如机械摩擦、药液浸泡)不均匀,进而偏离真实性能。本文结合ISO、AATCC、GB等主流标准,系统说明色牢度测试中不同项目的样品尺寸要求及制备细节,为企业与检测单位提供实操指引。
样品尺寸规范的核心原则
色牢度测试的样品尺寸规范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模拟真实使用场景”与“保证测试重复性”的双重目标。例如,所有标准均要求样品尺寸与测试设备(如洗涤杯、摩擦仪)的规格匹配——若样品尺寸超出设备容纳范围,会导致机械作用不均;若过小,则无法覆盖测试区域(如摩擦头的接触面积)。
主流标准(如GB/T 3920-2008、ISO 105-X12:2001)对样品尺寸的共性要求包括:试样需为矩形(特殊项目除外)、边缘整齐无散丝、明确标记经纬向与正面;同时,样品需代表织物的“典型区域”——避免选择布边、疵点或印花边缘,确保测试结果反映整体性能。
此外,样品尺寸需与贴衬织物(陪试布)的尺寸完全匹配:贴衬是模拟“织物与其他面料接触”的关键载体,若尺寸不符,会导致染色转移不充分或不均匀,无法准确评估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测试的样品尺寸要求
耐洗色牢度(含皂洗、机洗、手洗)是最常见的测试项目,其样品尺寸需匹配洗涤设备与流程。以GB/T 3921-2008为例,试样尺寸为40mm×100mm,贴衬织物(多纤维贴衬或单色贴衬)需采用相同尺寸。
该尺寸的设计逻辑在于:洗涤时试样与贴衬需叠合为“三明治结构”,放入容积为500mL的洗涤杯——40mm的宽度匹配洗杯的内径(约50mm),避免样品缠绕;100mm的长度则保证试样在洗涤过程中充分接触洗涤液与机械搅拌(如洗杯的旋转)。
不同洗涤方法的尺寸差异需注意:手洗测试(GB/T 5711-2015)的试样尺寸为50mm×50mm,因手洗的机械作用更温和,小尺寸可保证浸泡均匀;干洗测试(GB/T 16991-2008)的试样仍为40mm×100mm,但需额外确保干洗剂(如四氯乙烯)充分渗透——若尺寸过大,干洗剂无法到达试样中心,导致结果偏低。
贴衬的尺寸需严格匹配试样:若贴衬小于试样,会导致试样边缘直接接触洗涤液,无法真实模拟“织物与其他面料摩擦”的场景;若大于,则可能在洗涤过程中折叠,影响机械作用的均匀性。
耐摩擦色牢度的样品尺寸规范
耐摩擦色牢度(干摩擦、湿摩擦)的样品尺寸核心是“覆盖摩擦头行程并保证固定稳定”。以GB/T 3920-2008为例,试样尺寸为200mm×50mm——长度200mm用于满足“摩擦10次、每次行程100mm”的要求(摩擦头需在试样上完成10次单向移动,每次行程100mm,额外的100mm用于固定在摩擦仪夹具上,避免移位)。
宽度50mm对应摩擦头的接触面积(通常为15mm×15mm方形或直径16mm圆形摩擦头):宽度过窄会导致摩擦头超出试样边缘,碰到衬垫或台面;过宽则可能导致试样边缘下垂,干扰摩擦力均匀性。
衬垫的尺寸要求也需匹配:衬垫(标准棉织物)需比试样大至少10mm(如210mm×60mm),防止摩擦头接触金属台面,确保摩擦力完全作用于试样与贴衬接触面。
弹性织物(如针织品)的尺寸需“保持自然状态”:裁剪时不可拉伸,避免因回缩导致摩擦面积缩小——例如,针织试样被拉伸至250mm×60mm,测试时回缩会使实际接触面积减少,结果虚高。
毛绒织物的尺寸需结合毛长调整:若毛长超过5mm,需修剪至2-3mm(保持自然倒伏),再裁剪成220mm×55mm——修剪后的毛层增加厚度,更大尺寸可保证摩擦头接触面积。
耐汗渍色牢度的样品尺寸要求
耐汗渍色牢度模拟皮肤接触场景,样品尺寸需满足“汗液充分渗透与压烫均匀”。以GB/T 3922-2008为例,试样与贴衬尺寸均为40mm×100mm。
40mm宽度确保汗液均匀浸渍:若宽度过小,汗液无法渗透整个试样;过大则压烫时(模拟体温与压力)压力无法均匀传递,影响染色转移测定。
100mm长度匹配耐汗渍夹的开口尺寸(通常90mm):试样与贴衬叠合后用夹子固定,100mm长度刚好避免试样露出夹子外,防止汗液流失。
缩水性织物需预缩水处理:如纯棉试样,需按GB/T 8629-2017预缩水,再裁剪成40mm×100mm——未预缩会导致试样遇水收缩,贴衬与试样接触面积减少,结果偏差。
涂层织物的尺寸需保证涂层完整:若涂层有拼接,需避开瑕疵区;试样尺寸比非涂层织物大5mm(如45mm×105mm),因涂层降低汗液渗透速度,更大尺寸确保充分浸润。
样品制备的细节规范
裁剪方向:试样需沿经向或纬向裁剪(与纱线平行),避免斜裁——斜裁会导致测试中斜向拉伸,机械作用不均,结果偏差。
边缘处理:试样边缘需整齐无散丝,可用热封或锁边——散丝会脱落污染贴衬或测试液,导致等级误判(如散丝染料转移至贴衬,等级虚低)。
标记要求:用不褪色笔在边角标记经纬向(经向“W”、纬向“F”)与正面——未标记可能将反面作正面,多数织物正面色牢度高于反面,结果不符。
平行试样:每个项目需制备至少2个平行试样,尺寸完全一致——若结果差异超过1个等级(如3级与4级),需重新测试。
预缩水处理:缩水性织物(如纯棉)需按GB/T 8629预缩水,再裁剪——未预缩会导致测试中收缩,尺寸变小,影响条件一致性。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