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服务热线:

原料药杂质分析中无机杂质如重金属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

三方检测单位 2023-01-29

原料药杂质分析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原料药是药品生产的核心原料,其杂质控制直接关系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无机杂质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砷、汞等)因具有蓄积性毒性,是原料药质量标准中的关键控制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凭借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及多元素同时分析的优势,成为重金属杂质检测的主流技术。本文围绕ICP-MS在原料药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从来源分析、前处理、干扰消除、方法验证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为行业实践提供参考。

原料药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与风险

原料药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源于三个环节:原料带入、生产过程引入及试剂污染。植物源性原料药(如中药提取物)的重金属多来自种植土壤——土壤中的Pb、Cd、As等通过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若土壤污染严重,原料药中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例如,某丹参提取物因种植地土壤Pb含量达100mg/kg,导致提取物中Pb浓度超过限量。

化学合成原料药的重金属风险多来自生产设备:反应釜、管道若采用不锈钢材质,长期接触酸性或碱性反应液可能发生腐蚀,释放Fe、Cr、Ni等元素。某化学合成抗生素原料药曾因反应釜内壁磨损,导致产品中Fe含量高达50ppm(远超限量10ppm)。此外,纯化过程中使用的活性炭、硅胶等吸附剂,若原料含As,也会将其带入原料药。

试剂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化学合成中用到的浓硝酸、硫酸若纯度不足,可能含微量Pb、Cd;结晶过程中使用的乙醇,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可能引入Hg。这些痕量重金属若在反应中未被完全去除,最终会残留于原料药中。

重金属的毒性具有蓄积性,即使痕量也可能造成长期危害。例如,Pb会穿过血脑屏障损害儿童神经系统,Cd长期蓄积会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As已被IARC列为1类致癌物,Hg的有机形态(如甲基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极强。因此,原料药中重金属的限量控制是保障药品安全的核心环节。

ICP-MS用于重金属检测的技术优势

与传统重金属检测方法相比,ICP-MS的核心优势在于“高灵敏度+多元素并行分析”。原子吸收光谱(AAS)虽成熟,但每次仅能检测一种元素,若需分析Pb、Cd、As、Hg等5种元素,需进行5次独立实验,效率极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的灵敏度约为ppm级,难以满足ICH Q3D中“每日允许暴露量(PDE)”的低限量要求(如Cd的PDE为0.3μg/day,对应原料药中限量可能低至0.1ppm)。

ICP-MS的检测限可达ppb(10-9)甚至ppt(10-12)级,能轻松覆盖原料药中痕量重金属的检测需求。例如,对于Pb的检测,ICP-MS的LOD可低至0.01ppb,远低于AAS的0.5ppb和ICP-OES的1ppb。这意味着即使原料药中重金属含量仅为限量的1/100,ICP-MS也能准确检出。

多元素同时分析是ICP-MS的另一大优势。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10-20种重金属元素(如Pb、Cd、As、Hg、Cu、Fe、Ni、Cr等),大幅缩短检测周期。某药企的实验数据显示,用ICP-MS检测一批化学合成原料药的重金属,仅需2小时即可完成全部12种元素的分析,而用AAS则需12小时以上,效率提升5倍。

此外,ICP-MS的线性范围宽(从ppt到ppm级),能适应不同浓度的样品检测。例如,某原料药中Fe的含量可能高达10ppm(因设备腐蚀),而Pb仅为0.1ppm,ICP-MS可通过调整标准曲线范围,一次性完成两种元素的准确测定,无需稀释或浓缩样品。

样品前处理:ICP-MS检测的关键前提

ICP-MS对样品基质的要求极高——有机基质(如油脂、树脂)会导致等离子体熄火,高盐基质(如NaCl、KCl)会堵塞雾化器并产生基体效应。因此,前处理的核心目标是“破坏有机基质、溶解无机残渣、去除干扰物质”。

湿法消解是最常用的前处理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化学合成及植物源性原料药。具体操作是将样品与硝酸(HNO3)、过氧化氢(H2O2)或高氯酸(HClO4)混合,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溶液澄清。例如,某头孢类原料药的消解方法为:称取0.5g样品,加入10mL硝酸和2mL过氧化氢,加热至120℃保持2小时,待棕色烟散尽后,升温至150℃赶酸至1mL,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

微波消解是湿法消解的升级版本,通过密闭高压环境加速消解反应,尤其适合易挥发元素(如Hg、As)的处理。与传统湿法消解相比,微波消解可减少70%的酸用量,降低试剂污染风险;同时,密闭体系能有效防止Hg的挥发损失——某实验显示,微波消解处理Hg样品的回收率(95%)远高于传统湿法消解(70%)。

干法灰化适用于耐热性强的原料药(如矿物药),但需注意易挥发元素的损失。操作时需在样品中加入硝酸镁作为固定剂,将Hg、As等元素转化为难挥发的镁盐,避免灼烧时挥发。例如,某朱砂(HgS)原料药的灰化方法:称取1g样品,加入2g硝酸镁,在马弗炉中550℃灼烧4小时,冷却后用5mL硝酸溶解残渣,定容至25mL。

前处理的关键注意事项包括: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容器避免玻璃器皿中的Pb污染;试剂需选用优级纯或MOS级(金属杂质含量<1ppb);赶酸时需控制温度(<150℃),防止Hg、As等元素挥发;消解后溶液需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残渣,否则需补加酸重新消解。

基质干扰与消除策略

ICP-MS的干扰主要分为三类:同量异位素干扰、基体效应及物理干扰。同量异位素干扰是指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质荷比(m/z),例如ArCl+(m/z 75)会干扰As+(m/z 75),这是As检测中最常见的问题。

碰撞/反应池技术是解决同量异位素干扰的核心手段。He碰撞池通过“动能歧视效应”区分干扰离子与目标离子——干扰离子(如ArCl+)的质量更大,碰撞后动能损失更多,无法通过歧视阀进入质谱检测器;而目标离子(如As+)动能损失小,可顺利通过。某实验显示,使用He碰撞池后,As的测定结果偏差从20%降至3%。

反应池技术则通过化学反应消除干扰。例如,测定As时可通入O2,将As+转化为AsO+(m/z 91),避开ArCl+(m/z 75)的干扰;测定Se时(m/z 80),可通入H2,将ArAr+(m/z 80)转化为ArH+(m/z 41),消除干扰。

基体效应是指样品中高浓度基体元素(如Na、K、Ca)抑制目标元素的电离。例如,某氯化钠原料药中Na浓度达20%,导致Pb的电离效率下降40%。解决方法是采用内标法——选择与目标元素电离能相近、无干扰的内标元素(如In、Sc、Ge),通过内标信号的变化校正基体效应。某实验中,加入In作为内标后,Pb的回收率从65%提升至90%。

物理干扰源于样品粘度、表面张力的差异,导致雾化效率变化。例如,有机基质样品(如油脂性原料药)的粘度大,雾化量少于水基质样品,会导致信号偏低。解决方法是采用基体匹配法——在标准溶液中加入与样品相同浓度的基体元素,使标准溶液与样品的物理性质一致;或使用超声雾化器代替气动雾化器,提高有机基质的雾化效率。

方法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根据ICH Q2(R1)及USP <233>的要求,ICP-MS检测方法需通过以下项目的验证,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重现性。

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LOD为空白溶液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浓度,LOQ为10倍标准偏差对应的浓度。例如,某化学合成原料药中Cd的LOD为0.02ppb,LOQ为0.06ppb,远低于ICH Q3D中Cd的限量(0.3ppm),满足痕量检测需求。

线性:需建立5个以上浓度点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例如,Pb的线性范围为0.06-10ppb,标准曲线方程为y=0.05x+0.002,r=0.9998,说明方法在该范围内线性良好。

准确度:通过加标回收率验证,回收率需在80-120%之间(痕量分析可放宽至70-130%)。例如,在某原料药中加入0.5ppb的Pb标准溶液,测得回收率为92-98%,符合要求。

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同一人、同一设备、同一天6次测定的RSD≤10%)与中间精密度(不同人、不同设备、不同天6次测定的RSD≤15%)。某实验中,Pb的重复性RSD为2.5%,中间精密度RSD为4.2%,说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专属性:需证明基体不干扰目标元素的测定。例如,取空白样品(不含目标元素的原料药)加入标准溶液,测定值与标准溶液的偏差需≤5%;若偏差过大,需优化前处理方法或采用干扰消除技术。

耐用性:考察方法对实验条件变化的耐受能力,如消解时间(±30分钟)、酸浓度(±1%)、等离子体功率(±50W)、雾化气流量(±0.1L/min)。某实验显示,当消解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2.5小时时,Pb的测定值RSD为3.1%,说明方法耐用性良好。

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

ICP-MS检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包括记忆效应、Hg挥发损失及高盐基质干扰,需针对性解决。

记忆效应:Hg、Pb等元素易吸附在仪器管路表面,导致后续测定结果偏高。解决方法是在测定高浓度样品后,用5%硝酸或含0.5%盐酸的溶液冲洗管路5-10分钟;对于Hg样品,可使用含半胱氨酸的冲洗液(0.1%),利用半胱氨酸的巯基与Hg结合,消除吸附。

Hg挥发损失:除采用微波消解外,还可联用冷蒸气发生(CVG)技术——将样品中的Hg2+用SnCl2还原为Hg蒸气,直接导入ICP-MS检测。CVG技术可将Hg的检测灵敏度提高10-100倍,同时避免管路吸附问题。某实验显示,CVG-ICP-MS测定Hg的回收率(98%)远高于直接进样(80%)。

高盐基质干扰:某氯化钠原料药中Na浓度达20%,导致Pb的电离效率下降40%。解决方法是采用内标法(加入Sc作为内标),同时稀释样品(10倍)降低基质浓度。稀释后样品中Na浓度降至2%,Pb的回收率从65%提升至90%。

仪器污染:若空白溶液中的重金属浓度突然升高,需检查试剂、容器或仪器管路是否污染。例如,某实验中空白溶液的Pb浓度从0.01ppb升至0.1ppb,经查是新购买的硝酸纯度不足(含Pb 0.5ppb),更换优级纯硝酸后恢复正常。

雾化器堵塞:若仪器信号突然下降,需检查雾化器是否被样品中的颗粒物堵塞。解决方法是用超声波清洗器(5%硝酸)清洗雾化器10分钟,或更换新雾化器。定期维护(每周1次)可有效避免堵塞问题。

法规符合性与结果解读

原料药重金属检测需符合ICH Q3D、USP <233>及各国药典(如中国药典2025版、欧洲药典11版)的要求。ICH Q3D是核心指导原则,规定了17种重金属的每日允许暴露量(PDE),并要求根据原料药的日摄入量计算限量。

例如,某降压药原料药的日摄入量为500mg,根据ICH Q3D,Pb的PDE为5μg/day,因此该原料药中Pb的限量为5μg / 0.5g = 10ppm(10μg/g)。若ICP-MS检测结果为8ppm,符合限量要求;若结果为12ppm,则需进一步调查原因(如原料污染、设备腐蚀)并采取纠正措施。

USP <233>明确将ICP-MS列为重金属检测的首选方法,并规定了具体的实验步骤:样品前处理需采用湿法消解或微波消解,干扰消除需使用碰撞/反应池,内标法需选用In、Sc或Ge。此外,USP <233>要求空白溶液的重金属浓度需低于LOQ,否则结果无效。

结果解读时需注意:扣除空白值——若空白溶液中Pb浓度为0.02ppb,样品测定值为0.1ppb,则实际含量为0.08ppb;若样品浓度超过限量,需用另一种方法(如AAS)验证,避免ICP-MS的干扰导致误判;数据记录需完整,包括样品编号、前处理方法、仪器参数、标准曲线、空白值、测定值及回收率,符合GMP的可追溯性要求。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