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汽车零部件光老化测试后的力学性能检测项目及标准

三方检测单位 2023-08-14

汽车零部件光老化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汽车零部件长期暴露在阳光、紫外线等环境中会发生光老化,导致材料分子链断裂、降解或交联,进而引发力学性能衰退,如强度下降、变脆或韧性丧失。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部件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因此光老化测试后的力学性能检测成为验证零部件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围绕汽车零部件光老化后的核心力学检测项目及对应标准展开,为行业提供实操性参考。

光老化对汽车零部件材料结构的影响机制

汽车零部件多采用聚合物材料(如PP、ABS、PVC)、橡胶或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的分子链对紫外线(UV)极为敏感。当UV能量超过材料的键能(如C-C键键能约347kJ/mol,UV-C波段能量可达413kJ/mol)时,会引发光氧化反应:首先是分子链中的弱键断裂,产生自由基;随后自由基与氧气结合形成过氧自由基,进一步攻击相邻分子链,导致链降解(分子量下降)或交联(分子链间形成新键)。

链降解会使材料的强度、韧性下降,例如ABS塑料光老化后,丁二烯相的双键断裂,导致冲击强度大幅降低;而交联则会让材料变脆、弹性丧失,如橡胶密封条光老化后,交联密度上升,邵氏硬度从50A升至60A,密封性能下降。这些结构变化直接反映在力学性能指标上,因此检测需针对结构变化对应的指标展开。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检测:材料抗拉伸能力的核心指标

拉伸强度(TS)反映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最大应力,断裂伸长率(EB)反映材料的韧性,二者是汽车塑料件(如仪表板、保险杠)光老化后的基础检测项目。检测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按照GB/T 1040.1-2018(等效ISO 527-1:2012)执行:试样为哑铃型(如1A型,总长150mm,标距50mm),拉伸速度根据材料调整(塑料通常为50mm/min,橡胶为500mm/min)。

测试时需注意光老化后的试样状态:若试样表面出现裂纹,需避开裂纹区域取样,或记录裂纹对结果的影响。例如某PP保险杠光老化1000小时(依据SAE J2527循环条件:UV暴露8小时,黑暗冷凝4小时)后,拉伸强度从32MPa降至25MPa,断裂伸长率从180%降至90%,需对照客户要求的“拉伸强度保留率≥80%”判断是否合格——25/32≈78%,未达标。

国际标准中,ISO 527-1还规定了“初始模量”(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线性段的斜率),用于评估材料的刚性变化:光老化后初始模量上升,说明材料变脆,如PC(聚碳酸酯)车灯罩光老化后,初始模量从2400MPa升至2800MPa,抗冲击能力下降。

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检测:受弯部件的可靠性验证

汽车中受弯曲应力的部件(如车门内饰板、座椅骨架塑料件)需检测弯曲性能,指标包括弯曲强度(弯曲破坏时的最大应力)和弯曲模量(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检测依据GB/T 9341-2008(等效ISO 178:2010):试样为矩形(如80mm×10mm×4mm),支撑跨度为16倍试样厚度(即64mm),压头速度为2mm/min。

光老化对弯曲性能的影响呈现“双向性”:若材料以链降解为主,弯曲强度下降;若以交联为主,弯曲模量上升。例如某ABS仪表板光老化500小时后,弯曲强度从80MPa降至65MPa(保留率81%),弯曲模量从2500MPa升至2800MPa,说明材料开始变脆——此时需关注弯曲模量的变化是否超过设计阈值(如不超过初始值的15%)。

需注意的是,ISO 178要求测试前将试样在23℃、50%RH环境中调节48小时,消除湿度对结果的影响;而GB/T 9341允许调节24小时,但需在报告中注明,避免不同标准下结果差异。

冲击强度检测:评估部件抗冲击破坏的能力

汽车部件(如车门防撞梁外包塑料、行李箱内饰板)在碰撞或外力冲击时易断裂,因此冲击强度是关键安全指标。常用检测方法为简支梁冲击(GB/T 1043.1-2008,等效ISO 179-1:2010)和悬臂梁冲击(GB/T 1843-2008,等效ISO 180:2000),前者适用于无缺口或带缺口试样,后者适用于带缺口试样(如V型缺口,深度2mm)。

光老化会显著降低冲击强度,尤其是带缺口试样——因为光老化产生的表面裂纹会成为应力集中源,加速破坏。例如某PP-EPDM汽车挡泥板,光老化前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为50kJ/m²,带V型缺口为20kJ/m²;光老化800小时后,无缺口降至30kJ/m²,带缺口降至8kJ/m²,此时带缺口冲击强度保留率仅40%,无法满足“≥50%”的设计要求。

测试中需注意冲击能量的选择:若试样破坏能超过摆锤能量的80%,需换用更大能量的摆锤,避免结果偏差;此外,GB/T 1043.1要求试样数量不少于5个,取算术平均值,确保结果代表性。

硬度检测:反映材料表面抗变形能力

汽车橡胶密封条、塑料饰件(如中控台按钮)的硬度直接影响使用体验与功能:密封条硬度太低会密封不严,太高会导致安装困难;按钮硬度太高会触感生硬。常用检测方法为邵氏硬度(GB/T 2411-2008,等效ISO 868:2003),分为A型(软质材料,如橡胶)和D型(硬质材料,如PC)。

邵氏硬度测试的核心是“压入深度”:A型压头为圆锥体(顶角35°,直径0.79mm),施加1N预压力后,再施加8.5N总压力,保持15秒后读数;D型压头为圆柱体(直径1.13mm),总压力为44.5N。光老化后,橡胶密封条的邵氏A硬度通常会上升5-10度,如某EPDM密封条光老化1200小时后,硬度从55A升至62A,此时需检查是否超过“硬度变化≤8A”的客户要求。

需注意的是,邵氏硬度测试要求试样厚度不小于6mm,若试样较薄(如2mm),需叠加多层至6mm,但需确保层间无间隙,避免结果偏低。

疲劳性能检测:评估部件循环载荷下的寿命

汽车悬挂部件(如弹簧衬套)、传动轴防尘套长期受循环载荷作用,光老化会降低材料的疲劳寿命——因为表面裂纹会在循环应力下扩展,最终导致断裂。疲劳性能检测依据GB/T 3075-2008(等效ISO 12010:2017),采用轴向疲劳试验机,测试参数包括应力比(R=σmin/σmax,通常为-1,即对称循环)、频率(5-10Hz)、循环次数(通常至10^7次)。

例如某聚氨酯弹簧衬套,光老化前疲劳极限(10^7次循环下的最大应力)为15MPa;光老化600小时后,疲劳极限降至10MPa,说明其在相同载荷下的寿命从5年缩短至3年。测试中需注意:若试样在10^7次循环后未断裂,视为“通过”,疲劳极限取该应力值;若断裂,需降低应力重新测试,直至找到未断裂的最大应力。

需强调的是,疲劳性能检测周期长(如10^7次循环需约30小时),因此需结合光老化时间合理规划——通常光老化时间为500-1500小时(模拟2-5年使用),对应疲劳测试需覆盖该时间段内的性能变化。

不同地区标准的应用与差异

汽车行业的标准体系分为三大类:中国国家标准(GB)、国际标准(ISO)、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SAE)。GB标准等效或修改采用ISO标准,如GB/T 1040.1等效ISO 527-1;SAE标准更侧重北美市场的使用环境,如SAE J2527-2016规定了光老化测试的循环条件(UV暴露8小时,黑暗冷凝4小时,温度60℃),对应的力学检测用SAE J1097-2019(塑料力学性能测试)。

企业选择标准时需考虑目标市场:若产品出口欧洲,需采用ISO标准;出口北美采用SAE标准;国内销售采用GB标准。例如某出口欧洲的PP保险杠,光老化测试需符合ISO 4892-2:2013(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力学检测需符合ISO 527-1、ISO 178;若出口北美,则光老化用SAE J2527,力学检测用SAE J1097。

需注意的是,不同标准的测试参数略有差异:如ISO 527-1的拉伸速度为50mm/min,而SAE J1097允许为10-50mm/min,需在报告中注明,避免客户质疑。

相关服务

暂未找到与汽车零部件光老化测试相关的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