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

电子电气

服务热线:

食品接触塑料REACH检测中双酚A的检测标准及限值

三方检测单位 2017-10-11

REACH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双酚A(BPA)是生产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等食品接触塑料的关键单体,因优异的耐热性、透明性被广泛用于婴儿奶瓶、食品罐内衬等产品。但作为内分泌干扰物,其潜在健康风险引发全球关注。欧盟REACH法规((EC) No 1907/2006)作为化学品管理核心框架,对食品接触塑料中双酚A的检测方法、迁移限值及应用场景作出严格规定,是企业合规与消费者安全的重要依据。

双酚A在食品接触塑料中的应用与潜在风险

双酚A的化学结构赋予塑料良好的机械性能:PC塑料用于婴儿奶瓶、水杯,透明且耐摔;环氧树脂用于食品罐、瓶盖内衬,耐腐蚀且密封。例如,传统PC婴儿奶瓶中双酚A含量可达2%-5%,环氧树脂涂层中残留的未固化单体约为0.1%-1%。

但双酚A的风险不容忽视:它可模拟雌激素与人体受体结合,干扰生殖发育、神经系统功能,尤其对婴幼儿敏感。2017年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将其每日耐受摄入量(TDI)从50μg/kg体重下调至4μg/kg,进一步凸显管控必要性。

REACH法规的双酚A限制框架

REACH通过附件ⅩⅦ(限制条款)管控双酚A,核心是第60条:禁止双酚A作为组分用于生产PC食品接触材料,或作为涂层/涂料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除非迁移量≤0.05mg/kg(50μg/kg)。这一条款直接针对双酚A的主要应用场景,以“限制+豁免”模式平衡产业需求与安全要求。

其管控逻辑基于“风险预防”:双酚A的急性毒性低,但长期低剂量暴露的潜在风险无法忽视。法规未完全禁用双酚A,而是通过限制迁移量,将风险控制在科学证据支持的“可接受水平”。

欧盟修订案对双酚A管控的扩展

2018年欧盟通过(EU) 2018/213法规,修订附件ⅩⅦ,将双酚A限制范围扩展至“所有食品接触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纸张、金属涂层等。无论材料类型,只要用于食品接触,双酚A迁移量均需≤0.05mg/kg。

修订原因源于风险识别的深入:研究发现,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非PC材料也可能释放双酚A。例如,食品罐的环氧树脂内涂层在121℃杀菌时,未固化的双酚A单体会迁移至罐头食品中。扩展限制范围是为覆盖所有潜在风险点。

食品接触塑料中双酚A的主要检测标准

欧盟针对双酚A检测制定了系列标准,最常用的是EN 14372:2004《食品接触材料 塑料 双酚A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该标准适用于PC、环氧树脂等材料,采用HPLC-UV或HPLC-FL检测,检出限0.01mg/kg,满足限值要求。

对于低浓度精准测定,CEN/TS 16181:2011《食品接触材料 塑料 双酚A迁移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更适用。其LC-MS/MS技术灵敏度更高(检出限0.001mg/kg),可应对复杂食品模拟物(如油性模拟物)的干扰,是欧盟认可的“金标准”。

国际标准ISO 18363-3:2021与欧盟标准一致,确保全球检测结果互认,方便企业应对多国合规要求。

不同食品接触场景下的双酚A限值与测试条件

双酚A限值与使用场景强相关:婴幼儿用PC奶瓶需用4%乙酸(模拟婴儿配方食品)作为模拟物,70℃浸泡2小时(模拟冲调奶粉),迁移量≤0.05mg/kg;食品罐环氧树脂涂层需用10%乙醇(酸性食品)或异辛烷(油性食品),121℃高压灭菌30分钟(模拟杀菌),确保极端条件下合规。

EFSA建议敏感人群(孕妇、婴幼儿)的食品接触材料,双酚A迁移量应低于检测限(如1μg/kg)。虽未入法,但已成为企业提升产品安全性的自觉要求。

双酚A检测的关键技术要点

样品制备需截取代表性部分:婴儿奶瓶剪碎成5mm×5mm小块,确保与模拟物充分接触。迁移测试遵循EN 1186系列:酸性食品用4%乙酸,油性食品用异辛烷;常温储存用20℃、10天,高温使用用100℃、2小时。

前处理影响准确性:水性模拟物用固相萃取(SPE)浓缩,油性模拟物用乙腈液液萃取去除油脂。浓缩后过0.22μm滤膜,防止堵塞色谱柱。

仪器分析首选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排除杂质干扰,定量更准。质量控制需做空白试验(排除试剂污染)、加标回收(80%-120%)、标准曲线(R²≥0.999),确保数据可靠。

常见认知误区与合规建议

误区一:“只有PC塑料需检测双酚A”——环氧树脂、聚酯塑料也可能含双酚A,只要用于食品接触都需检测。误区二:“原材料合格就无需成品检测”——生产中的高温注塑、涂层固化可能释放双酚A,成品检测是最终依据。

合规建议:企业建立“原材料-生产-成品”全链条管控:选BPA-free原材料(如PPSU、PP替代PC),优化工艺(降低注塑温度减少迁移),定期送样至有资质机构(如欧盟notified body认证实验室)检测。

消费者选“BPA-free”产品,避免用磨损、老化塑料容器(老化增加迁移风险),加热用玻璃或陶瓷,降低暴露风险。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