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

服务热线: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标准有哪些国际通用规范

三方检测单位 2022-10-21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纺织品色牢度是评估产品耐用性与安全性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衣物在洗涤、摩擦、光照等场景下的颜色保持能力,也是全球纺织品贸易中需严格验证的技术要求。为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与公正性,国际上形成了多套通用规范体系,涵盖基础测试方法、区域市场要求及生态认证标准。本文将系统梳理ISO、AATCC、EN等主流国际规范的核心内容,帮助企业明确不同市场的色牢度测试要点,规避贸易壁垒。

ISO体系: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基础通用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 105系列是全球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通用语言”,覆盖了水洗、摩擦、光照、汗渍等几乎所有日常使用场景。其中,ISO 105-C0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的色牢度》是水洗类产品的核心标准,根据纤维类型与洗涤强度分为5种程序——程序A(20℃冷水,无酶洗涤剂)适用于羊毛、丝绸等精细织物,程序E(60℃高温,含碱性蛋白酶)则针对棉、麻等耐洗纤维。测试时,样品需与标准贴衬织物(如棉、聚酯)缝合,经规定次数洗涤、烘干后,通过ISO 105-A02灰度卡(5级评级)对比贴衬的沾色与样品的褪色程度。

耐摩擦色牢度遵循ISO 105-X1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区分干、湿两种场景:干摩擦用干燥的棉摩擦布在样品表面往复10次(行程10cm,压力9N),湿摩擦则将摩擦布浸湿至含水量约100%后重复操作。该标准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口、袖口等易摩擦部位,通常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干摩擦≥4级、湿摩擦≥3级。

耐光色牢度测试采用ISO 105-B0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通过氙弧灯模拟日光(含紫外线),根据辐照量(如40kJ/m²、80kJ/m²)或照射时间评估颜色变化。户外纺织品(如遮阳伞、帐篷)需达到4-5级,室内家纺(如窗帘、床单)则需3-4级,确保长期使用不褪色。

美国AATCC标准:北美市场的主流要求

AATCC(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标准是北美市场的“入场券”,其测试方法与ISO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节条件上。以耐洗涤色牢度为例,AATCC 61《纺织品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分为8种程序,程序1A对应家庭日常洗涤(49℃,15分钟,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负载量1.5kg/kg洗液),程序2A对应商业洗涤(60℃,30分钟,高碱性洗涤剂)。与ISO 105-C06相比,AATCC的洗涤时间更短,但负载量更高,更贴近北美家庭的实际使用习惯。

耐摩擦色牢度的AATCC 8《纺织品 耐摩擦色牢度》与ISO 105-X12类似,但样品尺寸要求为20cm×5cm(ISO为15cm×5cm),摩擦次数增加至12次,且摩擦布需使用AATCC指定的棉帆布(而非ISO的棉摩擦布)。评级时,AATCC使用自身的Gray Scale(8级,8级最佳),比ISO的5级更细致,因此北美市场对摩擦色牢度的要求往往更严格(如童装要求湿摩擦≥3-4级)。

耐光色牢度的AATCC 16《纺织品 耐光色牢度》早期使用碳弧灯,现在也兼容氙弧灯,将耐光等级分为8级。例如,美国童装标准ASTM F963要求耐光≥4级,而成人服装则≥3级,确保在阳光下不易褪色。

欧盟EN标准:结合区域法规的协调规范

欧盟通过EN(欧洲标准)体系协调成员国的技术要求,因此EN ISO 105系列直接采用ISO的测试方法(如EN ISO 105-C06等同于ISO 105-C06),确保欧盟内部测试结果互认。但欧盟的特色在于“法规+标准”的组合,例如REACH法规要求纺织品中的染料不得迁移至皮肤,因此耐汗渍色牢度(EN ISO 105-E0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成为接触皮肤产品的必测项。

EN ISO 105-E04的测试流程:将样品与贴衬织物(棉+粘胶)缝合,浸泡在模拟汗液的溶液中(pH 5.5或8.0,含乳酸、尿素、氯化钠),在37℃下放置4小时(模拟人体体温),然后干燥并评估贴衬的沾色程度。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内衣、T恤)需≥3-4级,避免染料通过汗液迁移至皮肤引发过敏。

此外,欧盟Eco-Label(欧盟生态标签)对婴儿纺织品(0-36个月)提出了更严格的色牢度要求:耐唾液色牢度(EN ISO 105-E09)≥4级、耐摩擦色牢度(干/湿)≥4级,因为婴儿会频繁啃咬衣物,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加速染料分解,若色牢度不足,可能导致染料迁移至婴儿体内。

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的附加要求

OEKO-TEX® Standard 100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其色牢度要求基于ISO体系,但针对不同产品类别提出了更高的等级要求。例如,婴儿类(Class I,0-36个月)需满足:耐摩擦色牢度(干/湿)≥4级、耐唾液色牢度≥4级、耐汗渍色牢度≥4级;直接接触皮肤类(Class II,如内衣、衬衫)需耐摩擦≥3-4级、耐汗渍≥3级;非直接接触类(Class III,如外套、窗帘)则需耐摩擦≥3级、耐光≥3级。

耐唾液色牢度(ISO 105-E09)是OEKO-TEX的核心要求之一,测试时将样品与羊毛贴衬缝合,浸泡在含0.1%淀粉酶的模拟唾液溶液中(pH 6.8),37℃下放置1小时,然后在60℃下烘干30分钟,最终用ISO灰度卡评估贴衬的沾色程度。该测试针对婴儿啃咬行为,确保染料不会因唾液分解而迁移。

值得注意的是,OEKO-TEX的色牢度测试需与其他生态指标(如甲醛≤20mg/kg、重金属≤0.5mg/kg、禁用致癌染料)同时满足,因此通过该认证的产品不仅色牢度达标,还符合“健康、环保”的消费趋势,是高端品牌的首选。

不同标准的差异与应用策略

尽管各体系的核心原理一致,但细节差异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同。例如:ISO 105-C06的洗涤时间为30分钟(程序C),AATCC 61程序1A仅15分钟;ISO的摩擦压力为9N,AATCC 8为11N;EN ISO 105-E04的汗液pH为5.5/8.0,AATCC 15为4.3/8.0。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同一产品在不同标准下的评级相差1级(如ISO测湿摩擦3级,AATCC可能为2-3级)。

企业的应用策略需围绕目标市场:出口欧盟的产品选EN ISO系列,并满足Eco-Label或REACH的额外要求;出口北美的产品用AATCC标准(需注意AATCC与ASTM的协同,如ASTM F963要求AATCC 16耐光≥4级);全球市场则优先ISO体系(通用性最强,可覆盖大多数国家)。

此外,选择资质齐全的测试机构至关重要——需选择获得ISO 17025认可(如CNAS、ILAC-MRA)的实验室(如SGS、Intertek、BV),确保测试报告被买方认可。同时,企业可通过“预测试”规避风险:在量产前用目标市场的标准测试样品,调整染料配方或工艺(如增加固色剂、调整染色温度),确保最终产品达标。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